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学科本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61046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学科学科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学科学科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学科学科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学科学科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学科学科本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学科本质论、教育价值论、教学方法论研究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中学部语文教研组长 施建忠一、关于语文学科本质的认识1关于工具性: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学习其它知识和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也是获得知识交流思想情感的手段,是学习的基础之基础。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即 “加强双基教学”),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2 关于人文性: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主要是表达人们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因此,语文必然具有人文性。语言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必然具

2、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不只存在于语言中,它还存在于语文的内容中。语文内容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主体。在语文课里提出人文性,是因为语文的学习对象学习材料里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要充分发挥这些人文内容的文化、教化功能,充分发挥语文对学生精神哺育的功能。否则就是语文资源的流失。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高尚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3 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这一表述澄清了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这一新的理念,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新的“语文课标”,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又肯定了语文的人文性,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新的理念,既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点,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并加强人文精神的新的时代特点,同时,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应该说,这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语文教育端正了方向,给语文教育指出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1) 关于言语性:语言不是一

4、种能够剥离意义和信息而独立存在的工具。工具性不能准确概括语言的特点。语文学科并不是语言学,而是促使学生更好学习祖国语言的学科。那么,语文的性质就应该是“学习语言”的特点,而不是“语言”的特点。即使“工具性”真的是语言的特点,它也不一定是“语文”的特点。而“言语性”就是针对语文“学习语言”这一主要任务提出来的。*区分语言和言语是语文课程“言语性”的立论依据。言语是“语文”的真正内涵。提高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言语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言语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2)关于实践性:现代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发展的意义上,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这已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是一

5、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是母语教学课程,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十分丰富。将实践明确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原则,有利于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端正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确实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二、语文学科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价值(1)从语文本质看语文教育价值: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

6、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实质”教育,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这里,突出“语言”这个工具 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作为课程价值具体化的课程目标随之而建。我们应理清“三个维度”目标的关系和抓住核心,科学整合“三个维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2)从教学过程看语文教育价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角色扮演一是积极地观察,二是给学生心理上

7、的支持,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寓教于文,要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如语文综合性学习,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3)从教学效能看语文教育价值: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生命发展(而且不仅仅是为了今天的生命)。不能不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生命体”的课堂所追

8、求期望的是:人本性,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动态性,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发展的轨道是随着学生动态变化而调整的;生成性,学生认识的渐趋成熟不是一种思想、一点知识、一点技能的复制,而是在教学统一体之间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知识的考证和技能的锻炼中,派生出种种赋予每个个体生命意义的新质;多元性,答案不止一个,方法并不惟一,任务并不单一;开放性,师生之间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关注生命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人的社会化需要。具有稳定的价值取向。三、语文学科教学方法探讨(1)探究模式:学生的探究学习模式按照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初

9、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由“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平等对话、拓展延伸”六个环节构成。(2)问题模式:问题学习模式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初读课文,自主质疑”;第二板块“归纳分类,定向导疑”;第三板块“读议讨论,多法解疑”;第四板块“合理存疑,鼓励探索”。四个板块构成一个总体的框架。(3)活动模式:活动学习模式大的环节包括: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具体分为四个操作步骤:从教师角度说,是“创设情境活动指导组织评议总结评定”,贯穿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从学生角度说,是“激发兴趣方案设计活动交流拓展延伸”,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策略。(4)体验模式:体验模式可

10、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情境体验,感知文本”。第二板块“角色体验,探究文本”和“生活体验,感悟文本”。第三板块“活动体验,创新文本”。(5)自读模式:教学程序为“指出自学要求开展自学讨论启发解决疑难练习应用评价反馈(或改错)系统小结”。(6)情境模式:这是一种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激发学生情绪从而愉快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7)情感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备如下突出特点: 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调教学要引进时代活水,渗透炽热诚挚浓厚的爱,把弘扬爱国主义作为教学的基调。教学具有高超的艺术性。教学注重对学生思想的熏陶,精神上的渗透,情感上的感染,做到了教学与思想 教育融为一体。(8)练习模式:强调了知识的系统学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发展。环节包括: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揭示新课题,确定对已学功课的联系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