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720092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电线路的防雷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九章电线路的防雷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九章电线路的防雷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九章电线路的防雷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九章电线路的防雷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电线路的防雷保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本章要求:输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雷击大地和雷击杆塔时导线上感应过电压的计算 输电线路上的直击雷过电压和耐雷水平建弧率及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及作用分析 由于输电线路长度大, 分布面广, 地处旷野, 易受到雷击。 输电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 压有两种: 一种是雷击于输电线路引起的 ,称为直击雷过电压;(1)雷直击导线,无避雷线的线路最易发生,但即使有避雷线,雷电仍可能绕过避雷线的 保护范围而击于导线(绕击) 。(2)雷击杆塔或避雷线强大的雷电流通过杆塔及接地电阻,使杆塔和避雷线的电位突然升 高,杆塔与导线的电位差超过线路绝缘子闪络电压时绝缘子发生闪络, 导线

2、上出现很高的电 压。这种杆塔电位升高,反过来对导线放电,称为反击。另一种是雷击线路附近地面而引起的,由于电磁感应所引起的 ,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3)雷击输电线路附近大地雷击导线水平距离 65m 以外的大地时,由于空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在导线上感应出的过电压,称为感应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的危害 :( 3-1 )引起线路跳闸,影响正常供电由于过电压引起绝缘子闪络,导线对地短路,雷电过电压持续时间短(几十卩S),继电保护装置来不及动作, 但工频续流沿放电通道继续放电, 在形成稳定燃烧的电弧后, 则继电 保护装置将使断路器跳闸,影响正常送电( 3-2 )雷电波侵入变电站导线上形成的雷电过电压波,

3、最终将侵入变电站, 经复杂的折反射后, 在电气设备上出 现很高的过电压,危及设备绝缘,造成事故。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由 耐雷水平 及雷击跳闸率 来衡量。耐雷水平: 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冲击闪络的最大雷电流的幅值,单位为KA 。线路的耐雷水平越高,线路绝缘发生冲击闪络的机会就越小。雷击跳闸率: 每 100km 线路每年有雷击所引起的跳闸次数。是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综 合指标。线路防雷问题是一个综合的技术经济问题, 在确定线路的具体防雷措施时, 应根据线路 的电压等级、负荷性质、 系统运行方式、 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 高低等条件,特别要结合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通过

4、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第一节 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雷击线路附近大地,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感应过电压的来源:静电分量:束缚电荷瞬间释放形成感应雷过电压。电磁分量:主放电电流产生磁场变化形成感应过电压。当S 65m时,单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为:Ug 25直gSIi -雷电流幅值 KA ; hd 导线悬挂的平均高度 m ; S雷击点距离导线的距离。感应过电压特点:(1) 由于雷击大地,大地自然接地电阻较大,雷电流幅值一般65m的情况,更近的雷电将因线路的引雷作用而击于线路。雷击线路杆塔时,由于雷电通道所产生的电磁场的迅速变化,将在导线上感应出与雷电流极性相反的过电压。 无避雷线时Ugd ahd 有避

5、雷线时Ugd ahd(1 k。)a 感应过电压系数(kV/m),等于雷电流平均陡度( 丄)2.6第二节 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和耐雷水平我们以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有避雷线的线路为例进行分析,其他线路的分析原则相 同。雷击避雷线路的情况可以分为3种,即雷击杆塔塔顶、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雷绕过避雷线绕击与导线(绕击)。一、雷击杆塔塔顶时的过电压和耐雷水平雷击杆塔塔顶时,雷电通道中的负电荷与杆塔及避雷线上的正电荷迅速中和形成雷电 流。雷击瞬间自雷击点(即塔顶)有一只雷电流波沿杆塔向下运动;另有两个相同的负电 流波分别从塔顶沿两侧避雷线相邻杆塔运动,于此同时自塔顶有一正雷电流波沿雷电通道 向上运动,此

6、正雷电流波的数值与3个负电流波数值之和相等。线路绝缘上的过电压即由这几个电流所引起的。由雷电通道中正电流波的运动在导线上所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已在上节阐述过了,这里主要分析流经杆塔和地线中的雷电流所引起的的过电压。1、塔顶电位/避雷线电位对于高度40米以下的杆塔,在工程中,常将杆塔和避雷线以集中参数电感Lgt,Lb来代由于避雷线的为档距的长度,m),双根避雷线约为0.421( H )。 Rch为杆塔冲击接地电阻。 考虑到雷击点的阻抗较低,故在计算中可省略去雷电通道波阻抗的影响。分流作用,流经杆塔的电流igt将小于雷电流iL OigtiL:杆塔分流系数可由9-2-3查得塔顶横担对地电位可表示为,di

