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64042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__黄土湿陷性试验.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黄土湿陷性试验22.1 一般规定22.1.1 黄土湿陷性是黄土在一定的压力、浸水作用下,产生压缩、湿陷变形的过程。22.1.2 黄土湿陷性试验应根据不同工程要求,分别测定黄土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22.1.3 本试验在同一土样中制备的试样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3。22.2 湿陷系数的测定22.2.1 本试验采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本规程第15.2.1条规定。环刀面积不得小于50cm2。22.2.2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切土时,应使试样的加荷方向与土层受压方向一致。如遇有大孔隙贯通试样时,应用切余的碎土填入堵塞。2 试样安装及施加预压应按本规程第15.2

2、.2条第23款步骤进行。浸水水质应采用纯水,当有特殊要求时,可按要求的水质浸水,但应在报告中加以注明水质条件。3 记录初读数后,立即卸除预压力,开始施加第一级压力50 kPa,加压后,每隔1h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4 加压等级一般为50、100、150、200 kPa,最后一级压力应按取土深度而定:从基底算起至10m深度以内,压力为200 kPa;10 m以下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使用其上覆土层的饱和自重压力,当大于300 kPa时,仍应用300 kPa;当基底压力大于300 kPa时,宜按实际压力确定。5 当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变形稳定后,向容器内注入纯水,水面应高出试样顶

3、面,并保持该水面直至试验结束。每隔1h测读百分表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稳定标准为0.01mm/h。6 拆卸仪器及试样应符合本规程第15.2.2条第11款的规定。22.2.3 试验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22.2.3)式中 s湿陷系数;计算至0.001;hp试样在加至最后一级压力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试样在加至最后一级压力稳定后,经浸水下沉稳定的高度(mm);h0试样的原始高度(mm)。22.2.4 记录格式应符合表22.2.4的要求。表22.2.4 黄土湿陷性试验记录试样编号 仪器号 试验方法 试样初始高度 mm试样含水率 试样密度 颗粒密度 压力(kPa)变形读数(mm)浸 水时

4、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时间读数总变形量仪器变形量试样变形量 试样高度湿陷变形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复核 年 月 日 试验 年 月 日22.3 自重湿陷系数的测定22.3.1 本试验采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本规程第22.2.1条规定。22.3.2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试样制备及安装应按本规程第22.2.2条第12款步骤进行。2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按下式计算确定。 (22.3.2-1) (22.3.2-2)式中 Pz该土样深度处上覆土的饱和(Sr为85%)自重压力(kPa),计算至1kPa;gn重力加速度(9.81 m/s2);n该深度范围内土的分层数;Hi第i层土的厚度(m);第i层

5、土的饱和密度(g/cm3); 第i层土的密度(g/cm3); woi第i层土的含水率();第i层土的颗粒密度(g/cm3);4 时水的密度(g/cm3)。3 将试样保持在天然湿度下,施加土的饱和自重压力。当饱和自重压力小于50 kPa时,可一次施加;当大于50 kPa时,应分次施加。每次加压不应大于50 kPa,每次加压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15 min。如此连续加压直至饱和自重压力Pz为止。加最后一次压力后,每隔1h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4 浸水后湿陷变形应按本规程第22.2.1条第5款步骤测定。5 拆卸仪器及试样应符合本规程第15.2.2条第11款的规定。22.3.3 试验

6、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22.3.3) 式中 zs自重湿陷系数,计算至0.001;hz 保持天然的湿度和结构的试样,加压至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上述加压稳定后的试样,在浸水作用下,下沉稳定后的高度(mm);22.3.4 记录格式应符合本规程表22.2.4的要求。22.4 湿陷起始压力的测定22.4.1 本试验应采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本规程第22.2.1条规定。22.4.2 本试验可采用单线法或双线法。22.4.3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试样制备应按本规程第3.3.2条和第22.2.2条第1款步骤进行。单线法切取5个环刀试样;双线法切取2个环刀试样。试样安装应按本规

7、程第15.2.2条第23款的步骤进行。2 采用单线法试验时, 5个试样都在天然湿度下加压,分别加至不同的规定压力时,再按本规程22.2.2条第35款的步骤进行试验,直至试样湿陷变形稳定为止。3 采用双线法试验时,一个试样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压,按本规程第22.2.1条第35款的步骤进行试验,直至最后一级压力下浸水湿陷变形稳定为止;另一个试样在天然湿度下施加第一级压力,变形稳定后浸水,至湿陷稳定,再继续分级加压,直至试样在各级压力下浸水变形稳定为止。压力等级在150 kPa以内,每级增量为2550 kPa;150 kPa以上,每级增量为50100 kPa。最后一级压力的大小,应符合本规程第22.2

8、.1条第4款的规定。4 试验结束后,按本规程第15.2.2条第11款的规定拆卸仪器及试样。22.4.3 试验结果应按下式计算及制图:1 各级压力下的湿陷系数 (22.4.3)式中 各级压力下的湿陷系数;计算至0.001;hpn在各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高度(mm);hpw在各级压力下试样浸水变形稳定后的高度(mm)。2 以湿陷系数为纵坐标,压力为横坐标,绘制湿陷系数与压力的关系曲线见图22.4.3。取曲线上湿陷系数为0.015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湿陷起始压力。图22.4.3 湿陷系数与压力关系曲线22.4.4 记录格式应符合表22.4.4的要求。表22.4.4 黄土湿陷性试验记录(湿陷起始压力)试样编号:试样初始高度: (mm)试样初始高度: (mm)天然状态 仪器号:浸水状态 仪器号:经过时间(min)50(25)(kPa)100(50)(kPa)150(75)(kPa)200(100)(kPa)250(150)(kPa)300(200)(kPa)浸水50(25)(kPa)浸水100(50)(kPa)150(75)(kPa)200(100)(kPa)250(150)(kPa)300(200)(kPa)百分表读数(mm)百分表读数(mm)仪器变形 量试样变形 量湿 陷系 数复核 年 月 日 试验 年 月 日1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