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592003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三章测试题1(2010年高考江苏卷)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2(2011年江苏高三调查)豌豆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中DNA占36.5%,RNA占9.6%,蛋白质占48.9%,这些数据表明()A染色体的复制与RNA无关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某研究

2、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4艾弗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在R型细菌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培养基中()A既有R型细菌,也有S型细菌 B只有R型细菌C只有S型细菌 D既无R型细菌,也没有S型细菌

3、5科学家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将S型菌的DNA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中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决定的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DNA是遗传物质6(2010年高考上海卷)右图是某生物模式图,组成结构a的物质最有可能是()A蛋白质BRNA CDNA D脂质7(2011年杭州质检)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以下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用分别含

4、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利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用噬菌体分别与含有35S和32P的细菌混合培养放射性检测离心分离A BC D8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D与“以S型细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9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细胞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

5、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选项放射性S元素P元素A全部无全部含32S全部含31PB全部有全部含35S多数含32P,少数含31PC少数有全部含32S少数含32P,多数含31PD全部有全部含35S少数含32P,多数含31P10下列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艾弗里将S型细菌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分别加入到培养基中培养R型细菌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禽流感病毒感染家禽细胞的实验A B C D11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甲乙丙丁细胞膜有无有

6、无遗传物质DNARNADNADNA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否否是否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2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有的生物种类的遗传物质是RNA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3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核糖脱氧核糖磷酸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ABC D14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

7、一个胞嘧啶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15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35% B29% C28% D21%16(2011年长春毕业班第一次调研)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但这种差错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17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下列哪一结构()18用15N标记细菌的DN

8、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19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20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该细胞

9、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A50%100%B25%50%C25%100% D50%50%21DNA分子片段复制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如果没有发生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Ba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Ca中(AT)/(GC)的比值与b中(AT)/(GC)的比值相同Da中(AG)/(TC)的比值与d中(AG)/(TC)的比值一般不相同22(2011年北京西城区高三抽样)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

10、性状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C基因以一定的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D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23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24(2011年西安第一次联考)下列对甲、乙两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B甲图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解旋酶作用于部位C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D能发生乙图中合成过程的结构有

11、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非选择题1根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涉及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来区分,区分的依据是_。(2)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转化因子,为什么?_。(3)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的转录是在_中进行的,转录的模板是_。R型细菌被转化的这种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_。(4)如图所示,在翻译过程中,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_。2(2011年南京高三第一次测试)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2、(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_。(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3)科学家在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_。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_。在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b点的酶是_。(4)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 下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的,其内的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