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38880.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591951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3888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道德3888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道德3888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业道德3888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3888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38880.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概述)1、简述职业的概念与特点:P1-2概念: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四大特点: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2、什么是教师及教师职业:P2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教师职业:是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3、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P2-6第一,长期性和复杂性。第二,延续性和艰苦性。第三,艺术性和创造性。第四,主体性和示范性。第五,个体性和群体性。4、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

2、义:P6-8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5、什么是道德及其是特点:P9道德: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特点:(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常强迫性的。(3)、道德是自律和内化的规范。6、什么是职业道德及其特点:P9-1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

3、,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特点:第一,内在的稳定性。第二,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第三,适用对象的限定性。*7、教师职业道德及特点:P11-15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特点:一意识水平高层性;二道德境界高尚性;三道德意识自觉性;四行为举止示范性;五道德影响深广性;六道德内容先进性8、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P15-21一、调节作用1、

4、通过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2、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3、通过调节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聚力4、通过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二、教育作用1、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2、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3、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促进作用4、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三、导向作用1、激励作用2、控制作用3、调整作用4、矫正作用四、促进作用1、有利于社会职业道德的发展和从业者道德素质的提高2、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形成和整个社会

5、文明程度的提高3、有利于社会公德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9、教师职业道德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联系:1、共性都是约束人的行为规范,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道德包含职业道德,而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特殊形式。区别:1、产生的时间不同,道德在前,教师职业道德较晚。2、适用范围不同,道德范围广,而教师职业道德范围窄。3、层次境界不同,道德境界低,教师职业道德境界要高。第二章:(原则)8大原则10、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含义:P2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种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出规则,处于主导地位,是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6、*1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25八大原则:一集体主义;二人道主义;三教书育人;四乐教勤业;五教育民主;六教育公正;七人格示范;八依法执教。*12、简述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要求、本质和具体要求P25-29内容要求: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要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同时要不断发展完善集体利益,以逐步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本质:第一,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集体主义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第三,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之中

7、,成为构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第四,集体主义是社会主新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具体要求: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一,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其二,个人与社会又相互区别,相互矛。2、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4、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13、简述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内涵及具体要求:P30-32内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对方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具体要求:1、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2、真诚的与其他教育者合作。*14、为什么说教书育人是我国师德的基本原则?其具体要求是什么P33-34内涵:指传授知识

8、,培养人才。因为1、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2、教书育人也是古今中外许多典籍著述和先哲大师所一直强调的。3、自古以来,教书育人一直就是衡量和判断教师工作优劣的根本标准。具体要求: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正确理解育人的含义,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15、乐教勤业的含义及具体要求有哪些P34-35含义:是指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努力地从事教育工作。具体要求:1、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来追求。2、勤业精业,勇于探索。3、淡泊名利,志存高远。*16、教育民主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是什么?P36-37含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

9、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具体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2、教师要以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3、教师要营造一种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民主氛围*17、教育公正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是什么?P37-39含义: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使个体得其应行,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具体要求:1、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2、因材施教3、赏罚分明。*18、人格示范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是什么?P39-40含义: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主要特

10、征,基本师德原则。具体要求:1、教育者先受教育。2、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和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3、要有良好的仪态。19、依法执教原则的含义、意义和具体要求是什么?P40-42含义: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照国家的法律制度从事教育活动,保证教育活动的合法性、正确性,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意义:1、依法执教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2、加强依法执教,以法制来确保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保证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3、只有依法执教,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学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具体要求:1依法执教,做奉公守法的模范。2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3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4廉洁自

11、律,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第三章(范畴)5大范畴20、什么是教师道德范畴?P44范畴: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教师威信等。21、简述教师良心形成及作用P44-47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形成:第一,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第二,它是

12、对教师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第三,是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产物。作用:1、对教师的行为选择起指导作用。2、对过程起监控作用。3、结果起评价作用。22、简述教师公正的含义及作用P47-49含义: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作用:第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二,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第四,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23、简述教师义务的含义及作用P50-53含义:一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的总和;二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

13、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作用:第一,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减少和协调教育工作中的“冲突情势”,保证教育劳动顺利进行。第二,履行教师义务,可以使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第三,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在教育劳动中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24、简述教师荣誉及如何正确对待荣誉P54-56含义: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如何对待:1、要处理好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2、要处理好自尊和谦逊的关系25、简述教师威信的内涵、意义、

14、及形成条件P57-62内涵:是指教师在教育环境中,特别是在学生集体中的道德地位、道德尊严和道德影响力。意义:1、教育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2、教育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3、教育威信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积极精神因素。形成条件:客观:1、教师在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养和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是教育威信形成的重要条件。2、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的信任、关心和支持是提高教育威信的另一个重要条件。3、家长对教师的态度也是影响教育威信的因素。主观因素:1、专业素质2、人格魅力3、教师的评价手段第四章(标准)*26、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概

15、念P63、具体内容:P63-67概念: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经常表现的、最重要的、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道德规范,比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具体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守法是一个现代化的文明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27、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有哪些P67-74一、热爱教育,乐于奉献;二、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三、严谨治学,提高水平28、谈谈你对热爱教育乐于奉献规范的理解:P67-691、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2、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本色29、谈谈你

16、对教书育人、尽职尽责规范的理解P69-71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兢兢业业,扎实练就基本功30、谈谈你对严谨治学、提高水平规范的理解P71-74严谨治学的意义:1、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所必需的;2、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需的3、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 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1、好学不倦,精通业务。2、把握规律,科学施教。3、严于律己,精益求精。4、不断探索,勇于创新。31、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有哪些P75-9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学生32、简述热爱学生的意义及基本要求P74-78意义:1、爱是学生的需要;2、爱是教育的桥梁;3、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感的重要手段1、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2、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