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6079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2021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B. 帕米尔高原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 塔里木盆地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A. 1月5月B. 5月

2、9月C. 9月12月D. 11月次年3月【答案】1. C 2. B【解析】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

3、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 线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 琼B. 新C. 苏D. 赣【答案】3. D 4. B【解析】3. 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4. 根据所示太阳视运动

4、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横穿新。故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点睛】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昼地区日出正北。2.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地区日出正南。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

5、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5.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A. AB. BC. CD. D6.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 志留系B. 石炭系C. 二叠系D. 第四系【答案】5. A 6. A【解析】5. 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6. 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

6、、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地质构造的判断1.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2.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中间老,两翼新。3.断层:岩层发生错误,从而显得不连续。图4为“2021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7. 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 台风预警B. 森林火灾预警C. 寒潮预警D. 滑坡、泥石流预警8. 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答案】7. D 8. C

7、【解析】7. 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故D项正确。甲地距海洋较远,不可能发布台风预警,A项错误;甲地降水几率大,不会出现森林大火,B项错误;寒潮是冷锋的典型天气,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不会出现冷锋过境的天气,C项错误。8. 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较目前下降,A项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且降水强度大,B项错误;冷锋会形成降水,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

8、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会减少,故C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读等压线图,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D项错误。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 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 地表蒸发B. 植物截留和蒸腾C. 地下径流D. 转化为固态水10. 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 山地草原带C.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 荒漠带【答案】9. B 10. B【解析】9. 根据材料,该地区的

9、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10. 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点睛】本题组第1小题容易错选D,要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再结合改善地大部分地区植被丰富这一特

10、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21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1. 2002年2021年期间,该区域A. 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 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 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 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12. 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A. 经济增长放缓B. 人口规模减小C. 环保政策变化D. 工业生产萎缩【答案】11. C 12. C【解析】11. 读图可知,2002年2021年期间,该地区的人均GDP不断增长,控

11、制废水排放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A项错误;2005年后人均GDP继续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B项错误;该地区人均GDP一直呈增长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2005年前不断增加,2005年以后排放量不断下降,故C项正确;2005年后,人均GDP持续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说明人均GDP的增长并不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D项错误。12. 读图可知,2005年人均GDP继续快速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突然开始下降,最可能是因为环保政策的变化,故C项正确。根据人均GDP曲线,2005年后,其增长速度反而增大,A项错误;人口规模大小主要影响生活污水排放量,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无关,B项错误;人

12、均GDP不断增长,说明工业生产并没有萎缩,D项错误。图7为“某国2021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3. 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 政局动荡B. 生育观念C. 产业结构D. 自然灾害14. 该国最可能位于A. 北美B. 西亚C. 西欧D. 南美【答案】13. C 14. B【解析】13. 读图可知,该国2055岁之间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远大于女性人口,其他阶段的男女人口性别比相差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所以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故C项正确。政局动荡会导致人口大量外迁,并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A项错误

13、;只是青壮年的性别比差距大,其他年龄段差距并不大,不是因为生育观念,B项错误;自然灾害不会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D项错误。14. 西亚由于石油产业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吸引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迁入,导致男女性别比差距较大,故B项正确。北美、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比较高,图中所示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并不高,A、C项错误;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D项错误。【点睛】此题组第2问很容易在西欧和北美之间选择错误答案,北美和西欧经济发达,迁入人口较多,但是这些地区迁入人口并不是只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而是各个年龄段的人口都比较多。“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2

14、1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8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9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5. 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6. 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A.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B. 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C. 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D.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答案】15. D 16. A【解析】15. 结合图8可知,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根据图9,丁地四周高,中间低,且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故D项正确。甲地东北侧为沟谷,位于沟谷的顶部

15、,水土流水容易导致地坑院落坍塌,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A项错误;乙、丙两地地势起伏大,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B、C项错误。16.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能够筹集资金,促进对地坑院的保护,故A项正确;部分地坑院还有居民居住,不适合进行完整保护,B项错误;地坑院数量多,废弃的地坑院没有修复价值,C项错误;地坑院占地面积广,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不适合推广建造,D项错误。【点睛】此题组第1问很容易错选甲地,因为甲地整体上也地势较为平坦,要注意结合甲地临近东北侧的一个山谷这一特点,判断其对地坑院建设的不利影响。2021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图10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7. 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A. 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B. 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C. 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D. 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