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695783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 开 课 教 案新郑三中 李晓敏课 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课标解读:1、大气受热过程:本段核心结论“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应阐明以下内容要点:(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4)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热力环流:以实验和活动为主,阐述基本原理,内容要点:(1)大气受热不均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这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2)运用热力环流的

2、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的形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过程与方法: 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教学重点: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难点 :大气的保温作用,气温、气压、高度三者的关系教学方法:动画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上周的天气情况引出 “风、雨、”是自然界的普遍现

3、象,但这些都离不开地球大气的运动。大气为什么会运动?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新课推进)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多媒体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内容:(1)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2)大气的增温原理是什么?(3)空中离太阳更近,气温为什么比地面大气低? (4)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有什么区别?(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激励性评价)2、师生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3、活动探究:小明家的农田3个月后就被征用了,但他想再抢种一季胡萝卜(需3个多月才能收成),有同学给他建议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你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吗?为什么?过渡: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高低纬度的冷热不均,那么地面的冷热不均会产生什么样的地理现象?二、热力环流1、多媒体展示地面冷热不均所产生的现象。2、引导学生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总结热力环流的原因。3、活动探究:海陆风和城市风的形成。(课堂练习)1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图中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 )A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逆辐射 B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C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辐射 D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2下图中几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C )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