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67479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和段落精选 形容端午节的好词:篇一 艾叶飘香、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 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 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雄黄酒、 赛龙舟、人声鼎沸、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聚、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关于端午节的精选好词释义: 【屈志从俗】 屈志从俗的意思是曲意迁就,随从世俗。准确地说,它不算端午成语,但它确实跟端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它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的“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而九章的正是端午节祭祀的主角之一屈原。其次,有一则谜语说端午节吃粽子,打一成语。谜底正是

2、屈志从俗,由于从字面来看,屈缘由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真是严丝合缝。 【头悬国门】 头悬国门是一个典故,典故的仆人公是端午节祭祀的另一楚国人-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大臣,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只身逃往吴国,宣誓报仇。他做到了,他和兵圣孙武率领吴军攻破郢都,把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得报大仇。后来他辅佐吴王夫差,窥破越王勾践疲吴的计策,屡次进谏。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夫差闻言大怒,命人把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后来吴国果真被越国灭掉。 【绝妙好辞】 端午起源源流颇多,其中有一个跟东汉孝女曹

3、娥有关。曹娥父溺死江中,她号哭十七日,于端午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从今,她所住之镇更名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东汉书法家蔡邕去访碑,时值暮夜,蔡邕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曹操和杨修曾猜过此谜,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都记载过这个故事。 【以毒攻毒】 端午节起源有一个恶日说。古代自先秦起,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那古人怎么办呢?他们实行了以毒攻毒的招数,纷纷在端午这天进行除瘟、驱邪、求吉利等活动,这才形成了今日卓有特色的端午文化。古

4、人为了避讳,甚至把端五改做了端午。 形容端午节的美丽句子:篇二 1、粽子的芳香缓缓地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欲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棕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2、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淘气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美丽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3、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洁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雪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4、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始终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5、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味扑鼻而来,露

5、出乳白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粽子的味道真好! 6、端午节的重头戏固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莫过于祭祀投身汨罗的宏大诗人屈原,也由此好像粽子应当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颜色。 7、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头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始终到我的心里,使人沉醉了。我真喜爱粽子呀! 8、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概,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单独为节日的喜庆而劳碌。 9、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家乡情,是一种古老

6、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敬佩,赞颂。 10、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洁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雪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11、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12、粽子是端午节不行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美幸福。 13、家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14、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15、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盛大。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

7、下刚刚劳碌完麦收的自己。 16、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7、粽香总会如期漂浮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思念祭祀,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18、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19、在粽子的小脚上放一颗赤豆,吃的时候,蘸一点白糖,甭提多美味了! 20、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单独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今,历少了一个叫屈原的宏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 形容端午节的名人美文:篇三 1.林海音:最富童趣的“缠粽子” 女作家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描述了她童年时由各种玩意儿带来的欢乐,其中包括端午节

8、前的“缠粽子”,“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欢乐,我随心所欲地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或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许多天就开头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穿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纽襻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缠粽子以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樟脑丸)上。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 2.老舍:最以苦为乐的端午诗 作家老舍抗战初期居重庆,在友人家过端午节时

9、写下这样一首七律端午: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老舍肯定是个大才子,小说散文戏剧评论诗词样样拿得起。这首端午诗即写得清晰明白、通俗易懂,满纸亲切泥土气息,旧社会文人在端午节的窘迫和苦况模糊出现纸上,耐人寻味。 3.沈从文:最浪漫的湘西端午 沈从文曾在边城里记录湘西过端午时喧闹欢跃的场景,他说,“边城所在一年中最喧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在先生的笔下,端午是布满童趣的,

10、“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固然,在先生的记忆里,赛龙舟才是最值得书写的,“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场面之宏大喧闹可见一斑,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最吸引人的固然要数龙舟竞渡的那个场景,“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猛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这

11、段描写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端午日紧急热闹氛。 除了赛船,还有其他消遣工程。沈从文笔下是这样描写的:“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开心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擅长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逐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仆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把戏,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逐鸭子的人。”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女仆人公翠翠,就是在端午节赛龙舟与水中抢鸭子时,无意邂逅了英勇英俊的心上人。 4.汪曾祺:最有味道的端午鸭蛋 在汪曾祺先生笔下,鸭蛋成了端午节的主角,在端午的鸭蛋里先生对家乡鸭蛋的宠爱溢满了字里行间,“我走的地方不少

12、,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特殊是用北京的咸鸭蛋和家乡的咸鸭蛋比照,先生用了句“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直白而朴实的话语,将先生对家乡鸭蛋藏在心底的骄傲和喜悦跃然纸上。家乡的鸭蛋还勾起了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思念,“孩子吃鸭蛋是很当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

13、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详细到“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更是记忆深刻:“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外形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快乐,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说究竟,端午的鸭蛋其实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先生

14、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思念。 形容端午节的美丽段落:篇四 1.家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快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家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敬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味道。 2.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盛行的盛大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3.“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盛大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第一位宏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盛大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4.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宏大的民族精神。 5.被忽视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