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培训制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72337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期:培训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1期:培训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1期:培训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1期:培训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1期:培训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期:培训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期:培训制度.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培计划”(2015)-陕西省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简报 第一期 33“国培计划(2014)”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远程培训项目石泉县池河中学网络与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按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根据石泉县教育局的整体规划和部署,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我们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服务于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教师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特制订本制度。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邱礼建(校长)副组长:胡 建(副校长) 成员:李相波(电教中

2、心主任) 杨 凡(教研处主任)二、主要工作职责: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国培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3、整理、留存有关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三、研修目标:1、通过项目实施,树立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通过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结合,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提升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能力和水平。2、 通过常态化、校本化、科学性、针对性的课例研究,促进并优化学校教研文化,形成良好的交流研讨氛围。3、通过研修学习,使教师形成自觉研修的习惯和能力,树立规范的自觉地、有效地备课,树立质量意识,使课堂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3、科研气氛浓郁。4、 提升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整合加工和利用的能力四、研修方式:1. 通过专业引领和实践提升,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2. 自主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3校本研修与跨区域教研相结合。五、研修内容1、加强教学研究。认真组织教师解读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明确要求,通晓各科教改方向,目标和任务。本学年的常规教研将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中心,抓住如何有效备课、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巩固学习效果,如何进行培优辅差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学研究工作

4、能够重实际、有实招、出实效。2、教研活动要扎实有序。本学年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研讨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积极上好交流课、示范课,不断探索和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3、各年级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标的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相互听课、评课、等系列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注重开展研究课、观摩课和示范课等学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核心作用,做到几个“统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统一进度,齐头并进;统一备课,取长补短;统一练习(包括作业、复习资料),高效轻负,使每一个年级组均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战斗集体,成为一个学习、交流、研究

5、的共同体。4、注重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引导教师阅读教育经典,研究教育案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开展新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业务的校本培训工作。教师应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学习继续教育教材或教育教学书刊,并且做好学习笔记,每学期每位教师应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学月将检查教师读书学习情况,每位教师应结合实际写一篇有质量的专题小结或一篇优秀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或教育经验总结、教育教学论文并积极投稿或参加市县级选评。5、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科研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各科教师要积极、认真坚持不懈地做好小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学年将对参研教师的研究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和考评,并相应给予奖惩。6、开

6、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开展的各项培训工作,回来后上好汇报课,并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使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学校将抓住一切机会,请市、县教研员及教育专家等来我校调研。 并积极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或上一级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7、开展全校性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积极使用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六、研修方法:(一)、坚持以教研组、年级组活动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学习1、成立精强的教研组,切实开展教研活动。落实教研计划,每周固定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商讨研究问题,加强教师推门听课管理。2、以备课为中心,以

7、课例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创新研究。各教研组要开展有实效的集体备课,研究、打磨出代表学校水平的优质课,举行网络化信息技术优秀备课评比活动。3、加强网络学习,更新理念,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中的带头作用,骨干教师要带领学科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组织本组教师研讨;骨干教师业务过硬,工作认真,处处都应起到带头作用。 5、开展示范课教学研究活动,树立榜样和旗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获县市级以上优质课的教师或县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应主讲一节示范课(2)到外地听课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上一节能体现新的教学思想的

8、汇报课,或者在教研组内进行经验交流。(3)为了激励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导处把每次听课情况如实记载。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应达到20节以上。6、继续开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根据教研组分组情况,每周每位老师上交一篇学习资料,每月一篇优质教学设计。(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打造名师队伍。(1)、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听课教师回来必须上模仿课、移植课。创造条件“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2)、积极推进名师工程。结合校本培训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

9、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3)、落实师徒结对制度,针对教师学习能力差异大、国培目标落实困难大等情况,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组织老中青教师共同参与,各自发挥他们不同的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协作,共同提高。(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学区、校各级优质课竞赛,各学科论文、案例、课件制作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5)、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学历、业务水平。充分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学习当前教育动态,进行教法学法研究,摘录业务笔记,提高业务水平。为教师构建学习平台,用好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现

10、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新的学习平台,鼓励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有效整合课堂教学。(6)实现专业引领。学校定期聘请专家或县教研员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学校领导定期参加听课、评课、教学研讨,建立领导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种新的教研文化。(三)、建立教学研究课题制度,实现网络师培、教研、科研相结合。提出针对我校实际的课题,以课题研究为推动力,围绕学校发展目标,针对学校面临的问题,用科研方法找寻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思路。七、研修评价根据国培评价方案,结合我校研修活动,按照活动的层次特点,我校进行过程性的研修评价。1、教务机构明确,清晰国培活动评价要求和各项标准,在此基础

11、上,把网络培训有机整合到教师的管理中,建立学员评价考核细则,同 时给教师以工作方向和研修目标。2、根据教师研修完成情况评选先进给予相应奖励,在晋级升职政策上予以倾斜,保证研修成果。3、把网络研修工作与课堂教学、教学成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依据,激励教师的网络培训热情,敦促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校本研修的层次水平。石泉县池河中学2015年10月石泉县池河中学校本研修考核制度 一、考核目标通过校本培训,在提高教师个体素质的同时,建设一支校本骨干培训者队伍。二、考核办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主任为主要负责人,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分工落实具体考核工作。学校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业务档案,从严考勤

12、,积极参与,保证学时,重视效果,培训业务档案平时由教师本人保管,期末由学校教研处检查考核、整理归档,按规定为每位参训教师核计相应学分。三、考核细则教师校本培训每学年平均学分20分(校本培训考核优秀24分,良好22分,合格20分),最高不超过每学年26学分,下不保底。(一)理论学习(5分) 1、自主学习(2分)教师要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理论培训和学科理论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并能按规定的内容与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及培训小结得满分2分。不合要求减2分。2、集中学习(3分) 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培训集中学习活动,积极参加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记好学习笔记,并积极开展交流发言。能积极参与并记好

13、笔记的得基本分3分。学习中能主动交流发言或担任主讲可在基本分上加1-3分。缺席教研活动一次扣1分。(二)校本教研(5分) 1、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安排与协调下,按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安排表及相关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每次积极参加,且符合要求,可得基本分5分。2、承担各类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的教师酌情加分(校级加2分,区级加3分,市级加4分,省级加5分)。3、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教师要自觉参加各类听课,每学期总计不能少于15节。(听课每少一节减1分,发现弄虚作假者扣5分)(三)教学反思(5分)1、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1篇教学案例,1个教学课件。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得5分,多交一篇加1分)2、指导青年教师或同伴互相研讨及向指导教师学习。(指导2分)(四)教育科研(5分)1、教师有自己的自学专题或科研项目。(得5分,没有减5分)。2、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教学业务能力竞赛、辅导学生获奖等酌情加分(校级加1分,区级加3分,市级加4分,省级加5分)。3、承担课题获得成果奖酌情加分(区级3分,市级5分,省级8分)。 4、教师个人获得的各项奖励(称号、荣誉等)校级加1分,区级加3分,市级加5分,省级加7分。四、其它1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 2、考核按实际得分记录,教师考核学分确定按上级分配的比例或指标,按分数从高到低确定。石泉县池河中学2015年10月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