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些公开课说开去.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561833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一些公开课说开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一些公开课说开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一些公开课说开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一些公开课说开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一些公开课说开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一些公开课说开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一些公开课说开去(发表于宁夏教育2010年第7、8期“教育杂谈”栏目)平峰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张 皞为了更好的推进新课改,教研部门大多采用将农村小学教师集中到县城的重点学校,通过重点学校名师的公开课以推广新课改的成功经验。但观摩了许多名师的公开课之后,有些困惑却不能让人释怀。困惑一:好课的底线是什么?是真实还是表演?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教师、学生、教材的多方对话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平台,其最终目的是完成学习任务。而多数公开课却是教师在表演(为此他们要做好长时间的充分准备),或者师生在共同表演。一堂课精彩纷呈,真像一场话剧,师生的对话就像事先设计好的台词。课前

2、的设想全部到位,课上却没有质疑问难。学生口中精彩流畅的语言单调而不带有一丝情感。有的课本来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教师却把孩子分成组讨论交流,成了应景之作。还有些课本剧既浪费时间,也有哗众取宠之嫌。许多听课的老师下来议论,这些老师平时是不是一直在这样上课?累不累啊?观摩者看到的不是一种常态的教学过程,这其实是教研的失败。在这些公开课中,还有一种激励方式也待商榷。对回答问题答对或者朗读精彩的学生,老师会叫全班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或者打一个“OK”手势,齐声喊:“YE”,在一堂课里此起彼伏。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动力定势,答错了也会“YE”。这样的评价最初可能很受学生的欢迎,能激起他们的成功体验和求

3、知欲,但如果过分强调这种评价方式,会形成一种审美疲劳,于事无补,或者成了一种单纯的游戏了。我们能否让那些名师到边远农村学校用当地的学生为当地的老师上一些公开课,使边远农村学校的教师亲身体验一下新课改的成功经验,从设身处地和身临其境中有所收获。不要使农村教师总有一种错觉:城里人的教法我们能用吗? 困惑二:辅助手段目的何在?是提高效果还是丰富过程?近年来,农村学校大多有了多媒体设备。教师们能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带领学生走进情景交融的文本世界,借助课件实现了与教材间更亲密的对话,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有效弥补了农村音乐、美术、科学和英语等课程专任教师的不足。因此,多媒体教

4、学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在一说到上公开课,一些人立刻就会想,这节课有课件吗?没有课件能上吗?会不会被认为是不成功的课呢?曾经在县重点小学连续听了两节课,为同一篇课文同一课时。两位教师各自制作了不同的课件,可以看出花费了许多心思,但内容只是代替了板书,跟农村小学教师常用的小黑板作用相同,不同的只是形式而已。但用多媒体表现出来,就被认为是很成功的课了。多媒体的使用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动。教师除了要选择或制作好的课件,还要把课件的应用与文本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有机的联系起来,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如果只是拿来现成的课件演示一番,以代替讲授和引导,效果不会比不使用更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设备是

5、用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如果只是丰富教学形式,仅仅增加感官刺激,是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还有那种不从备课着眼,急于找课件(农村小学会自己制作课件的老师还不多)的方法是不是本末倒置?好的课件可以为课堂增色,却并不是好课的必备条件(这一点教研部门必须清楚,不能强迫教师课课都使用课件,如果仅仅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反而会弄巧成拙)。甚至一些粗劣的课件会将学生触及思想的阅读浅化为视觉上的阅读,也会不自觉的助长教师课堂上懒于引导,缺乏师生双边互动和不深入备课的懒惰思想。困惑三: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引导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主要特点,但是不是就要丢弃对基础

6、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而一味的追求创新呢?“双基”这个传统教学中的概念,在现今的教师思维中已经淡化了。很多人感慨:现在的学生学的不踏实。课堂上老师在“追风”,“双基”被留给课外了,留给学生自己了。在没有教师明确要求和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双基”的习得就大多要靠学生自己了。许多教研员在评课时都强调教法的新颖,课件的运用,却很少谈及教学效果(笔者从侧面了解到,县城学校学生成绩好,主要不是得益于课堂教学,而是学生繁重的课外作业。学生有多种练习册类的学习资料,每天要做到很晚。没有家长的指导,许多学生还完不成这些作业)。在教改中统一印制的教案(教案格式是不是越标准划一越能体现创新?),重数量轻质量的备课标准

7、。检查督导重文本,听课评课重新颖,使得农村教师无所适从。教师应该有自己成功的教学模式,但现在的教师都没有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新课改的障碍了。有的教研员在听课时只用眼睛和耳朵,喜欢花哨和新奇。在农村学校评课时常常有一句话:“教法太传统了。”一言以蔽之,这是一节不成功的课,这让大多数农村教师感到困惑不解。任何成功的经验都来自实际,脱离实际奢谈教改,就是舍本逐末。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教育基础和师资条件都有很大差异。在彼地成功的经验,在此地不一定适用。我们应倡导教师立足实际,把新课改的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摸索出适宜自己学生的有效教法。不能搞一刀切,也不是“他山之石”都能“攻玉”。有两个成语“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也许可资借鉴。在课改的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你是否思考过:目标在前方,而我们是否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