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62813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名目)。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看;绚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美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拟丰富,为学生学问和力量、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和提高供应了宽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表达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局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

2、读课文用?*?加以辬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头刚刚开头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时机,教材在局部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常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全都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觉?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现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消失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消失。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作为延长、扩展阅读之用。本

3、册要求熟悉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熟悉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 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熟悉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根底。把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有根本的道德推断力量和积极安康乐观向上的感情。在熟悉了1800个常用汉字根底上,阅读力量进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根底学问不够扎实,需要熟悉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当会有所改善。

4、 三、教学目辬: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喜爱;了解祖国壮美的山河、富裕的物产,培育喜爱祖国、喜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骄傲感;学习革命首领、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进展语言力量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育学生留心观看、擅长思索的力量。 2、熟悉364个字,会写232个字。累计熟悉2022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力量。开头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连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

5、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存,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头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存课文中的美丽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育读书看报的习惯,保藏并与同学沟通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头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共享习作的欢乐。 12、叙述故事努力做到详细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叙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晰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

6、看大自然、观看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看所得。 四、教学策略与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留意力集中在详细的学习目辬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详细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比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构造形式的揣摩和推想,理解文章的内容,到达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地。 2、学生与文本对话。 写文章是和读者沟通,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沟通。通过引导使学生的

7、思想和的写作意图达成全都,读明白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忱。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详细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发,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详细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到

8、达和四周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展学习,进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根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渐渐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简单承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沟通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肯定?,从学生的角度进展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

9、语文学科中,应当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 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辬,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当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沟通为根底,观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展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存语言的根底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根底,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

10、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渐渐学会学习。 篇二: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熟悉“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装扮”等19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宠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自己喜爱的局部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宁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骄傲、赞美之情。 教

11、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宁静和小动物凑喧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状况。 2、学生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二、提醒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谐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情愿不情愿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漂亮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确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

12、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生字依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稳固。学生感到生疏的词语也该提示。第一自然段:坪坝(b) 绒球花 傣(di)族景颇(p)族 阿昌(chng)族 德昂(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摆(hung) 四、分组朗读,组间竞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展竞赛。 五、稳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

13、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构造,右上包左下,留意各局部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构造,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留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其次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把握状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觉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

14、一想读着这局部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沟通。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风光、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叙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绽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其次、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头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其次、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沟通。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仔细上课的状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用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洪亮,声音抑扬顿挫? c、假如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仔细,课文朗读得这么悦耳,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宁静,体会仿佛是四周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美丽的读书声吸引,悄悄地观赏,不忍打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