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11].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66830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11].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了解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具体要求或做法。【过程与方法】提高对个人成长的认识能力,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社会化的认识,热爱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重点难点【重点】1社会的作用。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做法。【难点】1理解什么是社会化及表现。2对亲社会行为具体要求的理解。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正文,思考并在书中进行标记。1什么是社会化?2我们是怎样成长的?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4

2、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新课导入】阅读材料:在“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活动中,八年级李强同学就“城市牛皮癣”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他和几位小伙伴通过走访有关部门、实地勘察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调查研究报告,并由人大代表老张递交市人大。很多对策被有关部门采用,效果明显,为解决城市牛皮癣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师: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欣喜。同学们,你是否有与李强类似的经历呢?参加类似实践活动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在社会中成长。【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活动设计(1)看图分析(2)阅读教材P6运用你的

3、经验问题思考(1)这几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2)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有什么付出和收获?答案提示:(1)这四幅图片表明了我们成长的社会化过程。图1是母亲抚育子女,教子女学习知识。图2是几名好友在一起玩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图3是老师在教学。图4是学生在参加社会劳动。(2)有。示例:双休日的时候,我们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清理了社区里的杂物。我和小伙伴们用彩色油漆粉刷了小区的破旧灯柱,经过一天的劳动,小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虽然很辛苦,但也很快乐。教师点拨: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活动设计(1

4、)看图分析(2)阅读“狼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孤儿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写的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两个狼孩重新被教化为人的经过。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了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

5、。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问题思考(1)观察图片,分析我们从社会中获得了哪些需要的东西。(2)结合两个活动谈一谈我们为什么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答案提示:(1)通过图片,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在社会上获得粮食,获得书籍,购买衣服,乘坐公交车等。(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生活等都与社会息息相关,就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如果没有社会给予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我们是不能在社会上生存的。教师点拨: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知识点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及意义活动设计(1)看图分析问题思考(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2

6、)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点拨:(1)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都属于亲社会行为。(2)人是在社会课堂中成长起来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活动设计(1)阅读教材P8探究与分享(2)阅读材料: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

7、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颁奖辞: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问题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点拨: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