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龙眼晚熟品种立冬本在莆田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整形修剪、肥分管理、疏花疏果、病虫鼠鸟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晚熟龙眼;立冬本;高产;栽培技术 龙眼晚熟品种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比各地主栽的龙眼常规品种迟熟2个月左右,且高产稳产,果大质优,是目前莆田市各地栽培技术中最迟熟的品种,现行的鲜果市场价在20元/kg左右,高出常规品种3~5倍,且供不应求,种植效益高,开展潜力大近年来,福建省内外引种推广面积约2666.67h2,但由于各地栽培技术掌握不当,未能显示其应有的特晚熟特点优势,影响种植效益现经多年栽培,总结出一套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根本能实现年年结果、无大小年现象,平均产量达10.5t/h2左右,产值15万元/h2将该栽培技术进一步示范推广,对进步龙眼消费开展才能,实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开展意义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 果园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水质量均应满足ny5023-2002的要求,示范园不宜建立在易遭受大风吹袭、易发生冻害的低洼地段,以及坡度大于20°的山坡地。
龙眼在冬季气温偏低地区易发生冻害,在气温偏高山地成花结果困难,均不宜建立示范园要求示范园土壤土层深沉、土质疏松、保肥保水才能强,地下水位1以下,不积水土质过黏或过沙的土壤不宜建立示范园要求果园的水源充足,灌溉水无污染另外,还要求果园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厂矿、砖窑等污染源,可持续消费才能比拟强因此,果园应选择肥水条件较好、避风向阳的地块,干旱季节要重视果园灌水[1]根据果园状况,进一步加强管理,并通过改园、改土、改肥等方法,完善果园根底设施,培育强壮的树体 2整形修剪 定干宜采用低主干〔50〕留多主枝〔3~4个〕的整形方法剪除春梢,促发早夏梢,使树型紧凑立冬本合适密植栽培,方案密植以450~600株/h2为宜,稀植以270~300株/h2为宜,也适宜与枇杷等果树间种[2]根据立冬本品种生长特性,改变传统的春夏修剪方法为采果后短截重剪,龙眼修剪一般是在4—5月进展,而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因其挂果时间长,树体消耗养分大,晚秋梢和冬梢萌发较少,采果后枝条紊乱,应进展一次全面的修剪,不宜在春夏修剪修剪方法是以短截重剪为主[3]先去除枯枝、病虫枝和细弱枝,再去除不能“出围〞的徒长枝等,然后在每个采果枝上留3~4个叶片进展短截重剪,留下粗壮而分布均匀的枝梢,以促进翌年萌发良好的结果枝、结果母枝和营养枝。
以结果50kg树为例,一般以留100~120个粗壮梢为宜,正常情况下,被短截枝条萌发冬梢的较少,经冬春一段时间养分积累及花芽分化,一般翌春萌发的枝梢较强壮,都可以成花 3肥分管理 龙眼传统的施肥方法一般是每年施肥4次,即花前肥、壮花肥、促梢肥和采果肥由于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难以把握,容易造成营养生长过盛和生理落果,从而影响龙眼果实产量和品质立冬本龙眼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采果迟,不宜施用采果肥,否那么会因施肥而促进冬梢萌发,影响冬春花芽分化,不利于翌春开花坐果[4]科学施肥,掌握1年施用2次即可,第1次在6月初坐果稳定疏果后重施,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70%以挂果50kg树为例,施用干禽畜粪40~50kg/株、氮磷钾复合肥2kg/株左右,详细视生长状况而定,此次施肥目的是促进夏梢〔结果母枝〕萌发和幼果发育膨大第2次施肥在8月中旬,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一般株产50kg的树体施复合肥1kg/株,目的是促进萌发早秋梢〔翌年理想的结果母枝〕和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 4疏花疏果 要注意修剪,培养强健的结果母枝立冬本龙眼品种分枝才能较强,春梢及花穗剪后一般留1~2个枝梢,以便集中养分培养粗壮的夏延秋梢作为结果母枝。
由于该品种花量大,坐果率高,果实分布较密,挂果时间长,既要重视疏花穗,又要重视疏果,才能培养大果,冬季要防止抽冬梢[5]一般疏去总花量的30%~50%树势壮、管理程度高的可少疏7月上中旬进展疏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并蒂果,去小果留大果,大果穗留60~120粒,中果穗留40~60粒,小果穗留20~40粒另外,在7月中旬对幼龄壮树生长较长的夏梢适当进展轻短截,可促进抽梢分枝一般一穗最适宜留1kg左右的果实,同时也便于套袋操作改变传统习惯以多留花穗少留果为原那么一般在清明左右留花,疏果在6月初坐果稳定后〔第2次生理落果后〕进展以挂果50kg为例,传统的疏花疏果习惯是留120~150个花穗,待6月初坐果后再疏掉局部 果穗,每穗留果30~50粒理论证明,传统方法使树体养分消耗过多,每穗挂果粒数少,枝条易挺立,不利于果实吸收养分及生长发育,果实偏小,难以成串,产量低,也降低了果实商品价值,管理花工大科学合理的疏花疏果,应当少花穗、留壮穗、多留果如挂果50kg的树一次性留50~60个大花穗即可,疏果时每穗留60~80粒该方法既可减少树体的养分消耗,又能使大果穗枝条下垂,有利于果实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同时便于管理、省工。
5病虫鼠鸟害防治 龙眼病虫害较多,传统管理中一年从开花坐果至果实采收喷药6~7次,枝梢和果实易产生药害,环境污染严重,也不利于绿色优质栽培,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科学的综合防治主要是培育强壮的树体,进步抗病才能,化学与物理防治相结合,抓住关键时期喷药[6]第1次在3月上中旬喷药,蝽象等于越冬后刚活动,幼虫孵化,喷药效果好,宜早不宜迟,隔7~10d后再补喷1次药即可第2次喷药在7月下旬,主要防治果蒂虫第3次喷药在秋梢刚萌发时,宜早不宜迟,主要防治钻心虫和木虱等,保护秋梢生长因龙眼立冬本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比当地主栽的龙眼品种迟熟2个月左右,挂果时间长,易受虫、鼠和鸟类危害,在最后一次喷药保梢后应立即用塑料尼龙网袋套装果穗,保护果实免受其害,效果很好 6参考文献 [1]林桦.晚熟龙眼高优消费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22〔5〕:34-35. [2]李文海,黄露茹,彭培堂,等.龙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22〔5〕:59-61. [3]俞开堂.龙眼树合理修剪的讨论[j].福建热作科技,1994,19〔1〕:33-38. [4]何金城.绿色食品龙眼消费栽培技术讨论[j].福建农业科技,2022〔5〕:27-29. [5]林金德.龙眼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科技资讯,2022〔23〕:137. [6]何宗金.立冬本龙眼的高接换种及早结丰产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22〔9〕:103-104. 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