7、gtdiLUaRchi gtLag-Rchi LLadtdt把下列两式代入上面方程:diLIldt2.6则横担对地电位的幅值 U a为UalL(Rch L)2.6式中Il为雷电流的幅值; La以横担以下塔身的电感,可表示为L见Lgthgt。带入上式可以得到,塔顶横担对地电位:U a1 L(Rch2.6gt式中:Lgt为杆塔的总电感;hgt为杆塔的高度;ha为杆塔横担的高度。塔顶端电位可表示为:UtdRchi gtdigtdtRchiL塔顶电位幅值可表示为:UtdIIIIdt2、导线电位与线路绝缘承担的电压平行导线上电位:(1) 耦合波分量kUtd雷电极性相同(k耦合系数)(2) 雷击杆塔在导线

8、上的感应过电压hbahd (1- ko),与雷电极性相反(hdko几何耦合系数)故导线的电位可表示为 ud kutd ahd (1匹&)hd绝缘子两端电位差:是表示的是横担电位与导线电位之差,故线路绝缘上的电压幅值可表示为:UjUa UdUa kUtdahd(1Ua1 L (RchLgtha)2.6hgt)UtdRch1 LILLgtdt将以上的三个式子联列可得UjIl(1 k)Rh (占hgtk) 26。加 26为简化计算,以上计算中,假定各电压分量的幅值均在同一时刻出现,且未考虑极性不确定的工作电压分量。对于220kV及以下的线路,其工作电压所占比重不大,一般可以省略;但对超、特高压线路,

9、则不可不计,且雷击时导线上工作电压的瞬时值及其极性应作为一随机变量来考虑,为从严要求,在计算中应取与横担电位Ua异极性的情况。3、耐雷水平当电压U j未超过线路的绝缘水平,即 U j U50%时,导线与杆塔之间不会闪络。由此可得出雷击杆塔时线路的耐雷水平Il为I U 50%(1 k)入(hgtk)曇(1 加毎要注意的是U50%应取绝缘子串中的正极性50%冲击放电电压,因为流入杆塔电流大多是负极性的,此时导线相对于杆塔处于正电位,而且绝缘子串的U50%在导线为正极性时较低。如果雷击杆塔时雷电流幅值超过了线路的耐雷水平h,就会引起线路的闪络,此闪络称为“反击”。“反击”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原来被认

10、为是接地的杆塔此时是带上了高电位, 反过来对输电线路放电, 把雷电过电压施加到线路上,并进而侵入变电所。 为了减少反击我们必须提高耐雷水平。分析可知提高耐雷水平的主要措施有:(1)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Rch一般高度杆塔,Rch的压降是塔顶电位主要分量。(2) 增大耦合系数 k可以减少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和感应过电压采用双避雷线,加装耦合 地线。(3) 减小分流系数(4) 加强线路绝缘增加绝缘子片数,采用更好的绝缘材料二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时的过电压Ilf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示意图如上图所示;从雷击引起导、地线间气隙击穿的角度来看, 雷击避雷线最严重的情况是雷击点处于档距中央时,因为这时从杆塔接地点反射

11、回来的异雷击点上的过电压幅值最大 。号电压波抵达雷击点的时间最长, 雷击点A的最高电压为:ZZbuA iL2ZoZb此电压波Ua自雷击点沿两侧避雷线向相邻杆塔运动,由于杆塔的接地电阻要比杆塔和避雷线的波阻抗小得多,可以近似认为等于零用Zo表示,这样接地点将发生负的电压全反射。电压波Ua从A点出发,到达杆塔接地点发生反射后回到A点,所经过的时间可表示为:ti 2(2 hgt)/Vb( us)m/us计及电晕的影响为0.75倍的l为档距的长度 m, hgt为杆塔的高度 m, Vb为波速真空光速。若雷电流为平顶斜角波,其波前的表达式为L at ( a为雷电流波前陡度a 30kA/us),则可得到雷击

12、点电压 Ua的表示式Z0ZbUA(t)at,t2ZoZbUA(t) 昭2ZoZbati,ttiti上式中请注意t, t1的关系,以及uA(t)关于它们的表示;由上式可见,在t 1时,雷击电电压达到最大值为UaaZoZb(2Zo Zb)(l2hgt)由于避雷线与导线的耦合作用,在导线上将耦合KUA的电压,所以避雷线与导线之间空气间隙S上所承受的最高电压 Us为:Us Ua(1 k)aZ0Z (l 2hgJ(1 k)(2Zo Zb)由上式可以看出,雷击避雷线档距的中央时,雷击处避雷线与导线间的空气隙S上的电压与耦合系数 k、雷电流陡度a、杆塔高度、以及档距有关;当此电压超过空气间隙的发 电电压时,间隙将被击穿造成短路事故。根据理论分析和运行经验,规程规定在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之间的空气距离S,在15 C无风时满足S 0.01211( m)式中的I表示的是档距长度,m。当档距长度较长时(如大跨越档),若按上式计算出的 S大于下表中所规定的值时,可 按照下表值中规定确定,但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空气距离不得小于下表中规定的值。防止反击要求的大跨越档线路与避雷线间的距离系统电压k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