电动机运转前后的检查项目.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73951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机运转前后的检查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动机运转前后的检查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动机运转前后的检查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动机运转前后的检查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动机运转前后的检查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运转前后的检查项目.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动机运转前后的检查项目运转方式检查项目起动前的检查1.了解电动机铭牌所规定的事项;2.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机壳是否接地良好;3.检查配线尺寸是否正确,接线柱是否有松动现象,有无接触不好的地方;4.检查电源开关、熔断器的容量、规格与继电器是否配套;5.转动电动机转轴是否转动灵活,添加的润滑油量和材质是否正确;6.集电环表面和电刷表面是否脏污,检查电刷压力、电刷握内活动情况及电刷短路装置的动作是否正常;7.测试绝缘电阻;8.检查电动机的起动方式;9.确定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起动后的检查1.检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2.在起动加速过程中,电动机有无振动和异常声响;3.起动电源是否正常,电压降大小是

2、否影响周围电气设备正常工作;4.起动时间是否正常;5.负载电流是否正常,三相电压电流是否平衡;6.起动装置、控制系统动作是否正常;运转中的检查1.有无振动和噪声;2.有无臭味和冒烟现象;3.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局部过热;4.电动机运转是否稳定;5.三相电流和输入功率是否正常;6.三相电压、电流是否平衡,有无波动现象;7.有无其它方面的不良因素;电动机惯例进行维护和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项目日常检查1.外观全面检查,并记录;2.检查电动机各部分是否有振动、噪声和异常现象,各部分温度是否正常;3.检查供油系统,进行润滑轴承;4.检查通风冷却系统、滑动摩擦状况以及各部紧固情况;每月巡回检查1.外观全面检

3、查,并记录;2.检查各部分松动情况及接触情况;3.检查粉尘堆积情况;4.检查进出线和配线有无破损及老化情况;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式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1.电动机不起动1.电源未接通;1.检查开关、熔断器、各触点及电动机引线头,并修复;2.绕组断路、短路、接地、接线错误;2.用仪表检查,并进行修复;3.熔体烧断;3.查出故障后,并修复;4.绕线转子电动机起动时误操作;4.检查集电环短路装置及起动变阻器位置;5.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过小;5.适当调整;6.控制设备接线错误;6.校正接线;2.电动机接入电源后熔断器被烧断或断路器跳闸1.电动机断相起动;1.检查电源线、电机引出线、熔

4、断器、开关各触头;2.定转子绕组接地或短路;2.用仪表检查,进行修理;3.电机负载过大或被机械部分卡住;3.调整负载至额定,排除机械故障;4.熔体截面积过小;4.重新选择保护容量;5.绕线转子电机所接的起动电阻太小或被短路;5.消除短路故障或增大起动电阻;6.电源至电机之间连接线短路;6.检查修复;3.电机通电后,不起动并嗡嗡响1.重绕的电机槽配合选择不当;1.重新计算绕组系数修理;2.定转子绕组断路;2.查明断路点修复;检查绕线转子电刷与集电环接触状态;检查起动电阻是否断路或电阻过大;3.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3.检查绕组始末端接线是否正确;4.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被卡住;4.对负

5、载进行调整,并排除机械故障;5.三相电源未能全部接通;5.用表检查电源线或虚接否;6.电源电压过低;6.三角形联接误接成星形联接时,电源电压过低;7.润滑脂过硬,变质或轴承装配过紧;7.更换合格润滑脂,检查轴承装配尺寸;4.电动机外壳带电1.电源线与接地线搞错;1.纠正接线错误;2.电机绕组受潮,绝缘严重老化;2.电机进行干燥,老化的绝缘应更新或重绕;3.引出线与接线盒接地;3.包扎或更新引出线绝缘,修理接线盒;4.线圈端部接触端盖接地;4.拆下端盖,检查绕组接地点,将接地点绝缘加强;5.电动机空载或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1.绕线转子电动机有一相电刷接触不良;1.调整刷压和改善电刷与集电

6、环的接触面质量;2.绕线转子集电环的短路装置接触不良;2.检查和修理集电环短路装置;3.笼型转子的笼条开焊或断条;3.采用开口变压器或用其它方法检查,并修复;4.绕线转子绕组一相断路;4.采用校验灯或万用表检查修复;6.电动机起动困难,加额定负载后,电动机的转速比额定转速低1.电源电压过低;1.检查电机输入端电源电压;2.电机绕组三角形联结误接成星形联结;2.改为三角形联结;3.绕线转子电刷或起动变阻器接触不良;3.检修电刷和起动变阻器的接触部位;4.定、转子绕组有局部线圈接错或接反;4.检查出故障线圈后进行正确接线;5.绕线转子一相断路5.用校验灯或万用表检查;7.绝缘电阻低1.绕组受潮或被

