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624023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目 录一、工作概况- 1 -(一)评估背景- 1 -(二)评估范围- 4 -(三)区域分析- 6 -二、组织实施- 11 -(一)评估目的、对象- 11 -(二)评估依据- 11 -(三)评估方法- 11 -(四)人员组成、分工及时间安排- 12 -(五)其他事项- 13 -三、调查结果- 13 -(一)概述- 13 -(二)文物分布情况- 13 -(三)文物价值评估及建设工程对文物影响分析- 14 -四、文物评估结论及建议- 14 -(一)评估结论- 14 -(二)建议和解决方案- 15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5 -受鹰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委

2、托,在鹰潭市文广新旅局的协助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依据鹰潭市经济开发区提供的规划图和区域边界四至图对鹰潭高新区拟开展文物资源评估的区域进行了田野考古区域系统调查工作,并对发现的文物资源进行了评估,现报告如下。一、工作概况(一)评估背景文保审批是建设用地出让的前提条件。进行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既是对重大项目落地的有力保障,也能让珍贵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是促进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多次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也配合出台了相关文件,并细化了文物资源区域评估细则,来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2018年10

3、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考古前置”的要求,即“深入推进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面向社会的项目审批,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应充分考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需要。完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2019年5月31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管理的意见(文物保发201916号),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工作,加强部门协调,细化工作流程,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关系”。2020年9月28日,习近

4、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同时满足当前重大工程建设、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与地下文物保护的需求,全面推进土地出让前和工程建设前的“考古前置”、“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科学推进我省各类开发区内的文物资源评估工作,2020年11月3日,江西省文物局专门印发了江西省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实施细则,对文物资源区域评估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评估条件、成果使用、监督检查、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报告体例等事项做出了详细要求和说明。2020年12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

5、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开发区“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各地在开发区确定的区域,完成区域规划环评、区域能评、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评估、文物保护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区域性统一评估”。其中,开展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是开发区“标准地”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2021年3月8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印发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先考古,后出让”的政策机制,即经文物主管部门核定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要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依法完

6、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原则上不予收储入库或出让。2021年1月20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加快推进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的通知,提出至2021年11月前,全省省级以上134个开发区应全部完成文物区域评估工作。根据上述文件精神,结合全省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统一部署,江西省各市县区政府部门积极联系具有考古勘探资质的单位对辖区内的开发区进行文物资源评估。2021年6月9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鹰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协议,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鹰潭高新区的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工作。(二)评估范围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鹰潭市城区西南处,分为白露

7、科技园、龙岗产业园,辖区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人,其中企业员工2万人;现有企业500余家。其前身为鹰潭市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6月,2006年3月获批为省级工业园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新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全域一体、改革创新、优化生态、小市大为”的总体要求和打造“两都一城”的发展定位,围绕“五年决战翻番”的总体目标,落实“高新引领、产业升级、改革突破、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要素聚合为保障,聚焦培育

8、壮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加速构建了“移动物联网(智能制造)、铜基新材料、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2017年,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0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1.07亿元。2018年上半年,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2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2.84亿元。这里是智慧新城的排头兵。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实现网络覆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产品研发示范应用全国领跑。高标准建成中国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园,并获批第八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落户高新区。设立了中国信通院物联网研究中心、中国泰尔实验室、国家物联网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

9、及3个开放实验室,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集聚了国内172家物联网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已成功孵化产品38种,实际试点应用场景33个。产业样板品牌效应凸显,众多院士和国内顶尖专家来高新区考察指导,成功承办第十四届中国信息港论坛、中国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大会等多场有影响力的活动。这里是世界铜都的主战场。“八位一体”铜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首家国家级铜检测中心落户园区。全国铜及铜合金循环利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试点区加速推进,铜精深研究总院加快建设,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绿色水工产业基地获批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铜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致力于和浙江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院校合作,支持

