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函大中专班的开班致辞.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610778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函大中专班的开班致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农函大中专班的开班致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农函大中专班的开班致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农函大中专班的开班致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农函大中专班的开班致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函大中专班的开班致辞.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函大中专班的开班讲话 各位领导、 同志们: 正当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的美好季节,我们XX镇农函大第二届中专班顺利开学了。 今天市教体局、科协有关领导也特地赶来指导,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到会的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 当前,随着中央、省、县市一系列的扶持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解决农村的经济开展问题。农村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这就对我们村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干部要适应新形势要求,带着农民开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这关键在于提升村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提高村干部素质,可以采取多

2、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加大培训力度是最根本的途径。最近开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前段时间送到各村的和电视)也是针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需求,以远程教育形式将农业高等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做到真正的送教育下乡。根据教育多样化的要求,镇党委政府决定开办这期中专班,采取聘请教师、专家,进行课堂教学,辅导讲座;聘请土专家、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进行现身说法、经验介绍;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手把手地开展教育教育培训,从而来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 这期中专班的开办,我们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市科协、教体局的领导为我们出了许多好点子;镇成校和镇中党总支在制订学习方案、落实学员、聘请教

3、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村、社区党组织也为我们中专班的举办作出了不少努力,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我们有信心善始善终办好这届农函大中专班,保证我们在座的每个学员都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领到国家成认并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中专文凭。在领导重视、经费保证、各部门全力配合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还要依靠我们在座各位学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来共同完成这个目标。 在此,我特别要向学员提四点希望和要求: 1、要尽快转换角色,按时参加培训。一个人的身份有很多种,在家里是家长、家庭成员,在村(社区)里是干部,在电影院里你们是观众,在这里你们就是学生。由于每位学员的文化程度不一样,书包扔掉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学习

4、起来肯定会有不少困难,希望大家一定要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挤出时间来按时参加学习。在课堂上,要静下心来,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2、要服从管理,维护教学秩序。在学习期间,作为学员一定要有纪律,遵守学校规定的各项制度,如请假制度、卫生清洁制度、考试制度等。学员遇特殊原因,实在没方法到校学习的,必须向班主任老师请假,课后要做好补课工作。在培训课堂上要遵守课堂纪律,这不仅是对培训老师的尊重,也是对其他培训班学员的尊重,课后要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保证。 3、要虚心学习,切实有所提高。在听课和训练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虚心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地向老师请教。我们既然报名参

5、加学习,都是想学到一些知识的,千万不要碍于面子,不懂装懂,十多门的课程要在二年中的五十天集中授课时间内全部学完,光靠课堂上学习时间远远不够,在课余时间要千方百计抽出时间自学,可以向同学请教,可以向家里人请教,甚至可以向自己的孩子请教。 这样其实在家里也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才能考出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4、要团结同学,相互帮助。从现在我们的中专班就好象一个大家庭,在二年中,我们每个月都要有三、四天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相互探讨的时机,很快就会从不认识到相互熟悉,不管年长与幼,我们都将成为兄弟姐妹,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学员都要做到互让、互尊、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树立起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的良好形象。 最后我衷心祝愿各位学员在这二年时间里,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不辜负党组织的厚望,向组织和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