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65302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妇女维权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婚姻家庭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是妇联维权工作肩负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妇女维权的舆论环境日益改善,维权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化,妇女维权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维权工作的矛盾日益锋利,也给妇联维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妇女维权工作根本情况 1、加强机制建设,构建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针对社区妇联,按照资源共享和群众需求的原那么,以妇女维权站为核心,不拘一格地组建了一批各有特色的维权机构,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领导小组、维权领导小组、为离婚及家庭矛

2、盾突出的当事人举办的婚姻家庭学校等;建立教育型、活动型、效劳型的妇女维权点,开发婚姻家庭指导、心理保健指导、再就业指导、妇女法律援助等功能,为社区妇女群众效劳,如“悄悄话、“温馨小屋、“真爱家园心理调适室等。这些富有创造性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拓展了妇女维权的内涵和外延,使妇女群众得到了切实的效劳。 2、坚持普法教育,提高妇女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妇女维权工作最根本的落脚点,是要提高妇女自身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的能力。我们坚持每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家庭学法竞赛活动。我们做到普法与宣传男女平等根本国策相结合,与宣传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以送法进社区和“三八妇女维权周

3、、法制宣传月等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大力宣传?宪法?、新?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大大提高了普法活动的覆盖面。上级妇联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相互配合,通过组织“女法官进社区、“以案说法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向社区妇女群众宣讲法律,使法制教育更加贴近群众,更具实效。使法律知识真正进社区、进家庭,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形成全社会尊重妇女、保护儿童,自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良好气氛。 3、协调处理侵权典型案例,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我们在妇女维权工作的实践中,重视严重侵权和典型案件的调查处理,积极协调社会力量,为来

4、访妇女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帮助与效劳,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反家庭暴力主要工作情况 1、一是成立社区反家庭暴力干预网络小组。建立了以社区妇联、社区民警、综治司法调解员等组成的社区维权工作协调组织;吸收社区法律、心理及有关专业人士参加,组成了社区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成立了以楼幢长为主的社区信息员队伍。二是关心解决受害妇女的实际问题。针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多为个性软弱、依赖性强的妇女,我们一方面积极协调公安、司法部门主动上门做好疏导工作,共同调处矛盾,同时教会妇女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以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关心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联合劳动与社会保障所,多渠道解

5、决她们的就业问题,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多方协调,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帮助她们自立、自强起来。 2、我们注重把消除暴力行为与提倡家庭美德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文明城市活动结合起来,坚持开展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发动市民“做文明人,建文明城。一是不断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正家风,重家教,邻里亲,公德好为主题开展的家庭文化建设,有效引导了全市广阔家庭弘扬传统美德,倡导了社会良好风气。 3、强化家庭教育工作,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近年来,共举办育儿讲座10多场,发放宣传材料千余份,数百家长参加了培训,号召广阔家长“学当家长的科学,争当科学

6、的家长。我们向广阔家长普及优生、优育、优教“三优知识,举办大型咨询效劳,邀请专家、知名学者开设讲座,组织了“绿色环保知识竞赛;“我的家长征文演讲赛、“我心目中的美丽家园儿童绘画展等活动。 三、反家庭暴力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方面的障碍。一是相关适用法律欠缺。?婚姻法?虽然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但对家庭暴力的概念未作界定。而且有关对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的规定过于原那么,涉及机构职责不明确,不能真正起到帮助受暴妇女、制止家庭暴力的作用。刑法中家庭方面的罪名只有虐待一项,而且定罪标准较高,在司法实践中虐待往往很难认定。二是现行法律主要适用对施暴者

7、进行事后制裁,缺乏对家庭暴力正在发生及持续过程中的救济措施。 二社会层面的障碍。主要体现在社会公众包括司法机关对于家庭暴力观念的误区,导致取证难、调处不力。对于家庭暴力,社会公众的观念仍停留在“家务纠纷层面上,认为两口子打打闹闹是正常的,劝劝就可以了,对向法院控告丈夫的妻子尤其难以理解。这种观念导致律师向受害妇女亲朋邻居取证时,他们模糊其词,甚至拒绝作证,造成取证困难,受害妇女权利难以保障。 三机制层面的障碍。比方家庭暴力的预防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对家庭暴力救助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需要用法规的形式进一步确定;在制止家庭暴力上还存在推诿扯皮、处理不力的现象。 四个人层面的障碍。不少受害妇女并不

8、想以离婚来远离暴力,原因是有的妇女对施暴的丈夫心存梦想,希望他们能改邪归正;有的妇女自己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无住房以及受到丈夫的威胁等,只好与丈夫凑合着过,经常忍受丈夫的殴打,从而导致家庭暴力恶性循环。 四、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建议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维护社会和家庭稳定,一直是妇联组织为之积极呼吁、不懈努力的维权重点。虽然国家尚无一部专门的法律来标准家庭暴力,但家庭暴力问题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各地的重视。1996年1月,xx市委、政府两办正式下发了?xx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假设干规定?,首开全国由党委、政府发文明令禁止家庭暴力的先河,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9、的发生和蔓延,全国20多个省市已公布了地方性法规。自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xx、四川、宁夏、江西、陕西、湖北、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广西等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或?决定?。2023年7月,xx省人大通过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江苏、浙江、辽宁、甘肃、青岛、漳州等省市出台了由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妇联等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意见?或?通知?。省内城市常州、镇江、盐城、xx县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假设干规定?,连云港、扬州、无锡、xx市下发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意见?。这些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意见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开展。 为此,我们也建议今后制定出台更完善的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规,明确对施暴者暴力行为的民事、刑事和行政制裁,对暴力行为的防止与对受害人的保护,相关机构积极介入的法律义务与责任,从制度上对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保证。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