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69133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育红小学旭日天都校区 陈静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贼”两个字。2、分角色朗读第一至十二自然段,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故事的趣味。3.在学习中理解并运用转述这种方法来转述别人的心理活动。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第一至十二自然段,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故事的趣味。教学难点:在学习中理解并运用转述这种方法来转述别人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一、交流熟悉的民间故事,引人新课1.多媒体出示:咕咚寒号鸟牛郎织女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故事的名字。师总结:语文源于生活,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我们叫它“民间故事”,板书“

2、民间故事”,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的民间故事漏,齐读课题,说漏的意思,组词。2.板书课题。结合板书,指导“漏”的书写,左窄右宽,撇要舒展,雨字稍宽。二、初读感知,梳理内容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几遍。边读边思考:“漏”究竟是什么? 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什么?2.出示生词,相机正音 顺势一纵 老婆婆 黑脊背 一个贼 莫非 颠倒 粘胶 旋风 重点指导“脊、贼、纵”的读音。3、书写生字“贼”书写儿歌:贝字瘦长左边站,斜钩舒展点不丢。4、生思考回答:“漏”究竟是什么? 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什么?(“漏”指的是屋顶漏雨,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一种比他们还厉害的东西。)三、学习

3、第一至十二自然段,借助提示复述1. 默读第一至十二自然段,了解老虎和贼活动地点的变化。(1)读课文,思考:故事中老虎和贼的活动地点有什么变化?(一户人家逃跑路上歪脖老树)(2)交流,出示课后相关提示。2.学会转述,在朗读中体会故事的趣味。思考:这部分故事内容中,你觉得哪些描写最有意思?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1)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相机理解“莫非”的含义,在这里有“猜测”的意思。思考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这里表示疑问的语气,指名读一读)过渡: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

4、老虎和贼的疑惑,真有意思,老师想把他们的心理活动说给别人听,你们仔细听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生说师总结: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或者说的话说给别人听,这就是转述,板书“转述”,转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PPT展示): 要理解别人说的话的意思,准确转述 注意人称的转换指名转述这句话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出示: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他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他还厉害? 如果把转述的话写下来,不需使用冒号、引号。(请同学们把转述的话写下来,同桌互换,改正错误)

5、 出示: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请学生转述。(2)多种形式朗读,感受人物心理出示“坏事,漏捉我来了!坏事,漏等着吃我哩!”男女生比赛读,体会心里害怕的感觉。“漏真厉害,像粘胶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相机学习生字“胶、旋,结合句子意思的理解,说说“粘胶、旋风”的意思,师生合作读,感受对“漏”的害怕。终于甩掉“漏”了!终于甩掉“漏”了!齐读体会贼和老虎逃命后的激动、开心。3.讨论:老虎和贼连“漏”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却如此害怕呢?学生交流,教师引出“做贼心虚”的道理。四、课外拓展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外国民间故事五、板书设计27、漏一户人家 逃跑路上 歪脖老树转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