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61686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分离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分离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分离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分离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分离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分离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分离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流控芯片电泳在尿蛋白别离中的应用褚少朋,王惠民,宋宏伟,丛辉,王跃国,张芹,张志泉,徐耀忠,金庆辉【摘要】目的:将微流控芯片电泳用于临床尿蛋白别离的验证试验,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微流控芯片电泳对30例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的对照组和70例尿蛋白定性在+以上的病例组进展检测,以白球蛋白的峰面积比值判断蛋白尿的选择性,并与美国Hele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比拟。结果:30例对照组未检出蛋白峰,70例病例组除2例外均检出蛋白峰,其中选择性蛋白尿16例,非选择性蛋白尿50例,溢出性蛋白尿2例,与美国Hele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100%相符,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7.14%。结论:该法用于

2、临床尿蛋白别离的验证试验,效果很好,适于在中小医院普遍推广。【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电泳;尿蛋白;选择性蛋白尿Abstratbjetive:irfluidihipeletrphresisasusedfrverifyingtestfseparatinglinialurineprtEinsandasevaluatedinlini.ethds:Thirtyurinesapleshsequalitativetestsfurinaryprteinserenegativeandseventyurinesapleshsequalitativetestsfurinaryprteinsererethan+ered

3、etetedandtheseletivityfprteinuriaasjudgedbypeakarearatifalbuinandglbulin.TheresultsereparedithAerianHelenaagarsegeleletrphresis.Results:Nprteinpeakasdetetedinthirtyurinesaplesfthentrlgrup,butprteinpeakseredetetedinseventyurinesaplesftheasegrupiththeexeptinftandangthe16ereseletiveprteinuria,50erennse

4、letiveprteinuriaand2ereverflprteinuria.ThisassayahievedthesaeresultasAerianHelenaagarsegeleletrphresisanditsardrateinlinias97.14%.nlusin:Thistehnlgyusedfrverifyingtestfseparatinglinialurineprteinsisverygd.Itprvidesstrngprffrdiagnsinganduringthelinialdiseases.Itisvaluabletidelyppularizethisethdtsepar

5、ateprteinuriainiddleandsallhspitals.Keyrdsirfluidihip;Eletrphresis;Urineprteins;Seletivityfprteinuria尿蛋白增多可来源于多种疾病,尿蛋白电泳有助于病因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常用的尿蛋白电泳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SDS-PAGE应用最为普遍,可别离出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但该法操作极为繁琐,花费时间较长。近年来国外把毛细管电泳(E)1用于别离尿蛋白,虽操作简便、快速,但需要昂贵的仪器,限制了临床的广泛推广。近几年开展起来的微流控芯片技

6、术2具有高效、快速、试样用量少、散热才能强等优点。并可实现阵列并行操作,用于无机分子、有机分子、生物大分子(如DNA、氨基酸、蛋白质、细胞)、细菌及病毒等的分析检测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鲜见在临床上用于别离尿蛋白的报道,我们自行研制了微流控电泳芯片,并用于别离临床尿蛋白的验证试验,效果很好,与美国Hele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100%相符,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7.14%。1材料与方法1.1对象(1)病例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住院患者70例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2489岁。其中尿毒症14例,慢性肾炎21例,慢性肾衰4例,肾病综合症2例,多发伤2例,糖尿病等27例。留取尿蛋白定性在+

7、以上的晨尿标本70份。2对照组:安康人晨尿标本30份,无肾脏病史及其他慢性病史,尿蛋白定性试验为阴性。1.2试剂与仪器1试剂:纯人白蛋白、人运铁蛋白、人IgG购自美国Siga公司,SP300plate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盒购自美国Helena公司。75l/L硼酸盐(pH10.55)含0.8l/L乳酸钙、1%(v/v)乙胺电泳缓冲液用双蒸水配制,使用前经0.2滤膜过滤,并真空抽气。2仪器:REP全自动电泳仪,美国Helena公司。自制微流控芯片:整个石英芯片尺寸为6432,芯片微管道宽约70,深约40,芯片进样池到十字穿插点长4,有效别离长度为42,储液池直径为2.5。电泳仪与检测系统为中科院微系

8、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制3,4,该系统可调输出电压为05000V,利用214n紫外检测器检测蛋白浓度,软件为自行设计。1.3方法1.3.1尿标本预处理取尿样5l置分子量为7000透析袋中,于1L75l/LpH10.3硼酸盐缓冲液中透析1小时,于聚乙二醇20000中浓缩至干,用0.5l双蒸水洗出,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测定蛋白质含量。1.3.2电泳与检测新制芯片分别用1l/LNaH、双蒸水、电泳缓冲液浸泡30in。每次电泳前分别用1l/LNaH、双蒸水、电泳缓冲液冲洗芯片管道1in并使电泳缓冲液充满进样与别离管道,在样品池加4l待测尿蛋白样品。进样时,进样管道两端加500V电压,别离管道两端悬空

9、,进样15s。别离时进样管道两端悬空,别离管道两端加1500V电压,电泳4in。仪器在214n自动记录蛋白区带信号,并对时间描出电泳图谱。1.3.3Helena琼脂糖凝胶电泳从SP300plate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盒中取出胶片置于电泳槽上,点尿样3l,在21、350V条件下电泳8in,然后在60烘干11in。取出胶片置于染色槽内染色、脱色、透明、自然凉干后在525n扫描,仪器自动描出电泳图谱。1.3.4判断蛋白尿的选择性分别计算白蛋白、球蛋白的峰面积,以白球蛋白的峰面积之比判断蛋白尿的选择性,如比值大于5,那么为选择性蛋白尿;反之那么为非选择性蛋白尿。2结果2.1微流控芯片电泳成份分辨力取4l

