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玉米.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722195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玉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章玉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章玉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章玉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章玉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玉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玉米.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玉米第一节 概述一、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玉米是优良的饲料、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优质的粮食作物。玉米成为世界第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1适应性广,产量潜力大2发展畜牧业的优良饲料 2-3kg子粒可以生产1kg肉。3营养丰富4重要的工业原料5综合利用价值高二、玉米的分类(一)子粒特征分类1硬粒型2马齿型3半马齿型4糯质型5爆裂型6粉质型7甜质型8有稃型9甜粉型(二)生物学特性分类1生育期分类 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类。按玉米生育期分类表项 目早 熟中 熟晚 熟春播 生育天数(d) 70-85-120-150 积温(t10)2000-2200-2500-2800夏 播 生育天

2、数(d) 70-85-95-115 积温(t10) 1800-2100-2200-2500基本特征植株矮,叶片数少,一般叶数14-17片,子粒小,千粒重为150-200g植株性状介于二者之间,千粒重200-300g。产量较高,适应地区较广植株高大,叶片数较多,为21-25片,子粒大,千粒重300g左右,产量较高2株型分类(1)紧凑型(2)平展型(3)半紧凑型(三)其他分类三、玉米生产概况(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1世界玉米的分布 北美洲的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世界上最适于种植玉米的地区有3个带: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欧洲玉米带。2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玉米种植面积接近14亿hm2;

3、总产量接近60亿t。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印度、南非、罗马尼亚、阿根廷、南斯拉夫、法国。总产量较高的国家: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法国、阿根廷、印度、罗马尼亚、南非、南斯拉夫。单产较高的国家:法国、美国、中国、阿根廷、南斯拉夫。3世界玉米发展前景 努力提高玉米品质和单产是今后玉米生产的主攻方向。主要措施:(1)进一步培育和推广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杂交种;(2)施肥投入的增加和科学施肥,发展各种类型的混合肥料和高效复合肥料,重点考虑化肥与有机肥料的配合问题;(3)玉米生产中少耕法和免耕法应用面积将迅速推广;(4)系统工程及模式化栽培技术将进入实用阶段。(二)中

4、国玉米发展概况南自北纬18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的黑龙江黑河地区都有栽培。黑龙江经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转向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形成从东北到西南的一个弧形玉米带。中国玉米种植区可划分为6个玉米产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我国六个玉米产区概况我国六个玉米产区概况分区区名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省(自治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河北、陕西的北部,山西的大部分及甘肃的一部分山东、河南的全部,河北、山西南部,陕西中部

5、,江苏、安徽北部四川、云南、贵州全部,广西西部,湖南、陕西南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西、安徽南部,台湾全部,江苏、广西、湖南、湖北东部新疆全部,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西藏全部面积(万 hm2)5338674001008720主要种植制度玉米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春小麦、玉米套种小麦玉米套种或复种,玉米与大豆间作,旱地多为春玉米春玉米与马铃薯套种,小麦、玉米、甘薯、水稻套种小麦、水稻、玉米间套种,双季玉米或多熟制复种玉米春玉米单作,冬麦或春麦套种或复种玉米春玉米单作气候特征寒温半湿润暖温半干、半湿温暖亚热湿亚热湿温极干高寒干热量t0t102500-41002000-36004100-52003

6、600-47005200-60004700-55005000-90004500-90003000-41002500-260030002500全年降雨量(mm)400-800400-800800-12001000-2500200-400300-650无霜期(d)130-170170-240240-330250-365130-180110-130水利条件旱地为主水浇地和旱地并重水田与旱田交错水田为主水浇地为主旱地(引自中国种植业区划,)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玉米的生育进程(一)玉米的一生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为玉米的一生。(二)玉米的生育阶段1苗期阶段(播种至拔节) 以生根、长叶、茎节分化

7、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一般春玉米约35d,夏玉米20-30d。茎叶生长缓慢,根系发展迅速。田间管理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2穗期阶段(拔节至开花) 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是决定穗数、穗的大小、可孕花数的关键时期,奠定结实粒数的基础。历时27-30d。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增大,根系继续扩展,干物质迅速增加。田间管理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敦实,以达到穗多、穗大的丰产长相。3花粒期阶段(开花至成熟) 此期经历时间,早、中、晚熟品种30-40-50d。以生殖生长为中心,功能叶片是植株的中、上层叶片,田间管理是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促进粒多和

8、粒重,达到丰产。(三)生育期和生育时期1 生育期 是玉米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2生育时期 在玉米一生中依据玉米植株形态学上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称为生育时期。玉米一生中三个阶段和各生育时期的关系。二、玉米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建成(一)根的形态与功能1根的种类 玉米根系是须根系,由胚根和节组成。(1)胚根 胚根只有一条称初生胚根。次生胚根与胚根一起合称为初生根。(2)节根 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着生在地下节上的称为地下节根次生根,着生在地上节上的称为地上节根(气生根、支持根、支柱根)。节根是玉米主体根系,分枝多,根毛密。总长度可达1-2km,种面积为地上部绿色面积的200倍左右。2根

