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628717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6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一)太原市师院附中 王之静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寇元朝一 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本: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并运用其解决了某些问题,但前面的运算多为整数运算不含分数或小数的运算,且比较简朴多为单纯的加法运算或减法运算,而少有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学生活动经验基本: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某些摸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经历了诸多合伙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伙学习的经验,具有了一定的合伙与交流的能力;同步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运算技能

2、,可以解决某些简朴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较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二 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前两节学习整数加减运算的基本上自然地过渡到具有小数、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对小康桥面距水面高度,对一架特技飞机起飞的高度变化这两个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减法法则与实际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两种算法的关系.对两种算法比较的同步,学生将体会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具体教学目的如下: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理解代数和概念;2.使学生纯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

3、生的运算能力.三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合伙学习; 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问题引入活动内容:1.复习提问:()论述有理数加法法则.(2)论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论述加法的运算律.(4)符号“+”和“-”各体现哪些意义?(5)化简:+(3);+(-);(+3);-(-3)2.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在有理数减法的运算中重点探讨了整数减法的运算,那么遇到小数或分数时,会不会计算呢?活动目的:复习旧知识的同步,引出新的知识.活动的实际效果:部分学生浮现知识的遗忘,及时的复习、巩

4、固有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第二环节:讲授新课活动内容:看下面问题:(出示下图是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 此时小康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你懂得小颖和小明分别是怎么想的吗?她们的成果为什么相似?活动目的: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忆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用以进行有关小数的运算 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小康桥面距水面高度的求解进而对两种算法的比较,学生将进一步体会“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减法法则与实际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两种算法的关系.第三环节:合伙学习活动内容:议一议: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飞行的高度变化由表格给出。对于题中的“高度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通过列式计算此时飞机的高度

5、吗?.+(32)1.1+(-14)1+1.1+(4)=24+(-1.4)=(千米) 还可以这样计算:4.53.211=1.3+1.1.4=.1.41(千米)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活动目的:通过对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加深对法则的结识,并用以进行有关小数的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对于这一实际问题,学生特别是男同窗很感爱好,都瞪大眼睛仔细听讲。通过学生的合伙探讨,培养学生与她人合伙交流的习惯与意识,变化她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在同伴的交流中获益。而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学生将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

6、即“代数和”问题).对“代数和”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加以体会,不必浮现“代数和”的名称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活动内容:例1、计算:(2)(1)(1)练一练2.计算:(1) ()-2.2+ (3)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纯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 例1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复习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同步,训练学生纯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完毕。1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统一成加法.2.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

7、法,在这样的式子里,一般有的加号可以省略,每个数的括号也可以省略.因此,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般先要化成省略加号及括号的和的形式.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收获,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课本P6 习题 . 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 ,2.四 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共两个学时这一学时的重点是继续协助学生实现减法向加法的转化与加减法互化,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种具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当作和式,这一点对学生纯熟掌握有理数运算非常重要,这是由于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当作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