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64538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doc(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面试第二课时教案模板语文教案执教人:章晓琴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二自然段。2.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子组成的词语。3.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意境。4.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2.学会课文中静态、动态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随文识字,理解重难点词语。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草原的风光美。教学课程: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

2、随作家老舍感受了那美丽的草原,那里的天空、小丘、平地、羊群都令我们陶醉,让我们回味无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段话吧。(齐背) 2.作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景美,还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人更美。谁愿意来说说课文是通过那几个场景的描写来突出草原人民的美呢?(按顺序: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与欢迎场面。(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带问题默读第二自然段,完成思考题。1).作者写了几层意思?2).途中有哪些见闻?有何感受? 3).草原人是怎样迎客的?画出有关词句,从中可以知道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默读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3.汇报交流,重点理解河的美丽与作用以及草原

3、人民的热情。 4.指导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相机板书)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学习3-5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相见)1).过渡:在热情的蒙古族同胞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蒙古包外。终于要和蒙古族同胞相见了,多么让人期待呀!请你也像刚才阅读第二自然段时一样,拿出笔圈画出重点词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2).他们可能会说什么呢?假如你是随行人员或者蒙古同胞,出示:我会说:;蒙古同胞会说。 3)前后模仿相见场景;(相机在“相见”前板书“激情”) 4)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2.学习第四自然段,(款待)自由读文,完成练习。 1)热情好客的的主人拿什么招待远方的客人

4、呢?2)除了吃的,喝的,还有什么?(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想一想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场景呢?(板书:盛情) 3)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蒙古人民的淳朴与热情。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联欢,话别)1)指名读文,让其余同学分清层次,联欢有哪些项目?2)老师介绍: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节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与前面一样,给联欢加一个形容词; 3)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有分别的时刻。此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是啊,在落日的余晖中,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

5、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4)谁能根据字面意思,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相机板书:深情) 5)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写上几句。四总结全文,明确本文写作方法。1.结合板书,写景美主要用静态描写,写人美主要用动态描写,动静结合,作者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表达出怎样的情感?2.假如你是一名随行记者,你将拍摄哪个镜头?说一说,教师点明写作背景,凸显民族团结互助的重要性。3.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风光美静态 16.草原蒙汉情深

6、团结互助初入人情美洒脱寂静热情迎客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动态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p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新颖,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勤奋练功,另一只却十分懒惰,什么也不干。课文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应该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从而来告诉我们的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一直什么事都靠父母这一道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教学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语

7、文课程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娱乐场”,学生饱满的情绪是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更要通过多种自然活泼的形式,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本课的学习从每个学生出发,运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续编故事等形式让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一次又一次激发。2、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p 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活动。本课的教学设计是通过挖掘重点词语,联系句子,看看插图、做做动作、反复诵读感悟,体验课文的情感,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勤学本领的好孩子。3、注重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体验。语文课程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

8、力的,本课的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中,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文本的空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感受。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识字、交流等多种形式熟练地认、写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扩展想象等加深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体会狮子妈妈的话。初步学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从内心喜欢阅读类似童话故事,愿意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喜欢文中的勤狮子,为懒狮子担忧,希望他能改正缺点,刻苦学习,渴望自己也是刻苦的“勤狮子”,长大

9、成为“真正的狮子”。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就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朗读1、2自然段。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只小狮子。二、导读37自然段1、自由练读。2、同桌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1)小树看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会怎么想呢?(2)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3)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么读懒狮子的话。4、引入情景,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1)我当懒狮子,小朋友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教育懒狮

10、子时耐心的语气。)(2)我当狮子妈妈,小朋友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3)懒狮子们,听了妈妈的话后,你们在想些什么呢?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4)同桌互相说说,指名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结合前文勤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5)在刚才说话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第二环节的设计,我是这样想的:所谓读有所想,读有所感,读到情深之处,必有真情的体验,那么让学生说出来,表演出来,顺其而教,可谓“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课堂教学就生动有趣了。另外,安排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小朋友,把小朋友当

11、成了朋友,学生兴趣倍增,相信他们一定会读得很投入。还有,孩子们不能直接体会到“什么是狮子的本领”,但生活中他们自己有这样的体验,联想到了自己,从而也就领悟了狮子,明白了狮子妈妈的话。)5、4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三、扩展训练,积累词语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搜集。(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注重学生的积累,除了教师做引导之外,也注重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从而扩大了阅读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四、指导书写(教法同第一教时的书写指导)五、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学生课文后,你觉得自己是一只怎样的小狮子呢?夸夸班级中的“勤狮子”。茅家岭中心小学汤绚芳教学目标: 把握记

12、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掌握全文结构,熟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层意、段意。 把握文章重点,研究记叙文的体裁(以记事为主的,以写人为主的,以写景为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p 选材目的和组材效果,领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对具体词语、关键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段落的划分,文章内容的概括,辨析叙述所用方法的效果,体会选材目的。 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能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对写作方法的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例题解析【典型例题】例1.(甲)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

13、,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末。(乙)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缝隙里,又拨拉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越来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彦,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过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多

14、么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一样的美。”1.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对大海的赞美,具体地看,(甲)文赞美的对象是_,(乙)文赞美的对象是_。解析:(甲)文中写了乌云、雷声、狂风和波浪,表现波浪与乌云、狂风等恶势力进行的斗争,赞美的是波浪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乙)文主要写海潮的声音,从“我”与妻子的对话中可以得知,作者赞美的是海潮。答案:波浪 海潮2.(甲)用象征手法描写了两种力量的抗争,其中,象征反动势力的有_。解析:此题很容易,只要了解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答案就十分清楚。答案:乌云、雷声和狂风象征了反动势力。3.(乙)前三节文字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表现大海的美。其中第_节就是间接描写。解析

15、:本题要求了解间接描写,首先要清楚这段文字写的内容是海潮涨潮达到高峰时发出的各种音响,表现海潮的壮美。其中,海潮声音都采用了直接描写,只有“妻子”战栗地叫着“这里会塌了”、“我怕”。通过妻子的话,衬托出大海涨潮时的伟大力量。答案:4.(甲)里有7个加“”词语,其中最能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三个动词是_。解析:解答此题主要是认真读题干,看清要求。题目要求找出三个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动词。先从文中7个加“”的词中找出动词,有4个:压、抱、甩、摔,再从这4个动词中选择3个最能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动词。其中,“抱”表示把“海浪”抱起来,不足以表现猖狂,把它去掉,剩下的“压、甩、摔”符合题意。答案:压、甩、摔。5.(乙)文中“我”说“海的美就在这里”,这里的“美”指的是( )。 A.涨潮时惊心动魄的美。 B.退潮时温柔平静的美。C.既有退潮时温柔平静的美,也有涨潮时惊心动魄的美。 D.涨潮时海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