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71079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洪洞县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洪洞县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洪洞县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洪洞县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洪洞县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洪洞县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洪洞县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中

2、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取用的剩余药品应放回原瓶B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只可接触三层滤纸一侧C加热后的试管要放在桌面上自然冷却D滴瓶的滴管用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并放回原瓶2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挥发D读数不正确3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 倾倒液体B 量取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滴加液体4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添加酒精C加热液体D放置试管6现有 X和Y 两种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

3、4和19.已知X和Y形成化合物时X为+3价,Y 为-1价,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1 B71 C33 D无法计算7下列说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一致的是A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B推广煤的液化、气化技术以提高煤的使用效率C利用CO2制成可降解塑料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D采用催化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x和CO转化为N2和CO2气体8右图为利用燃煤烟气生产Na2SO4的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SO4中的钠来自海水BNa2SO4中的氧只来自SO2CHCl中的氯来自海水DHCl中的氢来自H2O9符合以下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式可能是( )ACO2BO3CMg

4、ODHClO10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 表示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和 ()A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B属于同种元素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11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容易失去6个电子C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变成氧离子,形成稳定结构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时形成氧离子的离子符号为O2+12日常生活中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铁”和“钙”是(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

5、,共28分)13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填序号)。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14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药品:过氧化氢溶液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2)若小明选择装置B和E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_。(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显的木条伸到_,观察木条是否复燃。(4

6、)下面是利用E装置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_(填序号)。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盖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5)已知:氨气(NH4)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氢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从上图(A-E)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是_。(6)某气体X可用C装置收集,若改用F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口进(填“a”或“b”)。(7)小明为了用如下图装置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量筒的作用是_。15小明利用如图1装置,称

7、量了白磷被引燃前后整个装置的总质量,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1)白磷燃烧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反应。(2)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体积变化情况是_。(3)图2中,锥形瓶中固态物质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_。16程伟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之一_。(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溶质质

8、量分数变为20%,有以下2种方法,请你进行计算:(1)可蒸发多少克水?(2)将其与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溶液混合,需要25%的食盐溶液多少克?18下图是XX牌维生素C(Vc)说明书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Vc中碳、氧元素质量之比为_;(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结果保留到0.1%);(3)小马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马建议妈妈食用西红柿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马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_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鉴别它们。参考答案一

9、、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为防止污染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错误;B、过滤液体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主要是怕玻璃棒弄破滤纸,导致实验失败,故选项正确;C、加热后的试管放在桌面上,应垫石棉网,否则会烫坏试验台,故选项错误;D、滴瓶中的滴管是专用的,因此使用滴瓶中的滴管滴加试剂后不用清洗滴管,用蒸馏水洗净并放回原瓶相当于稀释了原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10、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即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即倾倒液体时,盛浑浊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2、B【解析】A、倾倒液体时,标签不向着手心,会造成残液流下腐蚀标签,选项正确;B、加热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会造成水分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选项错误;C、熄灭酒精灯后不及时盖上灯帽,会造成酒精挥发,选项正确;D、俯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读数会大于实际值,造成读数不准确,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D【解析】A、倾倒液

11、体试剂瓶口紧贴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故A操作正确B、量筒读书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故B操作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C正确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故D错误;故选D4、C【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草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列式为:(+2)1+碳元素的化合价2+(2)4=0解得碳元素的化合价=+1所以应选C项。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5、B【解析】试题分析:胶头滴管的使用要注

12、意,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以免污染试剂,使用完以后也不能横放或倒置以免腐蚀橡胶帽,A正确;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错误;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C正确;试管清洗干净后要倒放在试管架上,D正确。故选B。考点:常见实验操作6、B【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 Y3,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93=71,故选B。7、A【解析】A、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错误;B、推广煤的液化、气化技术,能提高煤的使用效率,能减少污染的产生,

13、故B正确;C、利用CO2制成可降解塑料,可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故C正确;D、采用催化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x和CO转化N2和CO2气体,能减少尾气污染,故D正确。故选A。8、B【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原理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Na2SO4中的钠来自海水中的氯化钠,A正确;Na2SO4中的氧只来自SO2和二氧化碳和氧气,B错误;HCl中的氯来自海水中的氯化钠,C正确;HCl中的氢来自H2O,D正确。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9、A【解析】A、CO2可表示物质也可表示分子,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中含3个原子,故A选项正确;B、O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不符合“由两种元素组成”这一条件

14、, B选项错误;C、MgO中只含两个原子,不符合“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的条件,C选项错误;D、HClO由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条件,D选项错误”;故选A。10、B【解析】A、中的中子数为3517=18,中的中子数为3617=19,选项错误;B、两种原子的质子数均为17,属于同一种元素,选项正确;C、两种原子的电子数均为17,选项错误;D、两种原子的质子数均为17,选项错误,故选B。11、C【解析】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此选项错误;B、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多于4个,易得电子成为阴离子,此选项错误;C、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多于4个,易得2个电子成为氧离子,形成稳定结构,此选项正确;D、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多于4个,易得2个电子成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符号为:O2,此选项错误。故选C。12、D【解析】从宏观上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铁”和“钙”是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