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69466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棉花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花铃期又可分为初花至盛花,盛花至始絮两个阶段。花铃期长势长相要求棉株株型紧凑,茎秆下部粗壮,向上渐细,节间较短,果枝健壮,叶片大小适中,叶色正常,花蕾肥大,脱落少。若叶片肥大、果枝斜向上长、节间稀是旺苗,反之是弱苗。初花至盛花阶段是棉株一生中主茎日增长量最快的时期,日增长量一般达2.5厘米左右。大于3厘米则表示营养生长过旺,小于2厘米则生长势弱,难以夺取高产。1、花铃期施肥:早施重施花铃肥:生长势不强、前期肥料施用量不足或是施肥效果不好的棉田,花铃肥应分二次施用,第一次在初花期施用,亩用尿素20公斤,氯化钾15

2、公斤,混合后开沟埋施。第二次在盛花期(与第一次相隔15-20天)施用,施用量可视苗情减半;棉田肥力较高的、前期肥料施用充足、棉花长势良好的棉田,可在盛花期(棉株有12个硬桃时)施用,一般每亩用尿素25公斤,氯化钾15公斤,混合后开沟埋施。. 普施盖顶肥:施好盖顶肥是增加秋桃的重要措施,施用时间应在打顶后,可根据棉田长势情况间隔10天左右施用23次。盖顶肥一般在土壤湿润时,每亩撒施尿素8公斤左右。重视微肥:微量元素对棉株的生长发育具有特定的作用,花铃期是棉株对微量元素最敏感的时期,因此,此时喷施硼、锌、钼、锰等棉花专用微肥,增产效果显著。(1)当棉株主茎叶柄8%10%出现环带时,表示棉株缺硼,可

3、亩用优质硼肥100克配成0.2%的溶液叶面喷施。(2)棉株缺锌时,表现出叶片小而脆,老叶基部叶脉间退绿呈黄色等症状。可每亩用硫酸锌100150克,配成0.05%0.15%的溶液喷雾。(3)棉花缺锰时,新叶叶肉缺绿变黄,而叶脉仍呈绿色。可用硫酸锰兑水配成0.16%的溶液叶面喷施。棉花施用复合多元微肥效果好,但施用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对棉株产生药害。2、花铃期化控:棉株进入花铃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最尖锐的时期,因此采取化控等手段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是花铃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化控一般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即刚进入花铃期时,每亩用缩节胺1.5克,兑水2030公斤喷雾;根据田间长势情况盛花期

4、结合治虫,每亩再用缩节胺1.5-2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适度控制营养生长。3、整枝打顶摘旁心:整枝打顶摘旁心,能改善棉株营养运输分配方向,有利于多结铃和增加铃重。预留的叶枝,当叶枝上长出34个果枝时,将叶枝的顶尖摘除,以利果枝的生长。打顶时间一般在立秋前后,棉株有22台果枝左右,将主茎顶心摘去一叶一心,以利于上部果枝伸展。空枝、黄叶可结合打顶同时除去,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打顶后,应每亩用缩节胺2-3克,兑水40公斤“封顶”,控制上部果枝过分伸长,减轻田间阴蔽。4、清沟排水,减少蕾铃脱落:棉花花铃期是南方棉区多雨季节,特别是沿江棉田和丘陵水改旱棉田,地下水位高,易造成明涝暗渍,棉株易倒伏

5、,因此要在搞好“三沟”配套的前提下做好雨后清沟排水工作,并在爽土时及时护理棉株,以减少蕾铃脱落。5、盛花期棉花缺水及花铃期灌溉:盛花期后,南方棉区进入伏、秋干旱季节,而此时又正是棉花需要大量水分维持生理活动的时期。棉花缺水,生长发育停滞,上部叶片从上午11时开始萎蔫下垂,下午4时后还不能恢复正常,棉花主茎红色部分上升,顶端开始发硬,开花节位迅速上升,叶片色暗无光泽。持续高温7-10天没下透雨就要抗旱。花铃期灌溉,既要不贻误抗旱时机,又要防止灌溉与降雨重叠。要根据天气、土壤、苗情而定,并应于早、晚进行,方法以沟灌,水面略低于垄面为佳,切忌大水漫灌。6、综合防治病虫害。按照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重点做好棉盲蝽、斜纹夜蛾、棉叶螨、棉蓟马、枯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