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606797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煤矿火灾预防与防治技术现状 我国56%的矿井开采的是易自燃煤层,矿井火灾是一大突出灾难。百万吨发火率近年虽有所下降,但仍高居不下,与世界几个主要产煤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是近几年,重大火灾事故还时有发生,给煤炭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特殊是有损于煤炭行业的社会形象,也严峻制约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火灾防治工作依旧是煤炭企业领导的一项常抓不懈、重要而艰难的任务。 1 矿井火灾分类 1.1 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指由外来热源,如放炮、瓦斯煤尘爆炸、机电设备不良、机械磨擦、电流短路、焊接火花等缘由造成的火灾,同时也包括内因火灾处理不当而诱发的外因火灾。矿井外因火灾具有突发和严峻的灾难性

2、。例如福建省陆家地煤矿曾经发生一起明火火灾,由于无法进展反风造成了死亡28 人的严峻性事故。由于外因火灾的主要可燃物有木材、胶带、电缆、油料等,故对井下可燃材料燃烧特性的熟悉,对我们分析火源、掌握火情、削减损失有着乐观的作用。很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燃烧试验,测试得到了各种材料的根本燃烧性质及火灾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等珍贵的数据,丰富了人们对矿 井火灾燃烧特性的熟悉。 1.2 内因(自燃)火灾 自燃火灾是指煤炭自身的吸氧、氧化、发热、热量渐渐积聚到达着火温度而形成火灾。纵观我省煤矿有不少矿井的煤层有自然倾向性,如苏邦煤矿今年年初发生自燃火灾及一些小煤窑的自燃火灾屡有发生等现象也说明白这点。

3、煤炭并不是一暴露于空气中就自燃着火的,一般需要经过埋伏期、自热期和自燃期三个阶段。 (1)低温氧化阶段 特征:煤的重量略有增加,增加的重量等于吸附氧的重量,煤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煤的着火温度降低。 (2)自热阶段 特征:煤温上升;流经火源后的空气氧含量削减;空气湿度增大,形成雾气,在支架及巷道壁上凝有水珠;空气中CO、CO2 含量显著增加。 (3)自燃阶段 产生大量的C 和碳氢化合物;空气和煤岩温度显著上升;火源消失火焰;巷道中消失烟雾及特别的火灾气味。 2 矿井火灾猜测预报技术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技术在80 年月中期前, 应用的是照搬苏联的煤着火温度降低值法。尽管发觉它存在着不少缺点,但由于

4、缺乏自己的技术和手段,仍旧不能予以割舍,沿用了几 十年。进入80 年月中期,随着新技术的进展,我国才开头开发研制以现代色谱为根底的新一代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技术和手段。现已开发出被纳入法规的色谱吸氧鉴定法及其配套仪器ZPJ-1 型煤的自燃性测定仪,业已投入实际应用,使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和手段步入国际先进展列。色谱吸氧鉴定法,就是应用现代气相色谱技术与手段, 检测煤低温下吸氧的力量(氧量、速度),作为判别煤的自燃倾向性程度。它的特点是使用了现代色谱技术,测定和计算都由色谱仪及其附件完成,人员不接触有害物质。该方法已纳入煤矿安全规程(1992 年版)作为法定方法执行。它简洁易学,操作简便,且无害安康

5、。 3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我国煤矿火灾防治技术措施,总体上说,有如下几类。 3.1 均压防灭火技术 均压防灭火技术一般对工作面及掘进面初期发觉的高温预兆点有较好地效果。它是采纳通风的方法削减自燃危急区域漏风通道两端的压差,使漏风量趋于零,从而断绝供氧源,起 到防灭火作用。 3.2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 煤炭自然发火是由于煤与空气中的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漏风不行避开的状况下, 在煤的外表喷洒上一层隔氧膜,阻挡或延缓煤的氧化进程。阻化剂主要是卤化物与水溶液能浸 入到煤体的裂隙中,并盖在煤的外部外表,把煤的外部外表封闭,隔绝氧气。同时,卤化物是一种吸水力量很强的物质,它汲取大量水份复盖在煤的外表,也削