9、的生长与分布 苗期根系分布在0-40cm土层中,其中0-20cm土层根量占该期总根量的10%左右,20-40cm土层根量占10%左右;拔节期根的入土深度可达100cm,其中0-40cm土层根量占该期总根量的90%左右,至开花期,根系入土深度可达160cm,0-40cm土层根量占该期总根量的80%左右,蜡熟期入土深度可达180cm,0-40cm根量占该期总根量的55%左右。玉米人主体根系分布在0-40cm土层中,随着生育期的推迟,后期深层根量增加。3根的功能 根系具有吸收养分和水分、支持植株和合成的作用。(二)茎的形态与功能1茎的形态与生长 茎最矮0.5m,高的4m,巨高类型的可达7m以上。一般

10、低于2m的为矮秆型,2.7m以上的为高秆型,2-2.7m的为中秆型。玉米一般有15-24个节,从第5节间开始伸长。玉米茎节数目至拔节期已经形成。玉米茎秆的增长速度,小喇叭口期以前增长速度慢;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增长速度最快;从抽雄到开花期,增长速度减慢。2茎的功能 担负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外,还支撑叶片,贮藏养分,茎具有向光性和负向地性。(三)叶的形态与功能1叶的形态特征 一生中叶片数目在8-48片之间。早熟品种为14-16片,中熟17-19片,晚熟20-24片。玉米完全叶可分叶鞘、叶片、叶舌三部分。玉米最初的几片叶子在种胚发育时即已形成,故称“胚叶”。一般果穗叶及其上下叶(棒三叶)叶片最长、最宽

11、,叶面积最大,单叶干重最高。2叶的分组与功能(1)基部叶组。一般着生在地下稍许伸长的茎节上。本组叶片是从出苗至拔节期逐渐伸展形成的。(2)下部叶组。着生在地面以上的数个茎节上。是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伸展形成的,又称茎(雄)叶组。(3)中部叶组。着生在果穗以节及其上下几个茎节上。是从大喇叭口期至孕穗期伸展形成的。(4)上部叶组。着生着雄穗以下几个茎节上。是从孕穗至开花期伸展形成的,又称为粒叶组。不同节位叶片和叶组的生理功能,在生产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叶片的伸展过程,判断玉米的生长时期,掌握生长中心,从生长中心着眼,从供长中心叶入手,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达到高产之目的。三、玉米生殖器官的形态特

12、征与建成(一)花序的形态与分化过程玉米是雌雄同株异位、异花授粉作物,其天然杂交率高达95%以上。1雄花序 属圆锥花序。(1)雄小穗构成 每对雄小穗中,一个为有柄小穗,位于上方,一个为无柄小穗,位于下方。正常发育的每一雄穗,有2000-4000朵小花,能产生1500万-3000万个花粉粒。(2)雄花开花特点 雄穗抽出2-5d开始开花。顺序是从主轴中上部开始,向上向下同时进行。各分枝的小花开放顺序同主轴。玉米雄穗开花的最适温度是20-28,温度低于18或高于38时,雄花不开放。2雌花序 为肉穗花序。(1)腋芽与果穗发育。苞叶,包着果穗,起保护作用。(2)果穗的构成。果穗是由穗轴和雌小穗构成。占果穗

13、总重量的20-25%。每穗子粒行数一般为12-18行,亦有8-30行的。每穗粒数有200-800粒或更多些,一般多为300-500粒。果穗的粒行数、行粒数和穗粒数的多少,均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3)雌小穗构成。雌小穗的基部两侧各着生一个颖片,颖片内有两个小花,其中一个退化的小花,膜质的内外稃和退化的雌、雄蕊痕迹。一个结实小花,包括内外稃(颖)和一个雌蕊及退化的雄蕊。(4)雌穗的吐丝与授粉。雌穗一般比同株雄穗开始开花晚2-5d,花丝长度一般为15-30cm,同一雌穗上,一般位于雌穗基部往上1/3处的小花先抽丝,然后向上下伸展,顶部小花的花丝最晚抽出,粉源不足时,易发生顶部花丝得不到授粉而造成秃顶的现象。雄花序的花粉传到雌穗小花的柱头上叫授粉。微风时,花粉散落范围约1m,风力较大时,可传播500-1000m。从花丝接收花粉到受精结束一般需要18-24h,从花粉管进入子房至完成受精作用需2-4h。3雄、雌穗分化进程(1)雄穗分化过程生长锥未伸长期。 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性器官发育形成期。(2)雌穗分化进程。生长锥未伸长期。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性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