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69359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小结 天长市城南小学 宗春霞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数学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探求适宜小学生终身发展的数学教育方面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最大效能地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多元的教育目标。 二、本学期研究内容 我研究的内容是情境教学的策略。这方面内容很多,如果没有重点的话,容易造成面面俱到,却都不深入的情况,所以现在我选择着重的研究是情景教学的策略。为什么先选择这个问题,从大的方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

2、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从小的方面来讲,我也期待在自己的课堂上出现“高质轻负”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个人原则 1、“我手写我心” 课题研究离不开写作,要写就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从内心里觉得真实是课题研究的生命。不管是成功和失败,积累这些经验,也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积累。 2、个人博客作为写作的主阵地 平时的工作中多观察与思考,捕捉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及时写下来,发在博客里,做好积累工作。 3、围绕教材进行研究。 教材是

3、课题研究的根本, 所以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即掌好舵;然后再去研究教材教法,才能用教材这条船载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 四、课题研究进度 1、创设充满趣味的“游戏”或“童话”情境,开启学生“乐学”的大门。 平均分情境: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在情境的引入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为后面的学习铺垫基础呢?情景图的本意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前的准备活动,使学生看到日常生活中有着平均分和计算平均分的结果的问题.但我也意识到这个情景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着出入.我校学生春游前都是各自准备春游的物品,学生实际生活背景与情景

4、图的内容有着心理上的隔膜,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个情况,我精心创编了一个童话故事来引入:有一天,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三兄弟来到一座山脚下,口渴,肚子饿.猪八戒摸摸口袋里只有6个桃子,来,沙师弟你2个,大师兄1个,俺老猪肚子大就3个. 嗨!凭什么你多吃,哪次妖怪不是俺老孙降的? 我该多吃孙悟空愤愤不平的说.沙和尚也不服气的说:重活是我干,重担是我挑,凭什么我只吃2个?我也要多吃.三兄弟在那里吵个不停.其实他们三个为保护师傅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来分分这些桃子,让他们别吵下去了.然后让学生拿出6个圆片来代替这6个桃子实际让学生来分一分,交流分法,讨论:为什么

5、每人2个他们就不争吵了呢?引出平均分. 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故事,马上就将学生的学习引入到平均分上,为整节课奠定了好的基础. 100以内的数复习课情境: 数字是枯燥的,数学是抽象的,数学复习课更是让人头疼的。俗话说“回炉的烧饼不香。”那么,我们的复习课教学该怎样从学生自身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有条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改革一味的题海苦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牵引下主动遨游在复习活动中呢?基于以上考虑,我通过创设孩子们喜欢的美猴王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在说,数,分,比,做,五大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觉地搭建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及数位,最终达到完成10

6、0以内数的知识点的整体构建,让整个课堂教学饱满、立体,也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愉悦,情感得到陶冶,价值观得到提升。体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立足学生的经验,学生活中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2、创设与现实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有用”的数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情境: 一上课,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有学生说:围成一个图形各条边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还有的说: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我接着追问学生三角形的怎么求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等周长怎么求呢?学生说三角形就是三条边的总和,四边形就是四条边的总和,五边形就是五条边的总和,六边形就是 六条边的总和

7、 。我继续问:由此你得出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有几条边,就是把几条边加起来的总和。 师:为了表扬你们的精彩回答,奖励你们欣赏两幅画。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画(4dm3dm)和一张正方形的画(3dm3dm)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画保存的时间更长久不容易损坏? 生:装裱,做一个木的镜框将画围起来。 师: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条的总长也就是他们的周长,你们猜一猜,长方形和正方形谁的周长更长?怎么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锐角和钝角情境: 在很多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常常看见老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景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学生不

8、能从情境中跳出来投入到真正的学习状态中去。 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是真情实境,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心弦。今年是奥运年,而现在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奥运会成为全中国人关注的事情,是今年的热点话题,结合这个话题来导入新课,有新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通过这个情境不仅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更让学生在情境中遭遇在各国的国旗上找角的问题,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3、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7的乘法口诀情境 在第二部分自主合作,创编口诀中,通过开展个人自编口诀,小组交流口诀,全班汇报口诀,评价口诀等教学活动,“7的乘法口诀”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单纯接受的教学术语,而是充满体验的数学

9、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当学生所编的口诀得到组类的同学认可,全班同学的褒奖乃至“数学家”的肯定时,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地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激发与巩固。 会说话的数情境: 师:其实生活中像这样会说话的数还多着呢,前些天老师布置大家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数,你们都知道这些数所说的话了吗?好,那就等听清交流要求以后再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注意!听好交流要求。一个一个的说,说时手拿物品,说说上面的数说的什么话,说完以后直接将物品放在篓子内;小组内的成员认真听,别人说过的尽量不要重复。 介绍汇报 师:好!现在如果自认为收集得特别好,特别棒的就大胆地走上台来向大家介绍。 五、研究后的思考: 目前,我在上数学课时,都能

10、有意识地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题实施中,个别情境的创设仅仅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情境的重要目标,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流连忘返”,要么情境中一旦导入新课,就急于进入后面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浅尝则止”,情境所起的诱导作用并不大。我们逐渐地认识到,兴趣的激发只是情境的一个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关键的是让情境起到帮助学生实现“问题解决”的作用,使学生在情境中能主动到发现一些问题,自主地去探索、去解决。 2、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生活经验”常常是

11、被具体的“生活情境”所替代的。有时学生沉醉在游戏引起的兴奋之中,而把相关的数学思考抛在了一边。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 3、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情境教学的要求。 4、思考:实践中出现的偏差让我不禁思考,该如何有效地呈现“情境”和运用“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促进学生的发展。情境教学作为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更得注意它的实效性。我们呼唤一种原始的、生活的、活动的教学情境,呼唤具有生命力的教学课堂,让“情境”在“时尚”中发挥应有的“实效”作用。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最终是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要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服务;要为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要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眼光服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进行深入地研究。2010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