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政治《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58776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政治《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高中政治《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政治《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政治《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政治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一、商品 1.含义: 2.基本属性: 二、货币 1.产生: 2.含义: 本质: 3.基本职能: 其他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商品流通: 三、纸币 1.含义: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 2.通货膨胀含义: 通货紧缩含义: 思维拓展 1.商品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吗? 2.不同的商品为什么需要交换?为什么能够交换? 3.为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商品? 4.请各举一个例子,对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加以辨别。 5.人民币中的硬币是货币还是纸币?中国历史上长期使用的铜钱呢?自我测评 1.一些商场为招徕顾客,有时会现

2、场制作特色蛋糕等,供顾客免费品尝。这种供顾客免费品尝的蛋糕等( ) A.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B.不是商品,因为它虽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C.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2.作为一个酝酿着巨大商机的新兴行业,有人将彩铃形容为“把耳朵叫醒的听觉经济”。这表明,彩铃( ) A.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B.是用于交换的非劳动产品 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 D.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腐烂变质的食品是否有价值?正确的观点是( )A.没有价值,因为腐烂变质的食品不能为人所用,不能用于交换B.有价值,因为腐烂变质的食品凝结了人的劳动 C.没有价值,因为腐烂

3、变质的食品没有凝结人的劳动 D.有价值,只不过这种商品的价值无法得到实现 4.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5.近年来,我国企业争创名牌优质产品,提出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口号。其意义是:( ) A.有利实现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B.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社会效益 C.有利提高劳动效益和职工收

4、入 D.有利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 6.“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7.下列对货币职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只有货币符号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A.B. C. D. 8.xx年国庆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36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黄在腾冲的地摊上花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

5、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七彩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000元的玉镯。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9.xx年8月,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增值税,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10.19世纪初,国外某小镇一度出现了人们持“券”进行买卖的景象,“券”由小镇自行印发,在全镇范围内流通。尽管最终没有得到国家认可,但当时,这种“券”( )A.为物物交

6、换提供了便利 B.增加了小镇的财富C.执行着交换媒介的功能 D.具有法定的含金量11.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 ) 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纸币的面额(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每种面额的纸币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每种面额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A. B. C. D.12.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 A.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B.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一定的 C.纸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D.流通中纸币多少都会引发通货膨胀13.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项通货膨胀主要看( )货币发行量是

7、否过多 物价是否全面持续攀升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A. B. C. D.14.张某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蔬菜出售后换回钱,再用这些钱买回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和服装、家电等生活资料请回答:(1)这个过程分哪两个阶段?请用公式表达这一过程。货币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5分)(2)为什么这里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5分)14.(1)两个阶段,即买和卖。粮食钱,是卖的阶段,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买的阶段。公式表示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起到了交换媒介的作用,即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2)交换意味着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因为产品属于不同的人所有,所以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