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641867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拾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拾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拾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拾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拾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拾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拾穗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拾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对照、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2、通过图文对照的实践学习,领悟看图学文的方法。 3、引导学生感悟“写实联想”的表达特点。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学习作者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从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同情,唤醒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情; 2、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写文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积累视窗:常规诵读(课前三分钟)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诗歌导入(师白:闭目聆听,想象画面)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

2、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提示:在一个怎样的季节有着怎样的一群人?)生:师小结导入课题:收获的季节,刚收割过的田里,疲倦的母亲,沐浴着落日余晖,还在不知疲惫地艰辛地劳动着这怎不使我们联想到19世纪著名农民画家米勒的杰作来板书课题:拾穗(生齐读)师:让我们再次走近米勒,走进拾穗,一起来分享这幅画和课文的艺术魅力。二、走近米勒,了解拾穗。1、看图知画家: 出

3、示灯片:走近米勒拿着画笔当锄头的农民画家师:米勒是一个怎样的画家?他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生:个别汇报师(出示课件作补充):2、赏画知作品:师: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欣赏拾穗这幅名画吧!课件出示: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由此你又想到了些什么?(配备拾穗插图)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表达图画内容)师小结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仔细地观察了这幅油画,并说出了我们的所见所感及其联想。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描写描绘了画面内容。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得具体生动、真实感人的?(巧用标点符号“?”明确本节课集中探究目标)(板

4、书:?具体生动、真实感人)三、走进拾穗,感悟写法。(一)精读细品,小组合作。 幻灯片出示导学提示: 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其中的哪些内容是可以在画上看到的?一边读一边画下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2、小组交流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并讨论: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动作、神态)3、小组代表汇报展示合作学习成果“2”。(二)、集中探究,引导发现。师生互动学习赏读发现1、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以下课件之一集体探究性学习: 细读学生找出的这些句子,边读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从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写实的表达特点:A、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引导学生说出

5、自己读的属于外貌描写还是动作描写。板书:外貌动作)B、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仔细观察)板书。2、引导学生发现“写实联想”的表达方法。A、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描写让你想到什么?平时她会做些什么呢?(学生交流)那么加上你的理解,把这些句子读出来。(指导朗读,学生挑战读)B、作者和我们一样,描写完之后,也加上了自己的想象,谁来读一读?(启发学生脱离课本束缚,自己想象。)你能读出她的辛苦吗? C、师相机点拨:看图写文不仅要写清图画中的内容,还要发挥合理的想像或联想。(板书:联想)(三)、举一反三,独

6、立自学1、请同学们读一读另外两个自然段,像刚才一样,图文对照,找一找哪些语言写的是画面的内容,那些语言是想象的,在书上做出标记。2、交流自学收获。(四)、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小结并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 (板书:仔细观察)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板书语言、心理活动)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文

7、章中,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这样一来,你的文章会更加真实、感人。(板书:合理想象)回顾板书,关注养成(擦去板书中的“?”,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教会学生养成“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五)、升华情感,巧妙迁移师:同学们,在这片神圣而广阔的大地上,正是这群勤劳多情的儿女用他们朴实顽强的生命播种着土地的希望!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养育这伟大的民族!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让我们全体起立,为这群可亲可敬的劳动者献诗一首吧:悯农师: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那么是谁唤醒了我们对劳动人民

8、无尽的敬重与赞美?是画家米勒和作者,是他们拿起手中的笔把现实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事物景变成了了不起的艺术,打动并震撼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们,你们不想像他们一样吗?我手写我心,我口抒我情,让我们用这堂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马上行动起来吧!四、学以致用,指导练笔。 出示一幅清洁工人打扫卫生的画,引导学生仿照拾穗的写作顺序口头作文。出示灯片:仿一仿:先交代背景,再重点描述人物;先说明画面上人物的形象,再记叙自己从画面上引发的推测和联想。五、读写结合,课外拓展:妙笔生花 选一幅你喜欢的名画,仔细观察,试着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六、板书设计:(蓝色主体板书老师完成,红色副板书由学生完成) 拾穗仔细观察 合理想象 外貌 一看就知道 神态 ? 因为 动作显然也许 生动具体 真实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