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3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64681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教案(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美术教案(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美术教案(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美术教案(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美术教案(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案(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案(3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美术教案(3篇)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进展亲密相关。它最早表达在原始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进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玩耍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制造力量的提高。同时剪纸是崇安中小的校本课程,本课校本课程与美术教学课严密的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复习稳固民族的面具艺术就、进一步感受其艺术特点。 2、力量目标:对称剪剪纸的形式设

2、计制作面具,培育学生想象力,制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力量。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剪纸活动的乐趣,体验制作胜利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制造美。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细节局部的剪刻。 课时: 2课时 教具预备:多媒体电脑、电子展板、课件 学具预备:蜡光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录像导入:观赏贵州傩戏面具舞蹈 三、讲授新课 1、复习面具的分类(世界面具: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面具;中国:藏戏、傩戏、陕西灶火、京剧面具等。)以及面具特征。 2、第一课时面具作品点评 3、请小教师演示剪纸面具的设置步骤 4、观

3、赏剪纸面具 四、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五、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增加学生的自信念,培育学生的共性。 小学美术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比拟典型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造型嬉戏,它也是整套教材中“联想造型”一条横向隐线的连续(如第1册形的组合联想、第3册分分合合、叶子的联想、第7册实物的联想、第9册鞋的联想、字的联想等)。但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即在本课的创作行为中,不需要事先设定某类形象,学生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展造型,并从中获得欢乐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儿童天真活泼,富于梦

4、想,具有剧烈的求知欲,喜爱涂涂画画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单元学习的惊奇图形创作正顺应了这种天性,有些好的构思甚至也被应用与广告、招贴画和插图中。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赏,创作简练、幽默的惊奇图形,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力量和制造愿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范例作品图片资料(投影片或课件)等。 学具:彩色水笔、彩纸、旧画报、剪刀、胶水等。 课时:2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可以先让学生观赏范作,可独立看,也可分组边看边争论,然后请一些同学针对详细的图形对全体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教师尽量要待学生先去尝试说明后再提醒这些图形之所以

5、“怪”的妙处。 教学新授: (1)教师设疑,出几道练习题(可协作展现课件): 一个人和一个圆圈,提示这里的人和圆圈都是“活”的,能大能小,能动能变,他们遇到一起,回产生什么惊奇的图形? 一个人在照镜子,但镜子是一个“魔镜”,你会如何表现这幅惊奇的图形? 依据一组关键词,比方“树、脸”或“人、蚊香”等,想象一下,它们遇到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奇图形? (2)同学间可争论沟通,并顺手画一些草图。选自己满足的草图,采纳多种形式(如剪纸、彩绘、拼贴、电脑绘画等)加工成正式作品。 (3)有些特别的图形变异效果,可以通过特地的电脑变形软件或图形滤镜来实现,教师假如熟识这些软件,能在教学中随机演示,效果最正

6、确。 (4)布置一个“惊奇图形展”,展现学生习作,并附上标签,说明作品的名称、和创作意图。 (5)在其次课时的教学中,应侧重与组织学生对第一课时习作的评价、创作的心理感受,可多请学生自己来谈,以调动学生更高的创作热忱。并鼓舞学生敢于尝试各种富有共性化的创作方法,比方:教师可供应一些废旧图片或一些图形资料,让学生局局部解,再重新粘贴组合,并添加笔绘,以强化效果。 三、学习评价建议: 你有剧烈的创作愿望吗? 你仔细专心思付出心血去创作吗? 你对你的作品满足吗? 你的作品称得上“惊奇的图形”吗?它简练、幽默使人一目了然吗? 小学美术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微小世界”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涉及的

7、内容很广,但教学重点不是这些方面的学问,而是拓展学生观看的范围,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习和领悟使用观看工具的好处,独立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学生对晶体是生疏的,但晶体是漂亮的,也是特别有用的,在生产、生活和科学讨论中都有着很广泛的用途。本课教学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知道物质内部是有肯定构造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走进了这个世界之后,学生很快就会被奇异的晶体世界迷住,从今热忱关注,这对拓展学生对自然界物质的熟悉是有意义的。本课教学可以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初识晶体。 其次局部:自制晶体。 第三局部:介绍自然界中的晶体及其用途。 教学目标: 1、学

