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53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618624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5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5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5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5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5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5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5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春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西宁番子治罪条例适用的地区是( )A.蒙古B.甘肃C.青海D.宁夏E.云南参考答案:BCD2. 西周法制的指导思想是( )。A.明德慎罚B.代天行罚C.以德配天D.敬天保民参考答案:A3.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利息、股息、红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资本公积金指溢价发行股票形成的资本公积金)B对于购买体育彩票取得的中奖收入应全额计征个人所得税C纳税人在

2、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过程中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D对个人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应先扣除800元费用,再按20%计算个人所得税AC4. 根据我国的司法解释,动产的租赁关系应适用( )。 A动产所在地法 B承租人营业所所在地法 C出租人营业根据我国的司法解释,动产的租赁关系应适用()。A动产所在地法B承租人营业所所在地法C出租人营业所所在地法D承租人住所地法C5. 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推行的新政措施有:( )A.“明法审令”B.“尽地力之教”C.“善平氽”D.制定法经E.逐渐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参考答案:BCD6. 清朝针对少数民族制

3、定的法律有( )A.理藩院则例B.回疆则例C.苗疆事宜D.“番例条款”参考答案:ABCD7. 关于宋代的“折杖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折杖法”为宋太祖所创,其初衷是为了改变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B.依“折杖法”,五刑笞、杖、徒、流、死均可以折换成一定数量的杖罚C.“折杖法”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D.“折杖法”对反逆、强盗等重罪不适用参考答案:ACD8.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有( )A.简化税制,将数十种赋役归并为几种税B.税收改以货币税为主C.以县为单位统计差役,杂泛所需的人力、物力总额D.将各种“均徭”按人丁数征收白银E.将纳税产转流征收解运赋税参考答案:

4、ABCD9. 违反担保之诉是根据疏忽提起的诉讼。( )违反担保之诉是根据疏忽提起的诉讼。()错误违反担保之诉是根据买卖合同提起的诉讼。10. 南京临时政府中负责法律、法令制定与颁布工作的机关是( )。A.司法部B.法制局C.内务部D.国务院参考答案:B11.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我国刑法第17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者的关系是()A二者是矛盾的B二者没有任何关系C在刑法理论上,犯罪的未

5、成年人与成年人有很多不同,将未成年人的年龄作为量刑情节,是一种合理的区别对待,正好体现了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D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是“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例外C本题考查的是“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和区别对待的关系。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了“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该原则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并不矛盾。从公平角度和社会利益的角度,对青少年犯罪进行区别对待都是合理的。这并不违反适用法律人人平等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2. 朱元璋在制定大明律时新增加的政治性罪名是( )。A.谋反罪B.奸党罪C.谋叛罪D.谋大逆

6、罪参考答案:B13. 西周时期的法律形式有“礼”。(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 西周地方上掌管理司法的官吏有( )A.司寇B.太宰C.乡土D.遂士E.少司寇参考答案:CD15. 东汉时期“三独坐”是指( )A.尚书令B.御史中丞C.御史大夫D.丞相E.司隶校尉参考答案:ABE16. 夏代罪名中“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 )。”A.昏B.墨C.不孝D.乱政参考答案:C17. 清朝推行思想高压政策的法律表现是( )。A.宦官干政B.大兴文字狱C.实行秋审和朝审D.实行海禁,阻挠外贸参考答案:B18. 汉武帝时提出以春秋决狱的是( )A.贾谊B.张释之C.董仲舒D.司马迁参考答案:C19

7、. 试比较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试比较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领事关系与外交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首先,两国同意建立外交关系,也就意味着同意建立领事关系。其次,在行政系统上,领事官一般与外交官同属于外交人员组织系统,由外交部门领导。此外,外交使节也可以同时执行领事职务。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府进行外交往来;而领馆通过只就护侨、商业和航务等领事职务范围内的事务与所在国的地方交涉;领事特权与豁免略低于外交特权和豁免。20. 1991年5月,冯敏因受单位行政处分而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1997年6月,其妻王慧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同月,冯1991年5月,

8、冯敏因受单位行政处分而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1997年6月,其妻王慧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同月,冯敏所在单位欲将其除名,亦向同一法院送交了宣告冯敏死亡申请书。下列有关该案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院应判决离婚,但不应判决宣告死亡B法院应判决宣告死亡,使冯敏与王慧的婚姻关系自然解除C法院可以判决离婚,也可以判决宣告死亡D法院可以在判决离婚的同时宣告死亡A本题考查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根据民通意见第25条的规定,申请宣告死亡应当按顺序进行,前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不提起死亡宣告申请,后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不得提起死亡宣告申请。在本案中,由于妻子提起离婚申请,故可以推定妻子不打算宣告丈夫死亡

