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读书笔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65492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世家》读书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世家读书笔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肯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须要仔细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读书笔记究竟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孔子世家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孔子世家读书笔记1孔子为人谦恭好礼,有些过分好礼了,所以齐国晏婴建议齐景公不用他,的确他不适合齐国的施政方针。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脸厚、心狠、手辣,得见机行事擅长权变,看样子孔子不具备这些特质,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关于礼的理论,并不适合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好用啊。再说他脸皮也太薄了,与南子见了一面,回来被学生“不悦”,就急得发誓赌咒,“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不必

2、这么惊慌吧,反倒引人遐想。在他后期是有所醒悟了,会权变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没人敢用他了。孔子真正令人称道的,还是在思想上和教化上的成就,他整理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确是中国千年文化中经典中的经典,他教化学生的种种言论,让我在这里评价一句正确都觉得不够贴切不够资格,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个中国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养,我们其实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来衡量现实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关于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太博大的话题,以我笨拙的笔墨无法写出其中万一,只是觉得很惊奇的是:一个说出那么多经典的对的话的人,为什么不能做对

3、的事,让他能够在当世得偿所愿施展才华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让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涩。孔子世家读书笔记2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总是告知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史记作为司马迁呕心沥血之作,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记录了多数历史的兴衰荣辱,也影响着多数后人以史为鉴。史记我着重读的是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讲解并描述了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实现自己的救世志向,但在教化事业上却震惊全国。孔子拥有极高的政治热忱,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期追求复原周礼,以此想回到那个安静

4、的大同社会。他为了宣扬自己的救世主见,不辞辛苦地在各国奔波游走,经常寄人篱下,但他在历经十四年困苦的磨难与挫折中仍保持着一颗原始初心。这也教育了我们不要在困难中倒下,即使前途茫茫,看不见方向,但是世界总有一条路适合自己,路就在脚下,阳光就在前方。“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那个特别的年头,打破官学教化,在平民中培育有才学、有品德的学生,让他们被诸侯所任用,这些学生继承老师之志,为挽救衰世而不停奋斗,从而达到孔子自身的政治主见。这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将孔子的思想学说运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教化的方方面面。这些教化思想对现代中国的教化思想仍发挥着启迪作用,其中很多做人做事

5、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也仍是礼仪的重要基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所忧虑的这四个社会现象,不但古代有,现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出国旅游的人起先多起来,但是经济增长而道德骤降的惨剧比比皆是。在网络上有三则报导:第一则是在巴黎的圣母殿的门口用中文写着一行字请勿大声喧哗。其次则是在美国珍宝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写了一行字请把垃圾丢在此。第三则是在泰国皇宫的厕所里面,还是用中文写着一行字便后请冲厕。为什么会单独将这些用中文写出来,答案自不待言,那就是中国人品德素养有问题。那些能出国旅游的都是些农夫吗?不是,这些都是留学生、在中国社会上有身份,有

6、地位,有学识的人。但是看看这些人并没有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优秀礼仪与道德呈现给外国人看,而是在外国洋相百出,却仍为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这就是中国人不修德的凄惨后果,这也给中国教化界敲响了警钟。孔子的教化思想为历朝历代所运用,至今仍作为我们的启蒙读物之首。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也被记录在史记中,回看他。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总是告知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史记作为司马迁呕心沥血之作,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记录了多数历史的兴衰荣辱,也影响着多数后人以史为鉴。史记我着重读的是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讲解并描述了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7、,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实现自己的救世志向,但在教化事业上却震惊全国。孔子拥有极高的政治热忱,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期追求复原周礼,以此想回到那个安静的大同社会。他为了宣扬自己的救世主见,不辞辛苦地在各国奔波游走,经常寄人篱下,但他在历经十四年困苦的磨难与挫折中仍保持着一颗原始初心。这也教育了我们不要在困难中倒下,即使前途茫茫,看不见方向,但是世界总有一条路适合自己,路就在脚下,阳光就在前方。“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那个特别的年头,打破官学教化,在平民中培育有才学、有品德的.学生,让他们被诸侯所任用,这些学生继承老师之志,为挽救衰世而不停奋斗,从而达

8、到孔子自身的政治主见。这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将孔子的思想学说运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教化的方方面面。这些教化思想对现代中国的教化思想仍发挥着启迪作用,其中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也仍是礼仪的重要基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所忧虑的这四个社会现象,不但古代有,现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出国旅游的人起先多起来,但是经济增长而道德骤降的惨剧比比皆是。在网络上有三则报导:第一则是在巴黎的圣母殿的门口用中文写着一行字请勿大声喧哗。其次则是在美国珍宝港,垃圾桶上也是用中文写了一行字请把垃圾丢在此。第三则是在泰国皇宫的厕所里面,还是用中文写着一行

9、字便后请冲厕。为什么会单独将这些用中文写出来,答案自不待言,那就是中国人品德素养有问题。那些能出国旅游的都是些农夫吗?不是,这些都是留学生、在中国社会上有身份,有地位,有学识的人。但是看看这些人并没有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优秀礼仪与道德呈现给外国人看,而是在外国洋相百出,却仍为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这就是中国人不修德的凄惨后果,这也给中国教化界敲响了警钟。孔子的教化思想为历朝历代所运用,至今仍作为我们的启蒙读物之首。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也被记录在史记中,回看他的一生都在为救世奋斗,他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形象,他也教育了我们做人可以平凡,但肯定不行以平凡。坚守是一种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极其重要。孔子的一生都在为救世奋斗,他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形象,他也教育了我们做人可以平凡,但肯定不行以平凡。坚守是一种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极其重要。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