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零诊 语文.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69149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零诊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绵阳零诊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绵阳零诊 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绵阳零诊 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绵阳零诊 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绵阳零诊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零诊 语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绵阳零诊 语文2021年8月绵阳南山中学高2021级第五学期零诊考试试题语文命题人:高2021级语文组审题人:赵中举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请将16小题、1214小题答在机读卡上,其余小题答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卷一并交回。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

2、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3、。从字形看,“王”字是横臵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宜的“一”,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多属斧钺或多属斧钺阑。“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斧钺”,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臵的斧钺呢,这也是由这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臵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

4、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多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臵斧钺来表示的原因。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王”字下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的”“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C.对于“王”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

5、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问题。D.古代只有氏族.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B.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威力就不复存在。D.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其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3.根据原文内容,下

6、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前殷王室的遗物。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利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

7、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缪,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臵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日:誓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

8、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日:?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康?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

9、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论日: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成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后汉书陈藩传,有删改)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去则县之县:通“悬,悬挂B.坐左转修武令坐:因犯罪C.事亡如存事:侍奉D.蕃常疾之疾:嫉妒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谏争不合作师说以贻之B.唯蕃能致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蕃因与窦武谋之因之力而敝之D.若陈蕃之徒之二虫又何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10、是A.周缪下陈蕃之榻,使者造假遭遇毒打,这两件事体现了陈藩鲜明的个性特点。B.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C.陈藩和窦武密谋消灭宦官的事情泄露,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杀害。D.陈藩宦海几起几落,这与他刚直不阿、爱民忠君的高尚节操分不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译文:(2)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

11、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8. 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5分)答: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3),秋水共长天一色。(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雨霖铃中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甚至可以代表柳词的句子是:? , 。(6)陈情表中李密表明自己内外无亲,形单影只的句子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流泪的滕王阁潘碧秀江畔小舟、

12、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

13、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浮沉,一腔.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

14、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骛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杆。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脸。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

15、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惘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惘怅。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选自散文2021年第10期)(1)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全文感情哀婉动人,以极具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