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650480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人民币》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作为一无名无私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防止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则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列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说教材:一、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课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的数的读写的根底上教学的。因为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一致的,所以学生掌握这局部知识,难度不会太大。学过100以内的读写法后,认识元、角、分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对稳固100以内数的认识也有帮忙。三、教学目

2、标:1、学生在察看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学生加入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4、使学生受到保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教材有层次地呈现了知识结构。老师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来猜和摸里面装了什么,使学生明白“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接着帮忙学生认识一元、五角、一分这三种面值较小的人民币,并由模拟购物中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提炼出一元十角,再联想到一角十分。然后认识5角、

3、2角、5分、2分,最后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把一张1元币换成二张5角、把五张2角换成一张1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并为购物时付币做好准备。教材采用这种知识结构既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间接沟通了100以内的十进关系。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说教法和学法: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对元、角、分有一定感性认识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根底上,把这些知识系统化、数学化。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二、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针对低年

4、级学生的特点,以动画导入,充沛利用多媒体教学伎俩,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察看、讨论、操作、概括,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事,从而乐学、会学、发明性地学的境界。三、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练习的设计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发明性以外,更注重实践性。如:创设小商店情境,发展购物活动,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说教学程序:一、境引入,整体感知人民币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老师准备一个装有人民币的盒子让学生去猜、去摸里面装了什么,进行初步感知人民币。然后简单的介绍一下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

5、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从而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2、整体感知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然后通过让小组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知道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之分。小结:人民币可多了,有大面值的人民币,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币,对于这些面值较大的就人民币今天我们暂时不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认识人民币,这样能充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二、究新知,认识人民币1、认识1元、5角、1分1分别拿出1元、5角、1分,在小组里说说面值是多少,怎么看出来

6、的?2交流: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引导学生从先从纸币入手,分别察看它们的正面和背面都有哪些内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接下来安顿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交流活动: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交流:在刚刚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识别各面值人民币的办法。事实证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经验是则丰盛。3师介绍盲点。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一元的左下角有一个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4保护人民币的教育。刚刚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从哪里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钱呢?国徽对,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保护它。想一

7、想:怎样保护人民币呢?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自己察看、自己发现、自己描述、互相补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轻松学习。三、模拟购物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养学生购物的能力。这里以课件为背景,配上轻松音乐,问:今天正好是福华商场开业,老师是售货员,这里有很多优惠的物品,小朋友们想不想买?想1师提出购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零钱,来老师这里买一件物品。2刚刚每个小组都买到了满意的商品。商场今天还推出了一种特惠商品,这个商品的价格是元,哪个小组要来购置呢?你有几种付钱办法?出示特惠商品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主

8、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办法和答案。二是在学生交流中自然导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这里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总结点拨。根据学生提出的付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币摆一摆:用一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两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三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根据学生的付法,适时提问:为什么这么付,能说说理由吗?从他的发言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最后总结概括不论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都是1元。总结并板书:元角 角分这一环节的设计,改变传统教学进率的

9、办法,通过若生动有趣的模拟购物情景,饶有趣味在得出元角,角分,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较好的开展。三、应用创新,体验生活。过几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过生日了,豆豆想给他寄一张生日贺卡。他先乘公共汽车去邮局,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这里通过出示一个小朋友到邮局去买邮票,售货员阿姨告诉他一张邮票的价格是80分的邮票时,他是怎么付钱的?随着科技的开展, 、电子邮件已经根本代替了寄信,学生对寄信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这里提醒学生要关注生活,倡议课后到邮局去调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贴多少钱的邮票。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有两个目的:一是继续提供付币练习的时机,激励学生用多种计划从角币中取钱。二是借此引出找

10、币问题。学生受第一次模拟购物办法的迁移,通过同桌讨论,很快地用角币摆出了多种付80分的办法。随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身边没有几角的零钱,怎么办?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钱问题。?数学课程规范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环节的设计,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设计了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经历换钱和找钱的过程,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四、请学生观赏歌曲?一分钱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久,累不累?下面老师给你们放一首歌曲,让小朋友们轻松一下好吗?听完后师

11、问:你们知道刚刚那首歌说了一件什么事吗?从而对学生进行拾金不昧和不浪费的教育。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以使课堂变得轻松明快,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五、猜价格游戏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示例在元到元之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人民币的一些根底知识上进行的,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起到了一个深华的作用。六、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回家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到超市去调查一下还有哪些商品的

12、价钱大约是1元。?认识人民币说课稿2说设计思路: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识别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置相应价格商品。2、办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

13、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时机,这节课的设计我充沛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置相应价格商品教学办法: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办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

14、趣。活动过程: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拟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察看想方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根底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稳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

15、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人民币,它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局部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进行有关人民币的换算、计算以及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根底。教材首先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出新课,接着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并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进行换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为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作准备。最后通过“想想做做的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解决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根据?新课程规范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预设下列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2、让学生在实际的察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