6、减了氧与煤接触的时机,延长煤的自然发火期。 3.3 阻化汽雾防灭火技术 汽雾阻化防灭火其实质就是将受到肯定压力的阻化溶液通过雾化转化成为阻化剂汽雾。汽雾发生器喷射出的微小雾粒可以依漏风风流为载体飘移到采空区内,从而提高采空区防火效果。 3.4 超大量灌注无机固化粉煤灰防灭火技术 目前现用防灭火充填材料主要有:黄泥浆充填材料、水砂浆充填材料、煤矸石泥浆充填材料、粉煤灰充填材料、石膏育填材料、水玻璃凝胶充填材料、废水泥渣充填材料等。但都存在有本钱高、脱水以后体积削减多,不能固化或固化以后支撑强度低等缺点。因此,依据目前的讨论与现场应用现状,以粉煤灰为主料,讨论出经济本钱低,积累力量强,固化后不脱水

7、或少脱水,初凝时间和固化时间可调,具有堵漏、防火、灭火、防复燃、充填支撑强等功能的无机固化粉煤灰防灭火充填材料;并讨论了利用黄泥灌浆系统灌注无机固化粉煤灰的配套装置及其灌浆工艺来防治巷道高冒、空洞、沿空巷道帮、溜煤眼、联络巷、停采线、采空区等地点的煤炭自燃发火。 3.5 化学惰气泡沫防灭火 化学惰气泡沫防灭火材料由多种原料组成,其原料均为固体粉态,经过分别溶解后形成2 种溶液。在井下灭火时,可采纳钻孔压注方法,将溶液注入自然发火区域。当2 种溶液混合后, 便会发生化学反响,产生惰性泡沫,其体积可膨胀8!12 倍。惰气泡沫可快速向四周空间、漏风通道及煤壁裂隙扩展,充填火区空间,窒息火区,而且惰泡

8、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此外,化学惰泡的落液,还具有较高的阻化力量,可以有效地抑制残煤的复燃,到达防火的目的。 3.6 惰化技术防灭火 惰性气体惰化技术,虽然许多煤矿都可以应用,但在我国则规定,放顶煤开采的煤矿必需使用以它为主的综合措施(除惰气外还辅以其它措施)来防治煤自燃火灾,目的是要在较大 的程度上保证采煤安全。惰气源目前进展起来的主要是氮气,制备的方式有:深冷空分、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和中空纤维分别等三种,我国有相当的产品供应矿井选用。它们各有其特点,目前各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承受力, 除深冷空分固定资产较高外,其它两类由于分别氮的根底材料如碳分子筛、中空纤维等,还难以生产出

9、可与国外产品竞争的产品, 造成初期投资也较高,加大了生产本钱,使矿井在肯定程度上失去经济优势。因此,欲广泛进展和应用这些新技术,还需要加大科研力度,解决根底材料国产化及降低本钱问题。在应用技术方面则应改良和提高注氮工艺,加强与采煤工艺的相互协作,以便取得好的效果。注惰效果主要取决于能否保证惰气质量,合理必需的注入量及其连续性,以及能否辅以强有力的检测技术,否则很难取得抱负的效果。各矿必需熟悉到这一点,不行将注惰作为一项万能的措施,盲目地滥用。致于目前已开发使用的三种制惰(氮气)设备,相对来说,更受欢送的还是井下移动式膜分别设备,由于它较碳分子筛设备更易操作和维护保养。但也有其缺点,除上述的需要

10、国产化外,某些部件也须改良、提高,特殊是其净化过滤装置。此外,三种制氮装备中,不管那一种,都需注意产品的质量,并以优质的售后效劳,保证装备的正常和良好运转。 3.7 堵漏技术防灭火 煤层开采时期火灾防治的其次个重要环节是堵漏,也就是实行某种技术措施削减或杜绝向煤柱或采空区的漏风,使煤缺氧而不会自燃。堵漏技术和材料,我国近年进展也很快速,相继讨论和开发出适于巷顶高冒堵漏的抗压水泥泡沫和凝胶堵漏技术和材料,适于巷帮堵漏的水泥浆、高水速凝材料和凝胶堵漏技术与材料,以及适于采空区堵漏的均压、惰泡、凝胶和尾矿泥堵漏等技术成果,它们各有其使用条件和优缺点。目前,上述这些堵漏技术和设备及材料,我国都可以解决

