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诸、焉.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66912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诸、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诸、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诸、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诸、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诸、焉.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诸、焉诸:合音词“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 “于”古音同“乎”)。“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消失在句中:“之”是前面消失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构造,介绍前面的动宾构造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1)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2)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3)更譬诸操舟(论毅力)(4)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消失在句末:“之”是前面消失的动词的宾语,

2、“乎”用来完毕句子。例如:(1)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 子罕)(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 梁惠王下)约数词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众”等。例如: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 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焉:兼词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构造之后,介绍关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例如:(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2)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指示代词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

3、,指代前面消失的人、事、物等。例如:(1)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惜百姓。疑问代词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构造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3)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例如:(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 秋水)(2)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此岸终不行达也。(论毅力)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1)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2)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3)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