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694413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材料含党建经验工作汇报总结报告范文3篇x镇x村:三项举措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篇1)近年来,x镇x村针对流动党员特点,深化创新工作机制,全方位优化管理模式,让流动党员管理更有精度、教育更有深度、服务更有温度,激发流动党员助力家乡发展的热情。一、在统一管理上下功夫流动党员天各一方,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难度加大。x村首先通过摸排确定全部流动党员情况,统一制作流动党员台账,对流动党员基本工作生活状态进行掌握。建立“流动党员之家”微信群,通过微信群进行信息的统一传达,并有专人负责统计管理。利用线上参与来保证党日活动的同步,对不能参加学习的流动党员,要求提前说明情况并事后指定专人辅导传

2、达。通过完善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办法,为提高党组织生活质效提供坚实的保障。二、在学习方式上保同步x村用活“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做好流动党员的党日活动与党组织教育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学习强国、先锋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自学。对于每次下发的学习书籍,通过邮寄书籍资料的方式保持流动党员的学习同步、教育同频。同时,选择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帮学对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多种学习方式相融合,有效保证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学”。三、在情感共鸣上强归属对于流动党员长年在外的现况,村里每年择机给流动党员寄一封慰问信,给予组织上的关怀。利用流动党员回家探亲时机开展一次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

3、思想、工作和生活动态。x村同步实行村“两委”干部包保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对流动党员实行“点对点”联系,切实解决流动党员后顾之忧,增强与党支部之间的血肉联系,为建设美丽和谐的x村积蓄坚实力量。x县:“643”模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篇2)流动党员分布范围广、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是基层党员队伍管理的一大难题,近年来,x县以“劳务协作站”为依托,成立“劳务协作+”流动党支部,积极探索“643”模式不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流而有作为”。一、“六个一批”为流动党员“安家筑巢”一是建立一批流动党支部。依托劳务协作站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设立x个“劳务协作+”流动党支部,党组织

4、工作网络辐射至流动人口各个角落,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组织。二是选好一批“领头雁”。从劳务协作站站长、优秀创业青年中选任x名优秀党员担任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保障支部工作有序开展,实现党建和劳务协作“两手抓”。三是明确一批联络员。明确乡镇组织委员联系在外流动党支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联系在外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通过“一节一信”“一月一会”“一季一访”“一年一评”进行定期跟踪联系,确保管理“不断线”。四是建起一批线上连心群。创建流动党员连心群,搭建线上交流服务平台,加强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着力为流动党员交流学习、上岗就业、解决问题等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五是备足一批教育培训课。利用贵

5、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和微信平台创建“云课堂”,按照支部年度学习计划,由村党组织书记在群内发布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在网上签到学习,定期汇报思想动态,确保学习“不掉队”。六是落实一批关怀措施。建立党委班子、支委班子联系党员制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和走访。实施流动党员关怀机制,保障流动支部活动经费,实行党员家属重病必访、党员家庭重大变故必访、党员家属生活困难必访、流动党员返乡必访的“四必访”制度,做到有难必帮、有困必助和有急必救。二、“四个到位”使流动党员“流而有序”采取“四个到位”理顺组织关系,实现流而有序。一是流出跟踪到位。流出党员外出前,落实好由党支部书记逐人落实开展x次谈心谈话、党员向支委班子作

6、x次思想汇报、明确x名支部委员作为联系人的“三个一”措施,所在党支部第一时间向流动党员联络服务站备案,纳入台账管理。二是流入跟进到位。党员抵达流入地后,由党员所在党支部主动跟进联系“劳务协作+”流动党支部和当地村(社区)开展双向认证、身份核实、登记备案,“一人一表”动态管理,同步将信息推送当地基层党委,实行双重管理。三是日常管理到位。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事项、日常表现“双报告”制度,由流动党员党支部汇总,向党员所在支部反馈鉴定报告,作为年终民主评议党员依据。四是返乡联系到位。以流动党员节日集中返乡为契机,基层党委每年至少组织召开x次流动党员交流座谈会,深入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工作

7、、生活情况。三、“三个注重”促流动党员“反哺乡梓”一是注重平台建设。依托“劳务协作+”流动党支部建立人才服务站,强化党建引领,搭建“+招商引资”“+金融服务”等系列协作平台,将党建拓展、劳务协作、驻外招商、金融服务等进行有效统筹、整合,为流动党员提供更加完善的就业创业、法律援助等服务,鼓励引导在外流动党员发挥自身人脉资源优势,为家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牵线搭桥,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二是注重政策激励。针对返乡创业流动党员,对符合政策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x元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按每月x元进行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x年;可申请最高不超过x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x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

8、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部分贴息。积极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帮助,引导优秀人才返乡投资创业,分享好技术、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服务家乡的强大推力。三是注重人才培育。通过党委班子、支委班子联系党员制度深入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帮带培养,结合日常教育培训,着力培育一批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双好双强”优秀流动党员,建立优秀流动党员人才库,积极做好回乡创业、服务家乡发展的动员工作,为村(社区)“两委”班子、乡村振兴等储备人才。x县:“三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篇3)为破解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散性”广、“无序性”强等难题。x县通过探索“异地建组织、服务建机制

9、、返乡建平台”的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一、异地建组织,让流动党员“外出有家归”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x县探索“走出去建”的方式,在江苏南通、广州越秀、浙江金华、广东惠州、广州白云、广东潮州、广东东莞、浙江宁波、贵阳等x个地方设立“劳务协作+”流动党员党支部,为流动党员“安家”,让流动党员找到组织。并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综合比选等方式,全县累计选派x名干部到x个劳务站开展工作,从中择优x名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配齐委员x名,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组织,有困难能找到组织。二、服务建机制,让流动党员过好组织生活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抓住广州对口帮扶x

10、的机遇,依托当地党工委和劳务协作站,深化对流动党员党支部阵地建设的支持,实现党组织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制度等,常态化开展组织生活,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以流动党员党支部为中心,探索实行“1+N”党支部班子成员结对包保党员联系机制,即一名党支部班子成员结对联系就近片区流动的党员,开展日常走访、电话交流、视频连线等x余人次,对党员进行“帮学”辅导,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培训方案委托党支部实地举办为期x天的集中学习培训班,组织x名流动党员及时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的理论。三、返乡建平台,让流动党员回家有事做紧紧抓住流动党员每年集中返乡过春节的有利时机,结合城乡支部联动和基层大走访活动,统一组织县直挂帮部门和挂村领导到村召开返乡党员群众座谈会,面对面交心谈心x余次,深入了解返乡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利用乡镇党校、党员活动室,以上党课、宣讲会、院坝会等形式集中返乡流动党员举办返乡课堂,宣讲宣传中央、省、州、县重要会议精神x余场次,上党课x余场次。针对返乡创业就业的流动党员,县级出台政策给予支持,对符合政策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x元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按每月x元进行补贴,可申请不超过x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明确村(社区)“两委”一对一联络服务,让流动党员回家能创业、有事业,切实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温度”的流动党员管理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