8、问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四周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都是有肯定构造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了解晶体的用途。 2、力量目标:用放大镜观看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并用图 进展记录,培育学生的画图力量。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究晶体世界的兴趣,在观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预备: 每个小组:放大镜个、白糖包、食盐包、碱面包、玻璃片片、烧杯个、滴管个、试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上节课我们借助放大镜探究了昆虫王国的神秘,那么你还想用放大镜观看些什么呢?看来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特别的感兴趣,今日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微小世界,探究科学神秘,哪个小组表现的突出,有可能

9、获得这个值得讨论的奖杯,怎么样?有信念吗? 设计意图:以谈话形式开头,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神秘的兴趣 首先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录像(出示课件) 刚刚我们观赏的这个物质是什么?(板书:晶体)谁能描述一下这些晶体有什么一样和不同的地方?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开头经受探究过程。 这些晶体虽然各种各样,但都是有规章的几何形体,(板书:有规章的几何形体)今日我们就借 助放大镜来观看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板书:放大镜下的)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CAI的优势,创设情境。借助“CAI”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剧烈的求知欲望,带着

10、学生进入另一个新的观看领域晶体世界,学生很快就会被奇异的晶体世界所吸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舞学生进展推想和猜测,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熟悉的范围。 二、观看常见的固体物质 观看什么物质呢?看看桌面上,纸包里是什么?平常你们认真观看过它们吗?用放大镜观看过 它们吗?今日大家在课堂上再认真观看一下,看看这些物质用肉眼观看和放大镜观看有什么不同?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好吗?看看哪个小组观看的最认真,开头吧! 学生活动、汇报。 三、制作晶体 在自然界里许多物质都是晶体,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产生的,比方:海水蒸发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在压力和温度下形

11、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石的晶体。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些晶体,你们想试一试吗?制作晶体通常有两种方法:削减水分、降低温度。今日我们就利用第一种方法削减水分法,你们认为这个试验怎么操作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参加到某一小组的争论,了解学生的争论状况。此时,教者不是以教师的角色参加争论,而是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自由探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培育学生积极动脑,仔细分析的力量。热忱鼓舞、细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分析、探讨试验操作过程。 我们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会做了吗?不过教师还有一些要求:(出示课件

12、)记住了吗?开头吧! 学生活动、汇报。 设计意图:教师放弃了原有的严厉、呆板的形象,而把自己定位在与学生是朋友的关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水到渠成,到达教学目标,由此培育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 对于学生消失的不一样的状况,有些教师就慌了,不知道怎么办了,假如处理不好,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假如处理好了,这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对于这种情形,我们不要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对学生进展一次科学态度的教育。 四、观赏更多的晶体、介绍晶体的用途。 晶体不仅漂亮,用途也很广,你们搜集到有关晶体用途的资料了吗?谁想和大家沟通一下? 学生汇报。 教师也找到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

13、看一看。(出示课件) 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是晶体,晶体是一类漂亮、奇异而又非常重要的物体,它既具有特别的构造,又有着优异的性能,但是,到今日为止,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究。 同学们,通过今日的学习,你们有什么体会呢?谁想和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之间的任何一方并不苛求从另一方得到了什么,而是从双方共同营造的民主、公平、和谐的关系中得到了自信、才智、进展和欢快。 教师盼望你们在课后的探究中能有新的发觉、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 1、教师敬重他们的共性进展,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有思维的个体,留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探究,通过学生之间根据他们自己的思维方

14、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 2、教师鼓舞和激发学生大胆设计、积极参加,相互沟通。特殊表扬了那些有独特见解、别出心裁的学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要鼓舞,指导他们连续尝试,使他们的思维随时都能迸发出才智的火花。教学中不仅仅要熟悉教材中所供应的那些素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熟悉四周的事物和自然界,以便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把所学的学问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稳固了学问,深化了熟悉,更重要的熬炼了他们把所学的学问迁移到四周事物,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3、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忠实的听众,没有随便发表意见,在适当的时候,给一点示意或激化冲突,使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得以顺当开展。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角色把握得较好。以自己的言语、动作,形象直观、生动好玩地为学生供应了一个开放的、主动思维的空间,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