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71833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市安监站主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XX市安监站主监控中心机房工程项目方案二一三年八月目 录第1.章工程说明41.1.工程项目概况41.2.工程范围51.3.设计依据51.4.设计原则61.5.项目需求分析71.6.工程项目设计分类71.7.设计方案整体描述8第2.章视频监控电视墙建设92.1.LED光源液晶拼接大屏102.2.背投拼接大屏152.3.投影幕显示15第3.章建筑装修工程部分163.1.基本情况简介163.2.装饰装修部分介绍16第4.章电气工程部分184.1.机房供配电系统184.1.1.设计内容:184.1.2.设计依据:184.1.3.机房电源系统示意图如下:194.1

2、.4.负荷等级194.1.5.机房电源设计194.1.6.机房低压配电系统204.2.机房照明设计204.2.1.设计标准和依据:204.2.2.本工程机房照明设计:204.3.电源插座的设计20第5.章综合布线部分15.1.综合布线系统说明15.2.设计说明15.2.1.工作区子系统15.2.2.管理区子系统1第6.章防雷及接地保护系统26.1.防雷保护系统26.2.计算机机房的接地36.2.1.机房接地分类36.2.2.机房接地系统设计3第7.章市建委监控中心管理系统部分57.1.市建委监控中心控制软件57.1.1.对编码设备的整合57.2.监控中心OA软件67.2.1.事务处理功能67.

3、2.2.事务处理效能监察97.3.培训及考试软件107.3.1.培训管理107.3.2.考试管理12第8.章附录部分158.1.灾害防护措施15第1.章 工程说明1.1. 工程项目概况XX市安监站主监控中心机房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机房),总规划面积约35多平方米,是主监控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所以机房的位置选择非常重要,计算机机房建设改造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实用手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出版)一书中,对计算机机房选址有如下要求: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复杂、价格昂贵,其电子线路、存储器和插接件等易受电磁场干扰、振动,冲击、温湿度的影响和有害气体和尘埃的侵袭,以致工作性能不稳定或计算出现差错,严重时使零

4、部件损坏,缩短机器寿命。设计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机房,选址工作是很重要的。选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避免或远离无线电干扰源和强电力源;如广播发射台、雷达站、高压线等等。根据国家标准,无线电干扰场强应不大于 126dB(频率0.15500MHz)。又如,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对于 110kV高压线距离 100m以上,150kW 的广播发射台距 1000m以上,基本可以避免干扰。(2)避开地震区或其它震源。这里所谓其它震源是指大型冲床、锻锤、铁路、爆炸成型、通风设备等。(3)避开环境污染区。如化工污染区、盐雾区、灰尘较多的工矿区或风沙区等。(4)远离容易发生燃烧、爆炸、洪水和低凹地区。如化工库、油

5、料库及其他易燃物堆料场。(5)应选择电力、水源充足、环境清洁、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以上条件若某些确不可避免,而计算机机房场地又不能大范围移动时,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当然,这样做会增加建设投资或施工困难。所以,在选择机房地址时,凡是能避开不利因素的尽可能避开,其中多数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考虑另选机房地址,若某一项不能满足要求,又不可避免的,再考虑采取人为措施。参考规范-数据中心建设要遵循国家有关机房建设和管理的规定,达到国家有关防震、防磁、防洪、防火、防雷、防辐射的安全标准;要落实分区制度,运行、开发、维护、培训、生活和业务操作区域要严格分离。数据中心要建立安全控制制度;空调、消

6、防系统既要满足运行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撤离的需要;监控和报警系统要达到公安部有关标准。要保障数据处理中心周边环境安全,远离加油站、化工厂等各类危险建筑和重要军事目标。要做好数据中心的主机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设计,充分考虑系统备份或系统冗余。1.2. 工程范围本工程机房建设的主要项目: 监控平台部署 视频监控电视墙建设 机房装修 UPS配电系统 机房内综合布线系统 防雷及接地保护系统1.3. 设计依据 计算机房的建设与管理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

