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定稿).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590035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说明文阅读(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说明文阅读(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说明文阅读(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说明文阅读(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定稿).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说明文阅读【考试目标】阅读一般说明文,能捕捉重要信息,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说明的中心, 理解说明的顺序;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用图表等)及其表达作用,理解说明性语言平实、简明、准确的特点;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重点突破】目标点击一 信息的获取与加工考点透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评价建议”中说:“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并将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列入“精读的评价”要求中。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信息的处理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而且对文章说明对象及特征的

2、把握,对说明中心的概括,以及对说明顺序的梳理都是对文本中言语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因此,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要做到:1.从文本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要的言语信息;2.合理地整理、组合信息,概括其要点;3.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实例精析例一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

3、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

4、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

5、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别具有什么作用?(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较?请分点概括回答。根据病毒的特征,给病毒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回答。解析与点拨:第1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答案是:形象生动地说明病毒没有完整的生命结构。或“说明病毒没有赖

6、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形象生动地说明病毒不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越来越大。第2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在题干的统摄下,跳读筛选文章中的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答案是:从四方面作比较:体积大小;生命结构,或“生存的配套设施”;生存能力;对抗菌素的反应。第3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和说明方法理解运用的综合能力。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其实就是对信息的捕捉、筛选、理解、加工。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准确把握病毒的特征;其次还要懂得什么是下定义,怎样下定义。回答时还要注意要点齐备,表述符合要求,不超过规定字数。答案是:病毒是没有完整生命结构的毫无独立生存能力的可以致病的微生物。第4题考查对文章

7、说明中心的归纳概括能力。把握说明文的中心,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说明的角度、说明对象的特征。对多角度、多层次、多要点进行说明的文章,要理解文章各部分内容要点间的内在关系,分清主次,准确把握文章的说明中心。答案是:说明病毒并不可怕。或:病毒具有致命的弱点,对人类的威胁是很小的。(意思符合,表述简明。)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把握文意,获取知识和信息,这就要特别注意不放过文章中的任何一点有效信息,挖掘文本隐含的重要信息,对信息有完整的把握,这样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提取、综合、概括有关信息,顺利地解题。例1中的第2、3、4题都直接用到了这种能力,第1题也涉及到对文本隐含信息的理解。捕捉、处理信息的能力是

8、阅读说明文的重要能力之一。专项练习(一)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生物圈。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

9、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这些过程都叫做天然自净作用。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叫做次生环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病、赤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10、。什么叫“生物圈”?(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出20 个字)第段中“这样的循环”指代的是第 句。请根据文意解释“原生环境问题”中的“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中的“次生”的意思。原生: 次生:给本文加个标题,下面最恰当的是()生物圈 生物与环境 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二)人类描述宇宙的精确程度突然之间变得令自身也感到吃惊不已。就在一年前,你读到的资料可能还在讲:宇宙的生命介于100到150亿岁之间。如今,由于有了2001年发射升空的“威尔金森号”微波探测器,我们知道了宇宙的确切年龄为137亿岁。仅这一条信息,就可以引起一连串的反应。正在开展的成千上万的研究项目因此少了一个可变量,每一项研究的结果也会因

11、为更加精确而更有价值。“威尔金森号”微波探测器还帮助我们精确地弄清了宇宙的构成和各成分之间的比例,为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使我们了解了我们在宇宙中能够看到的和我们希望看到的一切恒星、星系、气体、尘埃,而这些物质仅仅构成太空的4.4。宇宙中还有23的构成成分是我们无法用目前的手段X光卫星、无线电探测仪或者光学望远镜所能够探知的。科学家把这些不可见物质称为“暗物质”。宇宙的另外72.6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科学家称之为“暗能量”,我们也无法直接探测到这种能量,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复杂手段推断出它们确实存在。就在25年前,当天文学家维拉鲁宾宣布她发现了大量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时,曾遭到许多人的怀疑。如今

12、,暗物质已经由新奇的猜想变成了人人接受的科学。宇宙是怪异的,其怪异程度就连十年前最大胆的理论家恐怕也难以想像得到。 我们生活在一个发现的时代。诸多的发现是人们以前闻所未闻的。新的证据和观察结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现出来,让理论家们目不暇接,压力倍增。我们能够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微乎其微的一部分而已。然而,如今我们能够把历史追溯到宇宙的初始时刻,而且能够凭借科学证据对遥远的未来作出预测。即便是对于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而言,我们的时代也是一个真正充满敬畏和惊奇的时代。 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第段中,“一个可变量”指的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第段中可以看出,宇宙由恒星、 等构成。第段中,

13、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真正充满敬畏和惊奇的时代”? 目标点击二 说明的方法和语言考点透视说明方法历来是说明文阅读试题的“保留节目”。近年来,考查的重心逐渐由对说明方法本身的辨析转移到以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为主。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般来说是平实、简明、准确的,但也不排斥生动、具体、形象甚至模糊。而且近年来具有文学性或思辨性色彩的“科普作品”或“科学小品”常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而说明文语言的运用,不但是和说明的对象及特征相适应,而且是与说明方法的使用相关联的。一般而言,下定义、列数据、分类别和用图表时语言比较平实、简明,打比方、举例子时语言往往比较生动、具体

14、、形象。而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要打破思维的惯性,不要只认为精确的语言或数据才是准确的,应该认识到有时模糊的语言和数据会显得更客观,更有分寸感,更符合实际,也同样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明文的科学性。实例精析例二汉文读物的特质一切用汉字“写”成的读物,都称为汉字读物。它时包括古今,地涵盖中外,型不分集散,体无论科艺,言不别文白汉文读物既具有一般读物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具的特质。 汉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世代传承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文字,因此,汉字读物有着悠远的历史源流。自甲骨文以来,汉文字体虽几经变易,都没有使文字出现断代情况,更没有产生新的文字系统。正因如此,才使历代典籍得以流传并保留至今。今天的汉文字读者依然能读得到并大部分读得懂先秦的典籍乃至四五千年前的甲骨文章,这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字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汉字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