9、。因此,冯敏所在单位无权申请宣告死亡。21. 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 )构成的体系。 A国际法 B国内法 C国内法与国际法 D成文法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构成的体系。A国际法B国内法C国内法与国际法D成文法B法律体系是将一国的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是由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故选B。22. 清代笔记冷庐杂识记载:旗人有与父异居而后母与邻人私者,父愤不能制,语子曰:“儿为我杀之!”子夜杀后母及邻人于室,自归有司,有司论极刑,部院核拟如所论。丘持不可,曰:“春秋书夫人孙

10、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夫绝不为亲,即凡人耳。彼承父治命,手刃父仇,而以大逆论,无乃非春秋之义乎?”乃以两议上,诏特从末减。此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种司法裁判方法?( )A.春秋决狱B.三司会审C.临事制刑D.御笔断罪参考答案:A23. 清朝将死刑按秋后是否处决分为( )A.斩立决B.绞立决C.斩监候D.绞监候E.可矜参考答案:ABCD24. 试述传统法典名例律一篇的形成及影响。试述传统法典名例律一篇的形成及影响。正确答案:(1)名例律一篇的形成过程rn 名例律是从具律发展演变而来的。rn 战国时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法经。共分六篇依次为盗法、

11、贼法、网法、捕法、杂法与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对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的总则部分。法经的体例结构为秦律所继承。到汉代丞相萧何在法经六篇基础上斟酌损益增加了户、兴、厩三篇。这样作为总则性质的具律既不在篇首又不居律末而是夹在各篇之间在体例结构上已显示出不合理性。rn 自曹魏律以后具律的地位与整个法典的结构开始变化。魏明帝时尚书陈群等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上增加诈伪、断狱等9篇合为18篇同时对秦汉相沿的旧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改革的重要一点是把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放在全律之首集中规定刑罚种类及刑法适用的总的原则使法典显得科学与合理。rn 晋律中又把刑名一篇分为刑名、法

12、例二篇仍放在律首。至北齐律又把刑名、法例二篇合为名例一篇仍置为律之首篇作为“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的统率全律的总则确定了名例律作为封建法典总则与核心的地位。rn 至此正式完成了由具律到名例律的演变。rn (2)名例律的影响rn 中国封建法典总则部分的名称及总则在前统率其后具体罪名、刑罚及审断的体例正式定型。法典的科学性明显增强。中国封建法典体例结构正式确立。中国封建法典的整体水平也由此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隋唐及后世各朝封建法典基本体例结构都以北齐律为渊源。(1)名例律一篇的形成过程名例律是从具律发展演变而来的。战国时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法经。共分六篇,

13、依次为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与具法。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对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的总则部分。法经的体例结构为秦律所继承。到汉代丞相萧何在法经六篇基础上,斟酌损益,增加了户、兴、厩三篇。这样作为总则性质的具律既不在篇首,又不居律末,而是夹在各篇之间,在体例结构上已显示出不合理性。自曹魏律以后,具律的地位与整个法典的结构开始变化。魏明帝时,尚书陈群等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上,增加诈伪、断狱等9篇,合为18篇,同时对秦汉相沿的旧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改革的重要一点是把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放在全律之首,集中规定刑罚种类及刑法适用的总的原则,使法典显得科学与合理。

14、晋律中,又把刑名一篇分为刑名、法例二篇,仍放在律首。至北齐律,又把刑名、法例二篇合为名例一篇,仍置为律之首篇,作为“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的统率全律的总则,确定了名例律作为封建法典总则与核心的地位。至此,正式完成了由具律到名例律的演变。(2)名例律的影响中国封建法典总则部分的名称及总则在前统率其后具体罪名、刑罚及审断的体例正式定型。法典的科学性明显增强。中国封建法典体例结构正式确立。中国封建法典的整体水平也由此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隋唐及后世各朝封建法典基本体例结构都以北齐律为渊源。25. 大明律在体例上分为九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6. 司法行政机关是代表国家对律师进行管理的机关,律师接受国家监督,首先是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7. 集体协商代表的职责主要有( )。A. 应当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