7、6-87) 计算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GB/T19001-1994)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工地技术条件(GB 6650-8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电气设计规范(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 50055-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建筑照明术语标准(GB 50034-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 5068-98 防雷电电磁脉冲IEC61312 避雷过压保护UE2000C 通

8、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 754-95)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 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YD/T5015-95)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范(YD5039-97)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5040-97)1.4. 设计原则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要求,才能保证各类信息畅通无阻。机房的设计除满足当前各项要求外,又要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在进行设计

9、时,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达到数据高速传输的技术要求,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发展要求,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安全可靠性: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应有很高的可靠性,决不能出现任何单点故障,因此对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及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在关键设备上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在相关的软件技术中,也应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事故监控及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以提高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可靠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10、与可扩展性。机房设计应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使用质量,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高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标准化: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即各种智能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经济性: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设计中心机房,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设备与技术,使资金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值。1.5. 项目需求分析5.1机房功能区域的划分:详见设计图纸。5.2主机房环境要求 温度:摄氏23度2度(夏季);20度2度(冬季) 温度变化率:5/h不结露 电源频率:50HZ0.2HZ 电源电压:220V5V 无眩光、无频闪、无噪音 距离

11、地面0.8米高处,照度不低于300lx 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以及静电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1.6. 工程项目设计分类u 监控平台部署u 视频监控电视墙建设u 建筑装修工程u 电气工程u 综合布线u 防雷及接地保护系统1.7. 设计方案整体描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设计思想,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所选用的设备及材料均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将机房设计建设成一个能够保证网络设备良好运行,便于提高操作人员与设备的工作效率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中心机房进行初步的设计。第2.章 监控平台部署2.1. 平台部署根据现状,结

12、合我公司在视频监控建设中的探索和经验积累,我们提出用新国标GB/T28181-2011,实现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下图是针对多级监控,分权分域管理给出的解决方案。平台与平台之间,遵循GB/T28181-2011标准,组网图如下通过GB/T28181-2011协议进行联网共享,上级平台可以访问到各个地方平台以及更底层的视频资源。各个地方平台通过目录推送把相关的私有信息共享给上级平台,用户以及各业务系统,通过视频点播,可以轻松的拥有异地视频信息。目前,很少通过直连前端设备获取视频。通过GB/T28181-2011协议完成跨区域共享,可以屏蔽由于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问题。公安系统中存在着不同功能类型

13、的网闸,对数据的互通有着严格的管理,通过相关的标准规范,可以有效的降低这方面的风险。目前,由于各个厂家的视频编码流格式存在着差异,不一定是标准的媒体格式。GB/T28181-2011协议提供一种机制,允许各个平台厂家提供各自的解码插件,实现对应码流的数据解码。按照这样的布局和架构,需要各地方平台厂家实现对GB/T28181-2011协议的支持,并且提供相应的解码插件。对各个地方平台的架构和网络不会有太多的改动,而且,由于采用标准的协议,可以有效解决各个平台厂商合作的问题,防止推诿等现象产生。根据GB/T28181-2011规范,各个前端图像资源有一个统一编码,有效定义了设备的类型,所属辖区,功

14、能等各方面属性,方便对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效统一管理。设备接口和控制协议:在设备之间进行模拟联网的应保证矩阵有足够输入和输出接口。PTZ的控制协议应符合PELCO-D标准。视音频编码标准:共享平台的视音频编码应采用统一的标准。联网系统的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应采用MPEG4/H.264/AVS;音频编解码标准应采用G.711/G.723.1/G.729;重要的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应在视音频编码算法中采取防篡改安全措施;编码设备供应商应提供相应解码模块。各县地区建设的二级数字视频共享平台应符合县一级数字视频共享平台接入技术要求,并应符合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验证测试细则测试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 视音频媒体格式要求视频压缩编解码宜采用H.264、MPEG-4和AVS标准;音频编解码宜采用G.711/G.721/G.723.1/G.729。2) 传输、交换、控制要求县与县进行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时,其中接口部分的传输过程应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