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一般护理.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633020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一般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科一般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科一般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外科一般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外科一般护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一般护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一般护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医院一般护理常规 2009年07月修订 外科一般护理【术前护理】1.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 了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出、凝血时间以及心、肝、肾功能,还包括手术部位,皮肤有无化脓性病灶,各种化验报告,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日期以及患者的情绪,等等。2.皮肤准备 术前1d 患者应沐浴、理发、剃须、剪指甲、更衣,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按手术部位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工作。3.遵照医嘱定血型、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如青霉素、普鲁卡因。4.肠道准备 肠道手术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一般手术前12h 禁食,术前4 6h 禁水。5.准备术中用物 特殊药品、X 线片、CT 片、MRI 片、胸带、腹带,等等

2、。6.术前指导 指导患者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床上翻身练习以及深呼吸有效咳嗽练习,防止术后并发症。7.手术日晨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取下假牙、眼镜、发夹、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8.整理床单位 包括麻醉床、输液架、吸引、氧疗装置、引流管(袋)以及各种监护设备。9.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手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术后护理】 1.接受麻醉医师的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点,按各种麻醉后常规护理。2.正确连接各种输液管和引流导管及氧气管,注意固定,导管保持通畅。3.正确执行术后医嘱。4.体位 全麻术后未清醒的患者给予平卧位,头偏

3、向一侧,清醒后,颈部、胸腹部手术患者给予半卧位,阴囊、腹股沟手术后应平卧或低半卧位,脊椎、臀部手术后应取仰卧或俯卧位。5.注意保暖,防止意外损伤。患者若有烦躁不安,应使用约束带或床栏保护,防止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有无呼吸道阻塞现象,防止舌后坠、痰痂堵塞气道引起缺氧、窒息。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如切口敷料外观潮湿,应及时通知医生换药,使用胸腹带时松紧度要适宜;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以便及早地发现出血、消化道疾病等并发症。7.饮食 局麻或小手术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全麻患者当日禁食,第2d 可进流质,以后视情况逐渐进半流质、普食。胃肠道手术者,待恢复胃肠蠕动、

4、肛门排气后给少量流质,23d 后给全量流质,再过12d 改半流质,2 周后可改软食或普通饮食。8.禁食、留置胃管,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行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者行会阴护理,并协助床上翻身、叩背,防止呼吸道、泌尿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9.疼痛 采取宽慰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改变体位,促进有效通气,解除腹胀等措施以缓解疼痛,如疼痛剧烈者,术后12d 可适量使用镇静镇痛药物。10.活动 鼓励患者床上翻身、抬臀,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如无禁忌,一般术后第1d 要求床上活动。第2d 坐起,第3d 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床边坐起或床边活动,第4d 可扶着上厕所。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11.病情危重者设危重病情记录单,

5、为治疗提供依据。【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从饮食、活动、病情观察、预防措施、门诊随访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促进患者康复。分 级 护 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特 别 护 理【病情依据】(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二)重症监护患者;(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6、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护理要点】(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三)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五)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六)实施床旁交接班。一 级 护 理【病情依据】(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护理要点】(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

7、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 级 护 理【病情依据】(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护理要点】(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 级 护 理【病情依据】(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护理要点】(一)每3小

8、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麻醉病人护理(一)全麻术后病人护理1卧位:病人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使口腔中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清醒后根据病情取合理卧位。2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症的变化,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1530分钟一次,直至平稳,并详细记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3引流管护理:麻醉恢复清醒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躁动,应注意各种引流管、输液管的固定,防止滑脱或肢体受

9、伤。拉起病床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根据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4饮食:术后禁食6小时,清醒后按医嘱给予饮食。(二)硬脊膜外麻醉术后病人护理1卧位:平卧6小时(不必去枕),血压平稳后,按病情需要,采取适当卧位。2观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必要时测血氧饱和度),q1/2h*2 次并记录,以后按医嘱测量并记录。应用镇痛泵保留硬膜外导管者,应防止脱出和折管,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以防感染,密切观察镇痛效果及药物反应。3饮食:术后禁食6小时后根据医嘱给予饮食。胃肠道手术者,肠蠕动未恢复前应禁食,肠蠕动恢复后按医嘱进食。(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后病人护理1. 卧位:去枕平卧6小时,以防脑脊

10、液自穿刺点渗出引起头痛。6小时后按医嘱安置合理卧位。2观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必要时测血氧饱和度),q1/2h*4 次并记录,以后按医嘱测量并记录。观察麻醉平面消失及下肢活动时间,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而引起血压下降。观察麻醉后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继续安置平卧位休息,并汇报医生,遵医嘱用药。3. 饮食:术后禁食6小时根据医嘱给予饮食。胃肠道手术者,肠蠕动未恢复前应禁食,肠蠕动恢复后按医嘱进食。(四)低温麻醉术后病人护理1按全麻术后护理2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血压骤降、脉率增快,面色苍白或青紫,寒战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3体温监测

11、:可用肛表或电子温度计持续测试。体温在36.0以下,加强保暖措施,可增加棉被,利用取暖器及空调调节室温等。复温过程中,体温回升不可过快,以免引起反应性高热。 出入院护理 患者经门诊或急诊进行初步诊断后。确定需要作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发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登记手续。由住院处通知患者,入住相应的病区。(一) 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1. 病区接到通知后,即为新患者准备床位,备齐用物,将已铺好的备用床改为暂空床。2热情迎接新病员,引导病员至床单元,认真做好入院介绍,如床位负责医师、负责护士、护士长、作息制度、探视制度、查房制度等,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和生活设施。3患者入病室后,护士应给患者测量

12、生命体征、体重等并做好记录。及时通知医师检查患者,必要时协助体格检查。行卫生处置:剪指甲、剃胡须、清洁、更换病员服。4做好入院各项登记,填写住院病历及有关护理表格,待医师开出医嘱后,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与营养室联系,为患者准备膳食。指导病员留取各项检验标本。5运用交流技巧主动与病员沟通,了解患者思想情况、生活习惯和需求,观察其他临床症状、体征。为患者作护理体检并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 6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效果。(二) 急诊病员入院护理常规1安排床位,护送病员至床单元,安置病员于病床,拉起床栏。准备好抢救用物与药品,并立即通知医师。积极配合医师作紧

13、急处理,并做好记录。2观察病情变化,按时执行各项监测,如:神志、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测、血糖、皮肤粘膜、疼痛及排泄物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并做好记录。 3更衣,做好体检准备。危重病员的贵重物品交由家属妥善保管。安置好病员后,引导家属了解病区环境,做入院介绍。 4向病员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如禁食、特殊治疗或手术等。疑有传染者,应按隔离原则处量,病情许可下,可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置。 5神志清楚者,给予安慰,尽可能通过有效交流,了解患者,行必要的解释、减轻其恐惧紧张情绪,实施心理护理。 6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效果。 (三)出院护理常规 1医师开出院医嘱后,护士及时电脑停止各项治疗与护理,完成病区各种记录;并交待病员或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2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服药、饮食、休息、功能锻炼及复诊时间等,并诚恳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3协助患者整理用物,清点病区用品,待患者出院手续办妥后,护送患者出病室至电梯口;行动不便者,安排轮椅或推车送病员,必要时护送上车。 4患者离开病区后;彻底清理床单位,通知护工做好终末消毒。处理毕;铺好备用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