10、(纯人白蛋白、人运铁蛋白、人IgG各4g/L)3种标准蛋白混合溶液放在微流控芯片中进展检测。如图1所示,3种标准蛋白获得基线别离,人IgG首先出峰,人运铁蛋白其次,人白蛋白最后出峰。2.2微流控芯片电泳重复性将浓度均为5.0g/L的纯人白蛋白与人运铁蛋白标准溶液严格按照实验方法分别平行操作5次,重复性良好。纯人白蛋白和人运铁蛋白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向(RSD)分别为2.68%和2.24%;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向(RSD)分别为5.85%和4.96%。图2为微流控芯片电泳重复性谱图。2.3微流控芯片电泳回归方程、线性范围及检出限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采用外标法以峰面积定量,试验纯人白蛋白和

11、人运铁蛋白的线性范围,得出其线性回归方程,其中x为浓度,y为峰面积。并以噪声峰高3倍值对应的浓度估算了检出限,所得结果见表1。2.4微流控芯片电泳临床样本测定对照组样本30例未检出蛋白峰;病例组样本70例中选择性蛋白尿16例,非选择性蛋白尿50例,溢出性蛋白尿2例,均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未能检出蛋白峰,即假性蛋白尿2例,与临床疾病符合率为97.14%。与Helena琼脂糖凝胶电泳进展比照,获得一致结果。图3为临床患者尿液蛋白微流控芯片电泳图谱及琼脂糖平板凝胶电泳结果灰度扫描图。3讨论微全分析系统(irttalanalysissystes,TAS)是上世纪90年代在分析化学领域开展起来的多学科穿

12、插的新的研究方向。它以微电子机械系统ireletrehanialsystes,ES为根底,以生命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在不同材料的基片上设计并加工出合适生化分析的各种微管道网络为手段。TAS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化分析实验室的“个人化、“家庭化、“便携化,开展成为一种以芯片为平台,集成进样、样品处理、生化反响、别离、检测为一体的全功能微型检测及分析系统。基于ES技术制作的微流控芯片是微全分析系统中开展相对成熟的一个分支。微流控芯片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可外加比常规毛细管电泳更高的电场,实现样品的快速高效别离。1992年瑞士科学家anz等首次报道了微芯片毛细管电泳这种别离分析技术,展示了微全分析系统的雏

13、形和优势,该项技术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了极大的开展和应用。1996年athies和Nrthrup合作,将聚合酶链式反响与毛细管电泳集成,首次实现了聚合酶链反响和毛细管电泳在一块芯片上同时完成。作为一门穿插学科,微流控芯片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化学、微机械和微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利用微流控芯片电泳检测临床尿蛋白获得良好效果,尿样本经适当透析处理后,可根据尿中蛋白分子量与电荷的不同而进展电泳别离,尿中维生素、肌酐等物质均不影响分析结果。微流控芯片尿蛋白电泳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98%,有2例患者经查寻病史无肾脏及泌尿系统病变,而经韩国东盈尿常规化学检测尿蛋

14、白为阳性,但标本经美国Helena全自动电泳仪琼脂糖电泳以及微流控芯片尿蛋白电泳均为阴性。这2例标本1例为黄胆标本,另1例为碱性尿标本,其pH为8.5,由于韩国东盈尿常规化学检测尿蛋白采用pH误差原理,而造成假阳性结果。从图3中可以看出凝胶电泳灰度扫描图蛋白峰位置与微流控芯片电泳结果正好相反,这主要是由于二者电泳原理不同而造成的。微流控芯片电泳主要以电渗流作为蛋白区带的驱动力。玻璃或石英芯片在中性或碱性pH下,其外表带负电荷,液流中与其相邻的局部形成沿通道壁的带正电荷的界面。在通道二端施加高电压,带正电荷的界面在电场作用下产生迁移,继而带动通道内界面包裹的液流产生电渗流,使液体向负极挪动。在碱

15、性条件下蛋白质虽带负电荷,因电渗流的力大于电荷作用力,蛋白质分子亦向负极泳动,与普通区带电泳相反,带负电荷越多的蛋白质分子泳动越慢5。而凝胶电泳即是普通区带电泳,是根据电泳速度不同实现别离,带负电荷越多的蛋白质分子泳动越快。1960年Blainly等6首先提出了蛋白尿选择性的概念作为判断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判断这种才能可通过电泳测定尿液中的中分子量蛋白质和高分子量蛋白质的比值来确定。肾小球疾病时,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作用都发生改变,当肾小球疾病较轻,滤过膜“破绽较小时,尿中以中分子量的蛋白为主,而大分子量蛋白排出很少,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当肾小球病变明显,滤过膜“破绽较大时,尿中不仅有大量

16、的白蛋白,而且有多量的大分子蛋白(如球蛋白),那么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测定的结果可推测病理类型,预测治疗反响及估计预后。小儿肾病综合征中蛋白尿呈高选择性,其中约有97%患者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在成人亦多数为微小病变或细微病变,但也可见于膜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增殖性肾炎。凡高选择性者可预测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响良好;选择性高者预后较好,反之预后差。在本次试验中,共对70例临床尿蛋白阳性标本进展了电泳,有助于判断尿中蛋白质的来源,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佐证。本法别离效果类比于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或琼脂糖电泳,具有快速简便、有良好的重复性、测定费用低廉等特点,适于在中小医院普遍推广。【参考文献】1ittkeS,FliserD,Haubitz,et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