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64990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城关镇南田小学2011年3月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好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一、以身立教,师德垂范。“开展三比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贯彻落实“规范”中我们首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抓好师德教育,强调教师示范作用,通过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群体组合,优势互补,形成“规范”教育的整体力量,使校园内正气上升,团结向上,进取奉献的气氛更浓。在教师之间开展“比师德、比作风、比业

2、绩”。在学生之间开展“比习惯、比进步、比成绩”。南田小学着手早,行动快,及时召开“开展三比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动员大会。会上宣读了学校的工作方案,对教师,对学生,对班级提出了明确要求。制订了教师、学生、班级开展“三比”活动的评价标准。悬挂了横幅、标语,制作了4块宣传版面,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为“三比”活动有效扎实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把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一)、构建得力的领导机构,加强教师规范引领作用。1、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年级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学习,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带头人。在教师之间开展“比师德、比作风、比业绩”。领导小组成员以自己

3、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带好班主任队伍和加强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提升观念、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作风。2、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首先行为要规范。教师每天自己打扫办公室,升旗仪式时排在学生队伍后面,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按时值勤,护导护送按时到岗,半年来,我校教师从课堂到课间,从学校到社会,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二)、我校组织的各类传统活动、主题活动,始终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主线。我校每期固定的少先队

4、大队活动中就有: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三八妇女节“感恩日”活动;节假日家庭实践活动“做文明小公民”活动等。三、做好典型事例的表扬与批评活动。1、在开展一日常规训练活动,少先队总部充分发挥晨会、广播、宣传窗、手抄报等宣传阵地作用,倡导学生从身边事、日常事、小事做起,从学会做人开始,树立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辱的意识。开展“四不、五节约”实践活动,倡导文明礼貌、摒弃违法乱纪;倡导勤俭节约、摒弃铺张浪费。对于在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严重违纪行为等典型事例要及时地开展表扬与批评。2、注重养成教育,强化行规训练力度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靠平时日积月累的知、行转化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我们利用各种渠道

5、,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体锻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3、训练目标细化、具体化我校在学期初制订的教育工作计划,列出了每月的教育重点及其重大教育活动,各班则由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根据本年级本班的实际,对照学校行为规范教育分层目标制定班级目标及每周教育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落实行规教育内容。这样使目标更细化,使内容更具体,要求更明确,这样的训练,操作性强,学生更易接受。如:对学生进行“课间午间文明休息”的教育。我们按低、中、高年级细化成具体要求,如,低年级做到:不骂人、不尖叫,不打架、不追逐,不在地上打滚,不进入大花坛,不玩教具、媒体,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迅速做好生活上

6、的事情(喝水、上厕所等)。根据这些要求制定一张表格,午会课上教师对这几条反复抓、反复讲,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行为对照评价,自我衡量,认识到哪些做到了,哪些还需努力。我们发现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文明休息得到很大的提高。四、学校、家庭、社会配合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是教育主要的实施机构,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合一体,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实践证明,学校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我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请家长竭力配合、耐心指导、正确

7、评价学生行为。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校外受到的不良影响就会大大减少,校内教育就更加有效了。五、养成教育系统化、经常化。学生行为规范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在学生之间开展“比习惯、比进步、比成绩”。我们努力发挥午会课的阵地作用,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规范教育训练。一方面,学校分层次细化行为规范教育要点,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划分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庭中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从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体锻卫生和劳动习惯三方面,确立了具体内容。每个课目低、中、高年级有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形成了分层要求的系统目标。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针对

8、整体行为规范薄弱环节,确定阶段要点加以强化。这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六、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一)“礼仪教育”正行为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多年来,我们一直开展各种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礼貌意识,积极促进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1.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学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争做文明学生。一是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南田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二是在校

9、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如“请使用文明语言”“请讲普通话”“轻声、慢步、礼让、右行”,等,让环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对校内外事件发表评论。五是设立每周一为学校文明日,强化学生文明习惯。2.设立礼仪岗、监督岗学校在校门口设立礼仪岗,全校各班轮流值周,进行礼仪示范,与学校老师、来宾鞠躬问候,让大家一进校便有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七、与德育制度建设相结合,落实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继续制定、完善少先队评比、队干部监督制度、行政巡视制度、班主任三到岗和班主任课间管理制

10、度,落实路队进出校、升国旗制度。使德育制度管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我与祖国共成长”“好习惯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推荐参加读书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开展日新月异课外活动摄影比赛,走出去学习洛阳市洛龙区几所名校先进经验,响应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召开主题班会,总结活动收获,交流教育体会。(1) 开展班级良好行为习惯积分储蓄活动。为使习惯养成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在教育中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权利还给学生,建立积分登记表和成长记录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谱写自己的成长之路。我们紧密结合德育规程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

11、规范内容分学段帮助学生制定自我约束、评价目标。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体育、卫生几部分,每周班级以小组形式小结每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落实情况,以公开、公正为原则,以红星、黄星为形式量化在班级展示牌中。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班主任老师精心设计班级展示牌的内容,一、二年级采用登山、赛跑、比一比谁最棒的活动形式,中高年级学生采用摘星等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每月学校开展“文明飘香校园”评比活动,争做行为习惯小标兵活动在校园中蔚然成风。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自己有那些进步、有哪些不足,不断设计新的目标,在学生自我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2)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熏陶感染学生,逐步形成

12、良好的习惯我们开展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学习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活动。我校利用距离北区旅游区较近的优势,定期带领学生踏青,学习虢园、路园、诗园中的名诗、古典书法欣赏,陶冶学生情操。学校统一印发教材,设立晨读时间,落实诵读,采用学校集中学习和班级自学两种学习形式,每天有内容,每月有检查,班级纷纷在路队行进中整齐诵读,展示班级学习成果,每天清晨,学生们踏者整齐的步伐、校园内外诗声朗朗,形成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古诗文诵读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在诵读中感悟,逐步内化为良好行为习惯。(3)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搭建教师、学生读书的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校园图书馆为阵地,为师生阅读交流提供便利。班级建立图书角,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学生开展读好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书籍,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指导他们从书中获取信息。探索求知,使书籍成为师生的生活需要,使阅读成为师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使书香溢满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