10、园区铜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产品升级、链式扩张,推动产业链向电子信息和电力电气领域延伸。2017年,高新区铜加工企业主营业务占园区总收入的73%。这里是创新创业的新高地。高新区是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颐高万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首家省级“海智计划”工作站在园区挂牌。区内现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各类研发服务平台44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级平台22个,拥有授权专利1935件,高新技术企业45家,三川智慧、广信新材料分别获批国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高标准打造了中国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园人才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营,创业孵化服务、引资引智引技全面提升,优惠政策、优化环境、优质服务、优秀

11、创意“四优服务”持续完善,区域创新创业新高地已经形成。(三)区域分析1.地理位置高新区所处的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地处北纬27352841、东经1164111730,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辖区东接弋阳县、铅山县,西连东乡县,南临金溪县、资溪县,北靠万年县、余干县,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毗邻。境域南北长约81千米,东西宽约38千米。距省会南昌市143千米(铁路里程)。全市总面积3556.7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15,是华东交通重镇、江南交通枢纽,是海峡西岸经济区23个节点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大核心城市之一,是江西对接长三角

12、、珠三角地区的前沿阵地。高新区位于鹰潭市城区西南面,紧邻沪昆、济广两条高速,320国道和206国道呈“十”字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2.地形地貌鹰潭市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部低。地形可分为东南部中山地带,北部中高丘陵地带,西部中低丘陵地带,中部贵溪盆地地带。主要山峰有阳际坑、青茅境、鲑鱼峰、唐家山、天华山、郎岗山等。境内最高峰阳际坑位于贵溪樟坪乡,海拔1540.9米,最低点位于余江区锦江镇团湖村信江河谷,海拔16米。3.气候水文鹰潭市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雨量充沛,光线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8C,极端最低气温-9.3C,极端最

13、高气温41.0C,相对湿度为76%,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年均降雨量为1750毫米,最大日降雨量为214.4毫米。无霜期长达262天。最低月均气温3.3,最高月均气温34.9。平均气温年较差23.3,生长期年平均317天,无霜期年平均267天,最长达317天,最短为2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49.9小时,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7.7天。鹰潭市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主要河道有一级河信江,长72千米;二级河12条,总长425千米;三级河3条,总长44.5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信江,从贵溪流口经境内贵溪市、月湖区、余江区,从余江区的锦江镇炭埠村流出,长72千米;主要支流有白塔河、罗塘河

14、、童家河、白露河、泗沥河等。4.历史沿革西周以前鹰潭属扬州之域,春秋为百越之地,战国先属越后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境属余汗县域地。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属庐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属鄱阳郡。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余汗县晋兴乡划出设晋兴县,辖今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区境地。晋怀帝永嘉七年(313年),晋兴县更名兴安县,不久即废,恢复余汗县晋兴乡。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年),余汗县晋兴乡划出设安仁县,属吴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安仁县,恢复余汗县晋兴乡;余汗县更名余干县,属饶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余干县晋兴

15、乡划出设长城县,属饶州;武德七年(624年),玉亭县并入长城县;武德八年(625年),撤长城县恢复余干县晋兴乡;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划弋阳县西境及余干县东北境设贵溪县,隶属信州,辖鹰潭坊(今月湖区);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年),余干晋兴乡更名兴安镇。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兴安镇更名安仁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安仁场升置安仁县,隶属江南东路饶州。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安仁县隶属江浙行省饶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信州为信州路,辖贵溪,隶属江浙行省。元惠宗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部胡大海取信州,改信州为广信府。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安仁县隶属江南行省鄱阳府。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安仁县隶属饶州府。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年),贵溪县鹰潭坊隶属江西省广信府。顺治十四年(1657年),安仁隶属江西省饶州府。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鹰潭坊设司;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年),鹰潭改设镇,为建镇之始。此后,为贵溪县所辖镇沿至民国时期。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因安仁县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更名余江县。是年江西省分4道,贵溪、余江同属豫章道。土地革命时期,民国十八年(1929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溪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辖贵溪县信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余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