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623056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点:台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函授站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11级姓名:宋光辉指导教师:朱春华目录一、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4二、以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为原点,使学生能满怀激情和信心地去作文6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创新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7(一)走进农田,体验劳动。7(二)社会生活中体验。8(三)写作中创造能力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作基础。8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9五、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的幻想10(一)激发学生想象10(二)要鼓励学生幻想。10六、训练多角度构思和求异思维的能力。11(一)发散思维11(二)逆向思维12参

2、考文献14内容摘要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最活跃、最生动、最富于生命力。学生是极富创造力的年代,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思想活跃,不保守,少束缚,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本文首先从时代及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简要阐明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提出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主张,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概括说明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底

3、蕴,为创新写作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形成问题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创新能力。激发想象、鼓励幻想,奏响创新思维的琴弦。训练多角度构思和“反弹琵琶”的求异思维能力,使创新思维活源顺流。关键词:作文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向未来,现代教育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

4、成部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所以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必须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文的教学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下面仅就作文教学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创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的创新往往源于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源于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源于一定的新体验和新探索。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能诱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乐于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的机会和条件,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表白自己的想法,消除学生那种因为回答不对或害

5、怕违反课堂纪律而形成的焦虑、紧张,甚至压抑的情绪。教师要变换角色,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人和参与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在轻松愉快中,使学生形成思维共振,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学校篮球赛的作文指导中,我曾这样引入:“我们的作文应写我们中学生自己的生活。学校篮球赛刚结束,我们想不想把这一活动真实生动地纪录下来?”从而营造了一种能激发写作热情的情境。于是同学们马上进行选材、构思。十分钟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路。学生们针对构思中的问题各抒己见,有的认为:球赛的场次较多,写作的重点应是本班与对手的那场比赛,因为这场球赛应是我们最关心

6、的。有的认为,除了正面描写球场内队员的激烈拼搏之外,还应运用侧面描写,忙里偷闲写上几笔场外观众、热烈的掌声、热情的呐喊助威。有的同学提出运用细节描写具体细致地描写一个主力队员投球动作以及投球之后队员及场外观众的目光、表情。有的同学认为,针对场内双方队员的争夺,比分的变化,可以设置悬念,形成波澜,使文章张驰相间,曲折生动,跌宕多姿。这些想法提出之后,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提出不同看法,有的提出更合理的建议。最后,我这样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咱班的队员在全班同学的鼓励与帮助下,夺得了冠军,我们应感到骄傲与自豪,比赛中,张磊的运球、闫生的断球、李春孝的快攻、吴迎凯的远投、韩茂春的蓝板,邓凡双的助攻都给

7、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大家的呐喊助威,有的胳膊挥痛了,有的嗓子喊哑了,还有失利时的紧张焦急,以及进球时的兴奋。球我们都打赢了,如果写不好,真的对不起我们所流的汗水。下面同学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构思,力求写出真情,写出新意。”这样不仅创造了宽松的环境,而且在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的热情。二、以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为原点,使学生能满怀激情和信心地去作文传统的教学是应试教育下的填压式教育,教师是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作文教学时。作文训练没有考虑到学生现有掌握材料的情况,致使学生发出了没有什么可以写的言论。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首先使

8、学生掌握大量的素材,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内容去写。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训练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情况,去有的放矢的进行作文训练,使学生变应试教育的被动为素质教育的主动去写作,满怀激情和信心的去作文。例如,母亲与家乡两题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作母亲一题时,学生畅所欲言,内容既丰富又感人。这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描写“母亲”的素材,真正的写起来作文来,他们的笔下如泉水淙淙。是以学生的社会和情感为原点,使学生满怀激情和信心的来作物。但对于家乡一题,学生就感到无从下笔,因为他们所能观察的范围,以家、学校为中心,对于“家乡”这样的大的题目,他们感到茫然。使学生没有信心去作文,更谈

9、不上激情了。久而久之,学生会厌烦作文。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创新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扩大生活范围,增强阅历,获取写作素材。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开辟作文写作的源泉。(一)走进农田,体验劳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劳动却变得越来越陌生。为此,我利用夏秋两季农忙时间,把学生带进农田。我的做法是:在麦假的前一天,向同学们提出具体要求,和父母

10、一起去地里收麦,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收麦期间,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收麦活,亲自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他们讲些小麦的培育、施肥、灭虫、收割等要领及种麦的成本,亩产量,经济效益等问题,晚上,在灯下奋笔作文。麦假结束后,同学们写出了一篇内容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这样学生写出的东西就有血有肉,内容充实不空洞了。(二)社会生活中体验。社会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可组织学生开展“当一天小家长”,“清洁队跟班一日”,“我是小记者”等活动,引领他们走进社会,接触三百六十行地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意义,体验劳动艰辛与价值,体验各种社会

11、职业地作用,及应具备地基本素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体验中还可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增强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可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仅仅局限于“小我”,以自己为中心,或以自己周围的几个人物为中心。也有的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情绪反映上,或喜或忧,或豪情满怀或抑郁伤感等。教师要顺应学生的任知规律,帮助他们拓宽眼界,逐步摆脱“小我”的局限,把笔触伸向更广泛的层面,去体验大环境,反映大题材,写出大气势,去反映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等。(三)写作中创造能力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作基础。知识是人们对客

12、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晶,又是人们行动的向导和指南。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创新写作就不可能实现。所以,知识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只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和底蕴,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否则,培养创新写作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措施是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利用好教科书,用满腔的热情、精湛的讲义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透彻,记忆牢固;2、教师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文章,或让学生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启迪、有影响的课外文章在课上阅读、欣赏、讨论、交流;3、引导学生开拓第二课堂,让学生广泛深入生活,并将知识扩展、迁移、运用。4、组织学生办报,举行说成语故事比赛、普通话演讲

13、比赛,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成立阅读小组、写作小组,使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自我,夯实创新写作的基础,奠定创新写作的知识底蕴。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创新。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才不会浅尝辄止,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为此,有的专家提出:“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不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工作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

14、学生质疑,做到师生相互提问,共同研究,多向交流。在授完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课后,我让学生写此文的读后感,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对最后一段的语序指出了质疑。他认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一句中两个分句的顺序应调换,理由是调换后前后句的衔接更紧密。我立刻赞扬了他敢于质疑、积极思考的精神,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展开辩论,最后多同学赞同这位敢于质疑的学生的见解。同时,也有一部分同学不同意调换,他们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认为此句与上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构成顶真修辞格,且形成一种错落之美。学生的这些想法,都是教师备课中始料不及的,但正是这种大胆的质疑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了学生的思

15、维激情,尽管有些想法还不成熟,但它是源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而产生的新看法,我们说这就是创新。这样,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大胆提问,经过积极讨论,相互交流,通过激烈的辩论,深入和探求,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其创造性思维得以锻炼,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五、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的幻想(一)激发学生想象想象,就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尤其是创造性想象,它不依据现成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具有首创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通过创造性想象的训练,就可以培养有真知灼见的创新人才。创造性的想象一旦参与了学习,创新的潜能就能被开发。我曾以,孔乙己之死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构思孔乙己是怎样死去的。结果,有的同学认为,孔乙己是被打死的,有的认为孔乙己是饿死的,有的认为孔乙己是病死的,也有的认为孔乙己是自杀而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