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案武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671093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掌声教案武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掌声教案武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掌声教案武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掌声教案武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掌声教案武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掌声教案武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声教案武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掌声教案设计授课教师:武静利辛县新张集乡陶集小学课题29、掌声备课日期2014年11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教学准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黑板、多媒体课件、掌声响起来背景音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讲演法。教

2、学重难点1、 学会本课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2、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3、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掌声的孩子,小手拉打手,掌声贯穿学生的家庭生活。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图片欣赏,情境导入。二、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学习课文一、五自然段)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四、再次体悟

3、掌声内涵,升华主题。1、 同学们,掌声送给能歌善舞、给我们生活增加色彩的歌舞演员;掌声送给日夜操劳、为我们老百姓谋福利的个国家领袖;掌声送给最可爱的人、保家卫国的警察叔叔;掌声送给奥运健儿、为国增光的运动员们如果说,谁最应该得到我的掌声,那么我把掌声送给一个身有残疾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认识这位小朋友。2、 板书课题掌声3、 下面的这些词语和短语你会读了吗?默默 愿意 困境 热烈 持久 忧郁 经久不息 落下了残疾 刚调来的 变了一个人似的注意指导读好多音字“落”“调”“似”,指名读,齐读。过渡: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的主人公小英。(出示小英照片)同学们想认识她吗?想和她做朋友

4、吗?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 谁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残疾、沉默、内向)2、 正因为这样,小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泛红:总是默默地)3、 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样子是怎样的,你能想象得出来吗?4、“总是”又是什么意思? 当小英一直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呀?(请学生换位,设身处地地想)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腿患残疾的人走路的样子吗?是怎样的啊?所以小英她很文静,总是一直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5、 小结:是啊,其实小英也想和同学们一样去操场上玩,去舞蹈房跳舞,去林荫道散步可是,身体的残疾,使她的心灵蒙上了阴影,非常自卑,她不愿意和同学

5、们说话,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样子。6、 那小英忧郁的样子、自卑的心理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组织评价,齐读。)配乐朗读。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 过渡:通过朗读,我们知道小英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这么可怜的小姑娘真是值得我们同情,那这一段小英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自己读读。(出示第五自然段)2、 组织交流:就是那样的一个孩子,现在变成了什么样了?3、 这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不是)这是一个开朗、自信的孩子。4、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5、从“忧郁”到现在的“自信、开朗”,这么大的反差,你心里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同学们的掌声真有这么大

6、的力量吗?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三、学习二、三自然段。1、 谁来读课文的2、3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描写小英“神态、动作”的词语。2、当轮到小英演讲的时候,小英是怎样的?(出示第三自然段)3文中有个词“犹豫”,你怎么理解?小英在犹豫什么呢?(我到底该不该上去呢?)4、 是啊,在“犹豫”中,英子的眼圈红了。请同学们再去默读这段话,想想,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小英怎样的心情?(难过,矛盾,痛苦,害羞)5、 小结:以前的老师很了解小英,可是现在的老师是新调来的,对小英的情况不了解,偏偏让她暴露她最不愿意暴露的缺点,因此,小英矛盾,痛苦,害羞,谁能把她当时的心情读出来?(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7、,齐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 这个残缺的女孩,尽管自卑,尽管紧张,尽管难过,但她还是站了起来,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谁能把她的这种难过,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的样子读出来?先请学生自由练读第四自然段,再指名读。2、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也感受到了小英的那种痛苦。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很多描写小英神态的词,是什么感动得小英流下了眼泪?又是什么使小英深深地鞠了一躬?(教师再指板书掌声)教室里响起了几次掌声?3、 :谁能读读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出示: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想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句话中表示掌声的词语是热烈,持久(泛红)。

8、谁来读第二次,(出示: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句话中表示掌声的词语是经久不息(泛红)。4、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次掌声。小英还没有开始演讲,同学们就给了她热烈、持久的掌声,假如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5、 你是多么善良啊,你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谁再来读这第一次掌声?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指名读,齐读)6、 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时,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看来你是真正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小英的内心想法被你体会到了。小英自己也没有想到同学们会这样支持她。7、 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

9、,大家又给了她经久不息的掌声, 你又想通过掌声告诉她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对,我们要赞美、表扬她。把你想说的话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齐读第二次掌声。8、 此时此刻,如果我就是小英,我也一定深深地被你们感动了。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涌上她的心头,她想说(生接)可是,她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大家(接:深深地鞠了一躬)1、 同学们,掌声的力量是强大的,鼓励的力量是强大的。从那以后,小英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指板书)她从“忧郁”变成了“自信”。再读第五自然段,(出示:第五自然段)2、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里包含着什么?我们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小结:对小英

10、来说掌声使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掌声。1、(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来,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2、想不到我们习以为常的掌声包含着这么深刻、丰富的含义,因此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把它背出来。3、这一段话我们应该铭记在心,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书签,把这一段话抄在书签上。把掌声传递给你们的家人吧。(放音乐)掌声响起来1、 学生观看图片。2、 学生一边鼓掌,

11、一边齐读课题。3、 生个别逐行读词语和短语,齐读。3、学生个别说。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 学生个别答:残疾、沉默、内向。2、 学生注意:总是默默地。3、 学生自由答:孤独、沉默、一声不响。4、学生个别答:一直。她也很想和同学们一块儿玩等。齐读第一句话。5、学生交流:一瘸一拐,跟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6、学生迅速找出:忧郁。7、 个别读,评价,齐读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 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2、 学生个别读第五自然段第二句话。3、学生一起答:不是。学生个别答:开朗、自信。4、 感情齐读第五自然段。5、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到底是什么使小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掌声),是

12、谁的掌声?1、 学生个别读2、3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描写小英“神态、动作”的词语。2、 学生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说。3、 学生个别答:小英拿不定主意,我到底该不该上去呢?4、 学生自由答:难过,矛盾,痛苦,害羞5、个别读、齐读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由练读第四自然段,再个别读。2学生自由答:同学们的掌声。两次。3、 学生分别读两次掌声。4、 齐读第一次掌声,交流:鼓励小英,不要有顾虑,大胆地走上讲台去演讲。5、 学生个别读,齐读。6、 学生交流:谢谢同学们对我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7、 把想法告诉同桌:我们很佩服你。我们终于看到了你的风采。齐读第二次掌声。1、 齐读第五自然段。2、 学生个别读。3、学生自由说。齐读这句话。1、 齐读这段话。2、 同学们自己再读读,把它背出来。3、 学生制作书签。学生唱歌,感悟课文通过设计一个小情境,初步让学生感受掌声的力量,帮助学生复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为什么小英会有如此变化,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配乐朗读课文,把学生带进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去,直观理解课文思想。通过教学两次掌声,在解答小英前后变化的原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两次掌声的力量,领会掌声的内涵。再次体悟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