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669507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知识点总结 常考易错(成语) 1.嗷嗷(o)待哺(b):形容受饥饿的凄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沉着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外乡,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哀鸿遍野:比方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处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方悲伤呼号的灾民。 5.筚(b)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拓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难。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良。 7.白驹过隙:比方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速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方疑神疑鬼

2、,妄自慌张。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方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11.缺乏挂齿:不值得一提。虚心说法。 12.缺乏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不行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方,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方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不为(wi)已甚:指对人的责怪或惩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高傲自大。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ng)不莠

3、(yu):比方人不成材,没长进。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方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不塞(si)不流,不止不行:比方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留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行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方紧急、急促。 2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生气的样子。 28.出神入化:形容技艺到达了绝妙的境

4、地。 29.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反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诚惶诚恐:惶恐担心。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曾经沧桑:比方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寻常事放在眼里。 33.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沧海一粟(s):比方特别微小。粟,谷子。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学问点总结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5、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行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专心躁也.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7、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像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高一语文必修一到三学问点总结3 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

9、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宏大诗人屈原制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 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

10、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尊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 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15.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进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6.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7.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8.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19.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