11、,各矿可以依据本矿的详细状况,因地制宜地选用。值得一提的是,均压防灭火和凝胶防灭火技术,操作都不简单,具有不污染或少污染环境的优点,所需的投入也不多,技术也不简单,值得各矿大力应用。 3.8 液氮防灭火技术 液氮防灭火就是从地面或井下向已封闭的火区灌注氮气、加速火区的熄灭。自60 年月后期国外主要产煤国家将液氮技术用于井下防灭火以来,经不断开发完善,现已成为各国煤矿井下处理大型火灾的一种重要措施。近年,英国、法国、德国地面移动式制氮设备的产氮量达1200m3/h, 产氮量在5000m3/h 的设备在研发中。德国从1974 年11 月至1986 年8月共应用氮气灭火80 次,消耗氮气达30 亿m

12、3,抢救出综采设备65 套。80 年月初,我国一些煤层易自燃的煤矿开头采纳注氮防灭火技术,取得了肯定的效果,经“八五”攻关研制了力量为200m3/h 的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特殊是近些年来我国的放顶煤开展快速,此法采空区丢煤多,造成遗煤大面积的危急性积累,极易引起煤炭自燃,且这些火点往往在顶板高冒处或 采空区深部,这时采纳注氮灭火效果最为显著。 3.9 胶体防灭火技术 目前常规的灌浆、均压、阻化剂、氮气防灭火技术在抑制煤层自燃火灾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针对煤层自燃特点,近几年由西安科技大学研制的耐温高水胶体防灭火技术集堵漏、降温、阻化、固结水等性能于一体,较好地解决了灌浆、注水的

13、水泄漏流失问题,已胜利地扑灭了几十起煤层自燃火灾。 3.9.1 胶体防灭火机理 新型复合胶体防灭火技术是由特种添加剂与水按肯定比例混合而成,添加剂的浓度一般为1“!5“。新型复合胶体防灭火技术是利用定量添加设备, 将添加剂按肯定比例参加水中,使水(或泥浆)稠化,然后用泵(或灌浆系统)压注到松散煤体中。在泵压和自重作用下稠化液体渗入到煤体裂隙和微小孔隙中,先对注入口四周火源外表降温,并形成胶体阻断氧集中,阻挡煤体连续氧化放热,进而降低煤体内部温度,熄灭火势,随后胶体渐渐向四周放射集中,渐渐扩大火势熄灭圈使煤体温度降低,从而到达防灭火的效果。 3.9.2 胶体的防灭火性能 (1)新型复合胶体添加剂

14、浓度比拟低,小于5“。添加剂的浓度为3“时,与传统的胶体灭火材料(如凝胶)浓度为10%时的性能相当。在灭火中采纳该材料使固体灭火材料在井下的运输量可削减30 倍以上,这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灭火效果特别有利。由于它的用量少,胶体本钱比传统的胶体灭火材料有所降低。 (2)对水质依靠性小,耐酸碱。在pH4 的水中都可形成较好的胶体,一般的盐对胶体性能的影响不大。 (3)溶解速度可调。依据工艺需要调整材料的溶解速度,可以满意不同的工艺要求。材料的溶解速度可通过转变粒度、添加剂等手段来调整,可依据需要制成系列产品。 (4)新型复合胶体耐火性能好。将其放入打铁炉中,用鼓风机鼓风,火势很旺,只见胶体透亮

15、显红光,仅有少量的水蒸汽产生,胶体不消逝,对四周的红炭仍起灭火作用。 (5)具有肯定的强度及渗透性、蠕变性、粘弹性。新型复合胶体能够渗透到煤层的裂隙中,堵住漏风;在煤层间隙受力发生蠕变时胶体不会裂开;由于胶体有粘弹性,它能严密充填于煤层间隙,即使破裂煤层也不会产生漏风裂隙。 (6)具有肯定的触变性且受热粘度降低。由于它有触变性,在用泵进展压注时,其粘度较低,输送阻力不大,而进入煤层静止后,其粘度增大,可滞留在煤层中,吸热堵漏;由于材料受热 粘度降低,使其在煤层中向高温点的流淌变得简单,而从高温点向外流相对较困难,这对灭火有利。 (7)具有良好的吸热性,且灭火时不会产生大量水蒸汽。胶体材料中99%以上是被束缚的水, 所以它有很大的热容,可汲取大量热,使煤温下降。 (8)有效期长。新型复合胶体材料在常温下脱水很慢,不变质,可长期保存在煤层中,防止煤层自然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