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701759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务见面礼仪有哪些 商务见面礼仪包括称呼礼仪和介绍礼仪。当然还有其他。下面是我给大家详细介绍商务见面礼仪中的称呼礼仪和介绍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商务见面礼仪:称呼礼仪 称呼是人与人见面时必须有的礼仪,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的风尚,因此对它不能疏忽大意,随便乱用。那么在职场中有些什么意思的称呼礼仪呢?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的风尚,因此对它不能疏忽大意

2、,随便乱用。 在商务会面中,恰当地使用称谓,是商务交往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一、称呼礼仪规范 在商务活动中,称呼要庄重、正式、规范。一句得体的称呼,既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

3、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 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小姐”等。 在使用泛尊称的时候,对于男士,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称呼对方为“先生”,但是对于女士来说,“夫人”这个称呼可不能乱用的,必须在知道对方已经结婚的前提下才可以用。 除此之外,称呼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4、: 第一,初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 初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加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特别清楚,比如:“王总经理,你说得真对”如果对方是个副总经理,可删去那个“副”字;但若对方是总经理,不要为了方便把“总”字去掉,而变为经理。 第二,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 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的姓加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越是熟人,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变得随随便便,“老王”、“老李”甚至用一声“唉”、“喂”来称呼了,这样极不礼貌,是令对方难以接受的。 第三,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 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

5、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的事,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他会认真地听下去。 如果你称呼得很轻又很快,有种一带而过的感觉,对方听着不会太顺耳,有时也听不清楚,就引不起听话的兴趣。 相比之下,如果太不注意对方的姓名,而过分强调了要谈的事情,那就会适得其反,对方不会对你的事情感兴趣了。所以,一定要把对方完整的称呼,很认真很清楚很缓慢地讲出来,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商务会面中不适当的称呼 1、无称呼 在商务活动中不称呼对方,就直接开始谈话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2、不适当的俗称 有些称呼不适宜正式商务场合,切勿使用。“兄弟”、“哥们”等称呼,会显得使用这种称呼的人档次不高,缺乏修养。 3、地方性

6、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而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 商务见面礼仪:介绍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相互介绍和为他人介绍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礼节之一,是人们从陌生走向熟识的第一步。介绍分为自我介绍,他人介绍和商业性介绍三种情况。 商务见面礼仪: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最重要的一种介绍方式,就是在必要的社交场合,把自己介绍给其他人,以使对方认识自己。 自我介绍的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自我介绍总的原则是简明扼要,一般以半分钟为宜

7、,情况特殊也不宜超过3分钟。 通常需要做自我介绍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一,社交场合中遇到你希望结识的人,又找不到适当的人介绍 这时自我介绍应谦逊、简明,把对对方的敬慕之情真诚地表达出来。 第二,电话约某人,而又从未与这个人见过面 这时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还要简略谈一下要约见对方的事由。 第三,演讲、发言前 这时面对听众做自我介绍,最好既简明扼要,又要有特色,利用“首因效应”,给听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四,求职应聘或参加竞选 这时更需要自我介绍,而且自我介绍的形式可能不止一种。既要有书面介绍材料个人简历,还要有口头的,或详或简,或严肃庄重,或风趣幽默诙谐等。这会直接影响求职或竞选者能

8、否成功。 商务见面礼仪:他人介绍 他人介绍,即第三者介绍,它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为他人介绍都是双向的,即第三者对被介绍的双方都作一番介绍。有些情况下,也可只将被介绍者中的一方向另一方介绍。但前提是前者已知道、了解后者的身份,而后者不了解前者。 为他人作介绍时应遵循以下基本礼仪原则: 第一,在向他人介绍时,首先了解对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 最好不要向一位有身份的人介绍他不愿认识的人。 第二,注意介绍次序 按国际惯例,应该先把年轻者、身份地位低者介绍给年长者、身份高者;先把年轻的职务相当的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年龄低、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

9、,把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如果是业务介绍必须先提到组织名称、个人职衔等。集体介绍可以按照座位次序或职务次序进行。为他人介绍遵守“先向尊者介绍”的原则。 第三,介绍人作介绍时,应该多使用敬辞 在较正式场合,介绍词也较郑重,一般以“,请允许我向您介绍”的方式。在不十分正式的场合可随便些,可用“让我介绍一下”或“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的句式。 介绍时语气清晰地说出得体的称谓,有时还可用些定语或形容词、赞美词介绍对方。 第四,为人介绍时注意手势和表情 被介绍时,眼睛正视对方。除年长或位尊者外,被介绍双方最好站起来点头致意或握手致意,同时应说声:“您好,认识您很高兴”或“真荣幸能认识您”等得体的礼貌语言。 商务见面礼仪:商业性介绍 商业性介绍,可以称之为实业性介绍。这种介绍,目的在于建立某种贸易性的往来关系,以发展自身的业务。 在这种介绍中,不分男女老少,只以.地位的高低为衡量的标准,遵从.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优先权的原则,在任何场合都是将.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 如介绍时可说:“王总经理,请允许我将我的秘书王小姐介绍给您。”然后才说:“王小姐,这位是XX公司的王总经理。” 在实业界,当男士被介绍给比他地位低的女士时,无须起立。只有当两个人的.地位相同时,才遵循先介绍女士的惯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