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县九中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737532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洞口县九中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洞口县九中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洞口县九中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洞口县九中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洞口县九中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洞口县九中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洞口县九中2023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工业上利用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下列反应条件的改变能减慢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A加入催化剂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 D增大N2的浓度2、AlAg2O电池是一种可用作水下动力的优良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

2、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式为2Al3Ag2O2NaOH=2NaAlO26Ag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且正极质量逐渐减小B当电极上生成1.08 g A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0.1 molCAl电极的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D工作时电解液中的Na移向Ag2O/Ag电极3、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金刚石和足球烯(C60)B尿素(NH2)2CO 和氰酸铵(NH4CNO)CH2O和D2OD苯和甲苯4、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瓷器 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A BB CC DD5、劣质洗发水中含有超标致癌物二噁烷。关于

3、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 1,4-丁二醇(CH2OHCH2CH2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Bl mol 二噁烷完全燃烧消耗 5molO2C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一氯代物有 4 种6、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少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的烟囱造高;燃料脱硫;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开发新能源ABCD7、一定条件下,RO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F22OH=RO2FH2O,从而可知在RO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B5C6D7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3COOH与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BCl与Cl互为同位素CCH2=CH2与CH2=CHCl互为同系物D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9

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NO3、CO32 BFe3、K、OH、SO42CAg、Na、Cl、K DK、Na、Cl、NO310、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加入适量氯水加入足量的KMnO4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ABCD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键能高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电中性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能生成硝酸,所以二氧化氮是酸性氧化物12、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的气体是ANH3BSO3CHClDCO213

5、、实验室用蓄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 PbSO42e,正极:PbO24HSO42-2e PbSO42H2O,今若制得0.05 mol Cl2,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0.025 molB0.050 molC0.10 molD0.20 mol14、目前,林芝市已进入雨季,空气质量优良,PM2.5WBY与W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Y、Z、W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WDW与Q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18、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B醋酸铵的电离方程式:CH3COON

6、H4 = CH3COO+ NH4+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19、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C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0、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碘化钾淀粉试纸、食醋可检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加碘盐含碘酸钾 KIO3)B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苯在 5060下可以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C取一定量的Ba(OH)

7、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于烧杯中搅拌,烧杯壁下部变冷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 CCl4 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上层分离提取21、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B该表中标注的元素全部是主族元素C元素和的原子序数相差11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22、在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导管起冷凝、导气的作用B用蒸馏法从所得混合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CNa2CO3饱和溶液的作用之一是吸收未反应的乙酸

8、D导管末端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是为了防倒吸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下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1)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室常用加热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物质C,其化学方程式为:_,干燥C常用_(填写试剂名称)。(3)E物质遇到D物质时,会观察到_现象,若用排水法收集F,则最终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为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4)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24、(12分)

9、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C、E为气体,其中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为无色单质,E是为红棕色。G是紫红色金属单质,H的水溶液为蓝色。A的电子式为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方程式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个。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5、(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提出猜想】猜想1:气体为CO2; 猜想2:气体为SO2; 猜想3: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

10、验加以探究:【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1)B中可以装下列_试剂(填编号)。 A、NaCl溶液B、KMnO4溶液C、澄清石灰水(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3)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A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_。(5)请写出SO2与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6、(10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

11、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乙的作用是_。(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主要成分是_。27、(12分)为了探究Cu(NO3)2 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Cu(NO3)2 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Cu(NO3)2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 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Cu2+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 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请完成下表:操作反应或现象结论(1)取少量除尽 Cu2+后

12、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溶液,振荡现象_存在 Fe3+(2)取少量除尽 Cu2+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K3Fe(CN)6溶液,振荡离子方程式_存在 Fe2+Cu(NO3)2 的热稳定性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 中,用酒精喷灯对Cu(NO3)2 固体加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经验证为O2。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 (1)装置B 的作用是_ 。(2)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A、B 间加入装置M,请在方框中画出M 装置。_(3)下图为Cu(NO3)2 样品高温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Cu(NO3)2 加热到200的化学方程式为_ ,继续高温至1000生成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