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61537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一个词,我们日常酬酢中常用到,那就是书香,比如书香门第、书香世家、书香子弟等.但是当问及书香究竟是指哪种香,却未必人人都能回答得出。大多数的人会认为是指书墨之香,梁实秋就是这么认为的,他曾在书一文中说,“从前的书,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之类,加上松烟油墨,天长日久密不通风自然生出一股气味,似沉檀非沉檀,更不是桂馥兰薰,并不沁人脾胃,亦不特别触鼻,无以名之,名之曰“书

2、香”.然而,当我们追溯历史,发现书香并非书籍本身的香味,是芸香的味道。芸香,又称芸香草、诸葛草、香茅筋骨草,全草有香气,可以驱虫、通经、祛风。古人认为,放置适量的芸香草,使其所含的挥发成分在书籍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而有这种芸香草的书,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关于芸香,最早的文献记载是礼记月令篇云:“(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注:“芸,香草也”.三国时期鱼豢的典略云:“芸草,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鱼豢的典略已佚,幸赖李石的续博物志保存一二.随后,略晚于鱼豢的佚名著洛阳宫殿薄亦云:“古者秘阁藏书,置芸以辟囊蠹,故号芸阁”。由此可见,芸香辟蠹法早在三

3、国时期就已运用。唐宋时期,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无论内府还是私人藏书都多了起来,芸香辟蠹开始广泛流行,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前人的诗词、笔记中窥知一二。唐代的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云:“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宋代的邵博闻见后录云:芸草,古人用以藏书,曰芸香是也。置书帙中即无蠹”。沈括则在梦溪笔谈辩证一作进一步说明:“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到了明清时期,芸香辟蠹不再是唯一的防虫之法,但仍占据一定的位置.屠隆的考盘余事书笺云:“藏书于未梅雨之前,晒取极燥,入柜中以纸糊门,外及小缝,令不通风,盖蒸汽自外而入也,纳芸香麝香樟脑可以辟蠹。”屠隆生活的时代,辟蠹已不

4、仅仅局限于芸香一种,还有麝香、樟脑也可以辟虫.但芸香辟蠹,仍然是传统藏书家的挚爱。明朝著名的天一阁藏书楼的图书号称“无蛀书”,据说是因每本书都夹有芸香草之故。因芸草与书结缘,与芸草相关的其他物什,也就成了与书相关的称呼.比如,芸签是书签的别称,芸帙、芸编是书籍的别称,芸人是读书仕进者的别称。书室中常备芸草,于是书斋便有了“芸窗“芸署”“芸省“芸馆“芸阁”等雅称。藏书台也被称作“芸台”“芸局”。唐代徐坚初学记曰:“芸草辟纸蠹鱼,故藏书台亦称芸台”,即是其例。就连官职卑微的校书郎,也因芸草的缘故,从而获得一个别致的雅号:“芸香吏”.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就曾担任过这个官职,他在怀念与老朋友元稹在秘书省做

5、校书郎时的诗中说:“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芸香,名称本身就极富诗意,再加上有护书之功效,然而然便成为文人们争先恐后歌咏的对象了。唐人之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杨巨源之外,还有王昌龄韦应物、常衮、姚合等人也作诗赞之。宋嘉祐四年梅尧臣在唐书局设立时,在附近草丛中看到一株芸香草,很高兴,做了一首诗唐书局丛莽中得芸香一本。他的朋友欧阳修也饶有兴致地和了一首,和圣俞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之作用其韵。真是美慕他们的生活,从一株小草见到一种简单的快乐。难怪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可以选择,他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做一个书生。然而,上述诸多诗赋终不及清人笔记记载的钱绣芸故事凄婉感人。百余

6、年来,文人学者援引这则故事大都是感叹钱绣芸爱书、嗜书而入天一阁书不得,为书而亡的不幸命运,为钱氏抱不平。然而,我疑心这样的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附会而成。众所周知,天一阁藏书丰富,森规甚严,“外姓人不得入阁”,直到大思想家黄宗羲才打破这项规定,然两百余年间,也只有极少数大学者如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登阁读书,更多的文人,尤其是那些潦倒落魄的文人只能望楼兴叹。不管怎样,绣芸的故事为书香一词做了一个凄美的注释.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已经很难再见到芸香草了。即便是防蠹,大多也是选择含化学成分的药剂.芸香情结,恐怕更多的只是书卷里所蕴藏、沉淀的一种美丽而遥远的历史记忆和个人缅怀罢了。氤氲陶醉之中,一种植物,

7、因为某种机缘,千百年来与文化关联起来,被赋予了雅致脱俗的寓意,实在是它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书香到底是什么香,谷文彬,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人认为,书香就是书籍的香味,即毛边纸天长日久密不通风生出的一股似沉檀非沉檀的香味。B追溯历史,书香其实是芸香的香味,古人认为,放置适量的芸香草,可 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书籍。C芸香最早记载于礼记月令,从三国到明清时期,芸香辟蠹法一直就是最主要最有效的防虫方法。D芸香芳名远扬,连英国史学家汤因比都愿意生活在中国宋代做一个书生,就是为了目睹芸香草的风采。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陈

8、说观点时使用“未必人人都能”“据说”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用语极有分寸感。B文章列举王昌龄、韦应物、常衮、姚合、欧阳修等是为了证明芸香是文人歌咏的对象。C文章在分析论证时,引用了礼记以及唐宋明清等时期的众多史料,视野比较开阔。D文章脉络清晰,观点鲜明,运用了层进式的结构进行说理,旁征博引,论述比较深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时期,随着雕版印刷的流行,内府和私人的藏书都多了起来,需要 防蛀,芸香辟蠹开始广泛流行.B芸香,其名称本身就极富诗意,再加上有护书功效,受到文人喜爱,在它身上承载了许多礼赞的诗文.C作者疑心钱绣芸的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附会而成,认为绣芸的故事为书香一

9、词做了一个凄美的注释.D现今人们都选择化学药剂来防蠹,见不到芸香草了,芸香情结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历史记忆和个人缅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山水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形象”,山水画的意境往往由园林建筑的“意象带出,可谓画中的“点睛”。它与树石云水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图式.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古典园林建筑和山水画都体证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人文精神;在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刻,园林建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山水画的成熟;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制所附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因其山水画的介入同时转化成为中国

10、山水画深厚文化和审美内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典建筑的形制及其所附有的文化的认知程度,影响和制约着山水画创作的广度和深度。(取材于陈智安等人的文章)材料二“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早期界画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

11、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

12、,被称为“三维的中国山水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

13、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

14、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材料三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

15、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4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是几则材料的中心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中国山水画与古代园林建筑之间关系密切.B第二段中列举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阎立本的事例,是为了说明阎立 本的绘画技艺高超。C第四段作者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运用了正反对比、举例论证等手法论证了自己的观点。D从论述层次上看,四、五段是一个层次,六、七段是一个层次,在论证 顺序上都是先说“画再说“建筑”。5根据材料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维的“辋川别业”在建造上借鉴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手法和思想.B白塔在北海中的地位和佛香阁在颐和园中的地位一样,都是主体建筑.C“篱苑书屋”和苏州留园石林小院入口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是相同的。D“篱苑书屋”采用室内自然采光的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