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635785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巨人的花园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疑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有意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二、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三、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美丽的花园、巨人三次叱责后花园的变化)、录音带;学生准备:回忆自己所学过的童话故事。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讲述故事

2、,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爱爱童话故事吗?生(激情地):爱2、师:那么,你们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包括你在低年级课文中学习过的童话故事。谁能讲一童话故事让大家欣赏?3、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齐读课题。学生质疑。(学生也许提问:巨人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巨人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等等)二、初读感知,欣赏故事1、录音朗读课文。学生做记号。2、初步交流听了朗读后的感受。生1:老师,我认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一组排比句描写了巨人的花园。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

3、冬天白雪一片。师:找得很准确,说明你读书非常认真。3、出示课件:巨人美丽的花园(春、夏、秋、冬)春天的花园(鲜花盛开)夏天的花园(绿树成阴)秋天的花园(鲜果飘香)冬天的花园(白雪一片)板书:春:鲜花盛开;夏:绿树成阴;秋:鲜果飘香;冬:白雪一片(朗读上面4个词语)4、学生交流欣赏课件后的感受。生2:老师,我想把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再读一读。(学生美读;全班齐读。)5、师:这座巨人花园真是美丽极。有一回,巨人外出旅行了好长时间,花园成了孩子的乐园。同学们,你能从哪句话看得出?“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理解“洋溢”(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6、想象:孩子们在花园欢乐的情景。出示

4、课件:“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三、重点阅读,研读故事1、师:是呀,好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好一个孩子们的乐园。可是,当巨人回来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2、学生交流。生1:巨人不让孩子们到他家花园里去玩。课文三次写到了巨人对孩子们的叱责。生2:巨人的态度非常粗暴,每次都大声叱责“滚出去!”生3、我觉得巨人有时又非常可怜。当春天“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时,巨人的花园仍然是冬天,他冷得“瑟瑟发抖”3、研读第一次叱责。学生轮读36自然段。师:巨人的花园是村子里最漂亮的花园,当巨人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们经常到那里玩,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可是有一天,远行的巨人回来了,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生1

5、:巨人很生气,他粗暴的赶走了孩子们。(“都滚出去!” )板书:巨人很生气(自私)生2:巨人不仅赶走了孩子,还在花园周围砌起了围墙。朗读品味:谁来读一读巨人吼孩子们这句话?请大家思索一下,这时的巨人心里会想些什么?脸上的表情又是什么样的?朗读;交流。师:当花园四周砌起围墙后,再也没有孩子们来花园里玩耍了,巨人的目的达到了。可是,没有了孩子的花园变成什么样了呢?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重点研读:“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巨人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出示课件:村子里鲜花盛开:巨人花园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师小结:对比的描写方法之一:情景对比四、课堂

6、练习,巩固新知1、读写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疑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2、朗读巨人第一次叱责部分。第二课时一、朗读检测: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句。2、指名轮读巨人的第一次叱责(36自然段)二、研读巨人的第二次叱责1、教师范读、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2、师: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原来是一群孩子在花园里嘻戏。这时巨人又怎么了?花园在这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3、合作学习;集体交流。板书:巨人:发脾气 训斥第二次叱责:花园:草翠花开冰雪覆盖4、讨论:巨人的心态与第一次有什么变化吗?让学生在讨

7、论与想象中充分挖掘,深入体会。三、分析巨人的醒悟1、师:巨人对孩子在发脾气,吓得孩子们纷纷逃窜,可是,有一个孩子却并没有逃,而是静静地站在桃树下,这时,小孩子是怎么做的,巨人又是怎么做的?2、表演式朗读第8自然段。重点理解:叱责、凝视、火辣辣3、研读:师:当小男孩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时,巨人为什么会感到火辣辣的?他从孩子的眼睛中读到了什么?(课文没有写出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进一步展开想象: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板书:第三次叱责巨人:大声叱责看小男孩的眼睛(火辣辣)看小男孩使枯树变绿顿悟拥抱孩子4、朗读第911自然段。重点朗读:“巨人终

8、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合作交流:顿悟后的巨人做了件什么事,导致怎样的结果?出示课件:板书:拆除围墙 春回花园教师小结:对比描写方法之二:巨人砌墙与拆墙后的态度对比、感觉对比。四、讨论交流,品读明理1、师:故事读完,大家一定有一些话要倾吐吧。请大家说一说,从这篇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生:(畅所欲言,广泛交流)3、总结:能和大家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音乐: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五、再读课文,体会特点1、让学生自读资料袋,谈谈从中了解到了什么。2、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3、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重点完成第五题(巨人的花园片断阅读)附板书设计:巨人的花园

9、 巨人:很生气 砌围墙 (自私)第一次叱责 花园: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巨人:发脾气 训斥第二次叱责 花园:草翠花开冰雪覆盖 巨人:大声叱责看小男孩的眼睛(火辣辣)看小男孩使枯树变绿顿悟拥抱孩子第三次叱责 春回花园巨人的花园教后一得童话是学生比较喜欢阅读的一种文体,它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告诉读者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学习童话巨人的花园时,学生们的兴致很高。第一课时,学生主要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了解到巨人身上发生的巨变,他由自私而变得有爱心,使学生认识到:最美的心灵是博爱的心灵,惟有一颗博爱无私的心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生活和永恒

10、的幸福。在第二课时,主要赏析童话的写作特色,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在这节课上,有两个环节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找同学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同学们主要从语气、语调、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但大多数同学的发言都是只指出别人的不足,于是我告诉他们评价时要用赏识的眼光,先说优点,再委婉地指出不足,又指导学生读童话要注意读出情节,读出画面,读出人物的个性。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开始学会找优点了。被评价的学生也是洗耳恭听,不时还会意地点点头。当有一名同学委婉地指出另外一名同学没有读出巨人的特点时,我问他:“你能举例说明吗?”他说:“比如,当巨人回来时,看

11、到一群孩子在他的花园里玩耍,他说:你们窜到这儿来干什么?他没有读出巨人那种粗鲁、愤怒的口气。”我接着追问:“那你能读一下吗?”他尴尬地笑笑说:“老师,我也读不太好。”我说:“没关系,试试看。”于是他读了一遍,确实读得一般,这时,我说:“老师试试看。”于是,我变成了巨人,粗声粗气地吼道:“你们窜到这儿来干什么?”当时,给学生们吓了一跳,有的同学在小声说:“像,像。”其实,我都不知道我的声音是怎么发出的。接着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来赏析,理解童话生动传神的语言。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运用叠词。当一名同学说,春天来临时,自私的巨人的花园却依旧是一片

12、寒冬景象。“由于看不见孩子们,小鸟不肯飞到这里歌唱,连桃树也忘了开花。有一朵美丽的小花从草地里探出了脑袋,可是一看到告示牌,她心里为孩子们感到难过,马上重新钻进土里睡觉去了。”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说明小花也站在孩子的一边。在肯定这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又表演了一回,我把自己假想为一朵花,做出从草中正在探出头的动作,嘴里说着:“春天来了,我要欣赏一下外面的美丽景色,那是什么,闲人莫入、违者重罚,巨人怎么这样,没意思,回去。”于是,做出把头缩回的动作,学生又被逗笑了,有的学生说:“老师,太好玩了,你真逗。”我说:“老师演得不像,我只想把大家带入到童话世界。”这节课,我表演了两次,体验到表演的快乐,同时也看到了学生的投入学习的状态,这都因为,我把童话课堂当作表演童话的舞台,让童话课堂本身也具有童话色彩,让学生徜徉在充满幻想与想象的童话世界。我想: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体裁的不同,创设与课文一致的氛围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