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量表.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693818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观察量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堂观察量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堂观察量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堂观察量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堂观察量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量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察量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提交日期: 学科数学年级五教材版本北师大课题点阵中的规律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王玉洁 网络班级 2015小数二班 学员:王玉洁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明确,恰当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教师将核心知识分解成不同的层次,点阵图由简到繁,观察方式由常见的方式到一些创造性的方式,图和数字对应的算式也呈现了由简到繁的思想。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知识的正迁移非常清晰。学生将点的排列图形和等差数列变式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体现了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

2、数学策略,突出了学科本质。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教师语言简洁,用启发式的问题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用小结式的语言升华学生的理解。对于易错点,主要引导学生辨析说思路。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教师将教材挖掘的比较深入,并且引入了其他学科对于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古诗题西林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观察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学法指导明晰,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师生之间的交流。补充视点:本节课学科整合做得非常突出。教学改进建议:本课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必然存在困难学生。可以针对困难学生,让他们画点子图,更加针对性的

3、进行数形结合。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提交日期: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课题点阵中的规律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 王玉洁 网络班级 2015小数二班 学员王玉洁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做到了先学后教,学生看点子图列算式。暴露了观察角度单一的问题。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教师根据发现的学生问题,引导他们多角度观察点子图。并以此为本节课的重点。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启发式提问约占百分之八十,也存在百分之二十的无效提问。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教师在本节课上操作示范较少,主要是引导学生示范。

4、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变式训练题目设计的非常好。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通过课堂的训练及时检测了学生学习效果,并针对问题进行了纠正和强化。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本节课探究式更鲜明一些,接受式主要存在于课后小结。补充视点:教师不必忌讳自己的示范作用,全堂教给学生探索。教学改进建议:在难点问题或者易分歧问题时,教师可以示范讲解。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提交日期: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课题点阵中的规律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者:王玉洁 网络班级 2015小数二班 学员王玉洁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

5、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预习作业布置的非常巧妙,很好的发现了学生的问题。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本节课中学生思维活动活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非常出色。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有一次合作学习,组内分工明确,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较强。能够做到好方法共享。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巡视交流,基本掌握了学生的现状。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没有过于牵强的情境设计,直接开门见山出示课题了。6.活动作业:学生

6、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学生活动丰富,交流比较充分。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学生能够抓要领解决问题。补充视点:本课需要设计怎样的情境导入呢?教学改进建议:我认为不一定每节课都有情境导入。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提交日期: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课题点阵中的规律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者:王玉洁 网络班级 2015小数二班 学员王玉洁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的目标。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升。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不一定满足。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实践。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解决了学生遇到的困难。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绝大多数完成的很好。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思维很活跃,同题不同解法很多。补充视点:本课内容对于困难学生来说,只能够掌握一种或两种基本方法。教学改进建议:我的思考是:是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每一个孩子获得同样的技能吗?回答不是肯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