7、水淋湿;1.进行加热烘干处理;2.绕组绝缘粘满粉尘、油垢;2.清洗绕组油污,并经干燥、浸渍处理;3.电机接线板损坏,引出线绝缘老化破裂;3.重包新线绝缘更换或修理出线盒及接线板;4.绕组绝缘老化;4.经鉴定可重绕线圈,如能继续使用,要经清洗、干燥绝缘处理;8.电动机振动1.轴承磨损、轴承间隙不合要求;1.更换轴承;2.气隙不均匀;2.调整气隙;3.机壳强度不够;3.加固;4.铁心变形或局部突出;4.车或磨铁心内、外圆;5.转子不平衡;5.紧固各部螺丝,校动平衡;6.基础强度不够,安装不平,重心不稳;6.加固基础,地脚找平固定,重新找正;7.风扇片不平衡;7.校正几何尺寸,找平衡;8.绕线转子绕

8、组短路;8.用开口变压器检查短路点,并进行处理;9.定子绕组故障;9.仪表检查,并处理;10.转轴弯曲;10.矫直转轴;11.铁心松动;11.紧固铁心;12.联轴器或带轮不符合要求;12.重新找正;13.齿轮接合松动;13.检查齿轮接合;14.电机地脚螺栓松动;14.紧固电机地脚螺栓;9.电机空载运行时电流不平衡,相差很大1.三相绕组匝数分配不均;1.重绕并改正;2.绕组首末端接错;2.查明首末端改正;3.电源电压不平衡;3.测量三相电压,查出不平衡原因并消除;4.绕组有故障;4.解体检查绕组故障;5.绕组接头有局部虚接或断线;5.测直流电阻或通大电流查找发热点,并消除;10.三相空载电流平衡

9、,但均大于正常值1.重绕时,线圈匝数少;1.重绕线圈,加大匝数;2.星形联接错接成三角形联接;2.改正接线;3.电源电压过高;3.测量电源电压,降低电压;4.气隙不均或增大;4.检查装配质量;5.拆线时烧损铁心;5.修理铁心或重绕线圈增加匝数;6.电网频率降低;6.检查电源质量;11.集电环过热,出现刷火1.集电环变形或偏心;1.将集电环磨圆或车圆;2.电刷压力太小或刷压不均;2.调整刷压,符合要求; 3.电刷被卡在刷握内,使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不良;3.修磨电刷,使电刷在刷盒内配合间隙正确;4.电刷牌号不符;4. 使用规定牌号电刷;5.集电环表面污垢,表面粗糙,导电不良;5. 清除污物,用干净布

10、沾汽油擦净集电环表面;6.电刷数目不够或截面积过小;6.增加电刷个数,或增加电刷接触面;12.电动机运行时噪声大1.重绕改变极数时槽配合不当;1.校正定、转子槽配合;2.转子擦绝缘纸或槽楔;2.应修剪绝缘或槽楔;3.轴承间隙过度磨损,轴承有故障;3.检修或更换轴承;4.定、转子铁心松动;4.紧固铁心冲片或重新叠装;5.电源电压过高或三相不平衡;5.检查原因处理;6.定子绕组接错;6.用仪表检查后处理;7.绕组有故障;7.检查后处理;8.线圈重绕时,每相匝数不均;8.重新绕线,改正匝数,使三相绕组匝数相等;9.轴承缺少润滑脂;9.清洗轴承,添加润滑脂;10.风扇碰风罩或风道堵塞;10.修理风扇;

11、13.轴承发热超过规定值1.润滑油(脂)过多或过少;1.拆下轴承盖,调整油量,要求油脂填充轴承室容积的1/2-2/3;2.油质不好,含有杂质;2.更换新油;3.轴承与轴颈配合过松或过紧;3.过松时可采用农机2胶粘剂处理;过紧时适当车细轴颈;4.轴承与端盖轴承室配合过松或过紧;4.在轴承室内涂农机2胶粘剂,过紧可车削端盖轴承室;5.油封太紧;5.更换或修理油封;6.轴承内盖偏心与轴承相擦;6.修理轴承内盖;7.电机两侧端盖或轴承盖没有装平;7.重新安装,然后均匀紧固螺钉;8.轴承有故障、磨损,轴承内含有杂物;8.更换轴承,清洗轴承、换油;9.电动机与传动机构连接偏心或传动带接力过大;9.校准电机

12、与传动机构连接中心线,并调整传动带;10.轴承型号选小,过载,滚动体承载过重;10.更换为合适的新轴承;11.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11.更换新轴承;12.滑动轴承的油环转动不灵活;12.检修油环,使油环尺寸正确,校正平衡;14.电动机过热或冒烟1.电源电压过高,使铁心过饱和造成电机温升超限;1.解决电压过高问题;2.电源电压过低,在额定负载下电机温升过高;2.因电压降引起的,应更换较粗的电源线;3.定、转子铁心相擦;3.查找并排除;4.线圈表面粘满污垢或油泥;4.清洗绝缘表面污垢;5.电机过载或拖动的机械设备阻力过大;5.排除机械故障,减少阻力或降低负荷;6.笼型转子断条,绕线转子绕组接线开焊,电机在额定负载下转子发热使温升过高;6.查明断条和开焊处,重新补焊;7.绕组匝间短路和相间短路以及绕组接地;7.检查排除;8.电机两相运行。8.检查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