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64568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第二节_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B)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Na2CO3比NaHCO3稳定CNa2CO3和NaHCO3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

2、澄清的石灰水3把CO2通入含NaOH0.8g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固体1.37g,则通入CO2的质量是()A0.44gB0.88gC0.66gD都不是4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CO2,丙不变,然后分别向甲、乙、丙三瓶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A甲丙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乙丙5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了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6有200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Mg2)为0.2molL1,(Cl)为1.3mo

3、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A40mLB72mLC80mLD128mL7在L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得沉淀,然后在高温中灼烧沉淀最后得白色固体g,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molL1BmolL1CmolL1DmolL18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加少许氯水滴加少许KSCN溶液AB CD9能使铁溶解,但不能生成沉淀的溶液是()A稀H2SO4BFeCl3溶液CCuSO4溶液DFeSO4溶液10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

4、溶液后显红色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D只需滴加KSCN溶液11在含有1mol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之,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FeBFeOCFe(OH)3DFe2O3二、填空题:(18分)12往一金属易拉罐内(内空)放入一满角匙的某白色晶体,摇动几下后,立即注入50mL6molL1氢氧化钠溶液,用胶布密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变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又重新鼓起。(1)要产生上述实验现象,做易拉罐的金属是_;往罐内加入的白色晶体是_;(2)罐壁变

5、瘪的原因是_,反应方程式是_;(3)罐再度鼓起的原因是_,反应方程式是_。三、实验题:(14分)13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溜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的方法。(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方法二:在如图32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NaSO4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I里加入的试剂是_。(2)在试管里加入的试

6、剂是_。(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工和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四、计算题:(13分)14在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若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没有改变,则原混合溶液中Fe3和Cu2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答案及详解:1D解析:NaHCO3与石灰水反应时,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也不相同,但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都有CaCO3生成。当加入少量石灰水时,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当加入过量的石灰水时,反应方程式为:NaHCO3Ca(OH

7、)2NaOHCaCO3H2O。故C正确。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得等量的CO2,故D不正确。2D 解析:A中能产生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NaHCO3;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CO3;C中反应速度快(剧烈)的是NaHCO3;D中两者均可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用于鉴别。3C解析:0.8gNaOH若全部转化成Na2CO3,则其质量为1.06g1.37g;若全转化成NaHCO3,则其质量应为1.68g1.37g。故NaOH吸收CO2时实际上生成了Na2CO3(mol)和NaHCO3(mol)的混合物。依Na原子守恒,得20.02,且有:

8、106841.37,解得0.005mol,0.01mol,故通人CO2的物质量为0.015mol,质量为0.015mol44gmol10.66g。4D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溶质的量并未发生变化,故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应与丙相同,甲丙很容易判断。由于存在如下关系式:2NaOHNa2CO32HCl,可知向乙中通入量CO2后部分NaOH变为Na2CO3,而生成的Na2CO3在与盐酸反应时会消耗与NaOH变质前等量的盐酸,故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应是相等的,即甲乙丙。5D解析:因为Al(OH)3溶于强酸、强碱,而不溶于弱碱,所以选D。6C解析:欲使Mg2全部转化成沉淀并从溶

9、液中分离出来,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Al3全部沉淀后,再使Al(OH)3恰好溶解。设(Al3)molL1,则根据电荷守恒:32(Mg2)(Cl),即320.21.3,0.3molL1。设NaOH溶液的体积为mL,则根据关系式:Mg22OH0.20.220.20.2Al34OH0.30.240.30.2得20.20.240.30.24,即80Ml。7D解析:依题意,最后所得固体为Al2O3,其物质的量为mol,故原LAl2(SO4)3溶液中含SO的物质的量为(3)mol,(SO)molL1,所以答案选D。8D解析:滴加少许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再加少许氯水后若立即出现红

10、色,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9AB解析:FeH2SO4FeSO4H22FeCl3Fe3FeCl2FeCuSO4FeSO4CuFeSO4溶液不能溶解Fe,故答案选A、B。10B解析:先加KSCN溶液若不变红,则可证明无Fe3;再滴加氯水立即呈红色,则可证明原溶液中有Fe2。Fe2遇SCN无明显变化,滴加氯水后,Fe2被氧化生成Fe,Fe3与SCN结合使溶液变红了,故B是正确的实验方法。11D 解析: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FeSO4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十2H2O2NaOHH2;FeSO42NaOHFe(OH)2Na2SO4。Fe(OH)2沉淀不稳定,容易被氧化:4Fe(OH)2O22H

11、2O4Fe(OH)3。滤出的Fe(OH)3沉淀再灼烧,发生的反应是:2Fe(OH)3Fe2O33H2O。所以,最终所得的固体物质是Fe2O3。12(1)Al干冰(2)干冰汽化时排出了罐内空气,当加入NaOH溶液后,CO2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故易拉罐变瘪CO22NaOHNa2CO3H2O(3)过量的NaOH溶液与铝制罐反应产生H2,使罐内压强增大到大于大气压,故罐再度鼓起2Al2NaOH2H2O2NaAlO2十3H213方法一:(1)稀H2SO4、铁屑(2)煮沸(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方法二:(1)稀H2SO4、铁屑(2)NaOH溶液(3)检验试管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

12、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4)试管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I和试管,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解析:方法一中根据FeSO4具有易被氧化和易水解的特点,在配制其溶液时还需加入稀H2SO4和铁屑;蒸馏水中若溶有O2,则会加速Fe(OH)2氧化,因此可采用煮沸法除去O2。为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方可达到目的。方法二的原理是利用稀H2SO4和铁屑产生氢气,先赶净装置中空气。确定赶净空气后再夹紧止水夹,通过H2产生的压强将FeSO4压入NAOH溶液中去,从而使产生的白色Fe(OH)2沉淀在H2的还原

13、性气氛中得以较长时间保持。点评:这是一道与Fe(OH)2的制备原理有关的题目,采用了创新的实验手法。对此类题目的完美解答,有赖于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有关实验原理和仪器的熟知程度,并需要大胆的开拓和创新精神。142:7解析: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后,Fe粉会将Fe3和Cu2全部消耗掉。Fe3与Fe反应会使溶液增重,Cu2与Fe反应会使溶液减重。依据题意,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没变,则这两个反应增重与减重必然相等才能符合题意。设反应前Fe3为x mol,Cu2为mol,2Fe3十Fe3Fe2 增重23 56x 28 x Cu2十FeFe2Cu 减重1 1 8 8由28 x8得x:2:7所以原混合溶液中Fe3和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