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硝酸和氨3.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58613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酸、硝酸和氨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硫酸、硝酸和氨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硫酸、硝酸和氨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硫酸、硝酸和氨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硫酸、硝酸和氨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硫酸、硝酸和氨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酸、硝酸和氨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硫酸硝酸和氨(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铵根检验方法。了解氮的循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作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难点:氨的化学性质及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氮元素最高价态的化合物硝酸的性质,今天我们学习其最低价态的化合物氨气的性质。新知学习思考交流展示一瓶氨气,引导学生观察氨气的色、味、态、密度(与空气比较)。并演示实验4-9观察实验现象,阅读教材P87资料卡片

2、。总结氨的物理性质学习探究实验装置分析:1、为什么烧瓶内会产生喷泉?2、为什么要用干燥的烧瓶?3、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分组讨论应用提高如果没有胶头滴管,如何引发喷泉实验?学习探究实验现象分析:1、实验体现氨气的什么性质?2、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3、如果变红的原因是生成OH,那么OH来源于什么物质?学生分组讨论自学释疑氨水显碱性的原因?归纳整理1、氨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2、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思考交流1、水中的粒子有哪些?液氨与氨水是否是一种物质?2、如何检验氨气?3、把一瓶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

3、有何现象?过渡氨气溶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那么它遇到酸会不会反应呢?实验探究实验: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观察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NH3+HClNH4Cl(白烟)拓展提高1、写出氨气与硫酸、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下列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A、氨气 B、氯气 C、氧气 D、一氧化氮3、试分析如何检验氨气?过渡氨气与酸反应生成的盐叫铵盐。那么铵盐的性质有那些呢?自学释疑阅读教材P87:总结铵盐的性质归纳整理3、 铵盐的性质:(1)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NH3+H2O 微热强热 加热 (2)受热发生分解反应(NH4)2CO32NH3+CO2+H2ONH4Cl

4、NH3+HCl学习探究从铵盐的性质上看,受热分解和与碱反应,都有氨气生成?如果要制备氨气,用那一个反应更好?为什么?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实验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制备氨气:归纳整理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装置:固 + 固 气收集:向下排空气法干燥:碱石灰应用提高1、实验室制备NH3的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备哪些气体?2、收集气体时试管口处棉花团的作用?3、如何证明某一集气瓶中的氨气已经收满?4、多余的氨气应如何处理?5、为什么不直接用NaOH和NH4Cl反应?5、如何用浓氨水、NaOH 或碱石灰制取少量NH3?自学提高自学氨的用途和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

5、学习氨的化学性质:碱性和与水的反应以及氨的制法,重点要掌握的是氨水为什么显碱性,和氨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装置。板书设计第三节 硫酸硝酸和氨(第3课时)三、氨气1、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1700)。 2、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2)碱性:NH3+HClNH4Cl3、 铵盐的性质:(1)遇碱性物质有氨气放出:NH4+OH-NH3+H2O (2)受热发生分解反应(NH4)2CO32NH3+CO2+H2ONH4ClNH3+HCl 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装置:固

6、+ 固 气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干燥:碱石灰巩固练习1、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水的溶质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 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2、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 )A、NO B、NO2 C、H2 D、CO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4、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5、氮的固定是指(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D、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6、某无色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H2S

7、O4和Na2O2,若气体体积不断减少,最后颜色变深,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可能是( )A、H2、Cl2、H2S B、 NH3、NO、CO2C、 NH3、O2、NO D、 HCl、NO2、CO27、氨是一种重要的致冷剂,这是因为( )A、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 B、氨极易溶于水C、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D、氨的化合价为-3价8、室温时,在体积相同的容器内混合下列气体,混合后压强最小的是( )A、100 mL H2和50 mL O2 B、100 mL HCl和100 mL NH3 C、100 mL NO和100 mL O2 D、100 mL N2和200 mL H2 9、为了更简便制取干燥氨气,下列

8、方法中适合的是( )A、NH4Cl和H2SO4(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B、N2 + H2 NH3 ,用烧碱干燥AB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10、(1)如图,烧瓶是干燥的。当烧瓶口向上时,由A口导入气体, B口敞露于空气或连接吸收尾气的装置,可收集下列气体中 的 气体于烧瓶中。NO NH3 SO2 CH4 NO2 (2)如果烧瓶中事先已集满一瓶氨气,并将烧瓶口向下 放置,由 口导入气体可收集NO气体,其原因是 如何确定烧瓶中已集满NO气体? 。 1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

9、持装置均已略去)。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备课参考:1、参考答案:巩固练习答案:1、A 2、B 3、NH3+H2O NH3.H2O NH4+OH- 4、B 5、B、C 6、B 7、C 8、B 9、C 10、(1) 、 (2)A氨气的密度比NO的小 在B的管口出现红棕色 1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向下排空气 ; 碱石灰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

10、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2、资料运用(1)教材化学必修I,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教师教学用书化学必修I(3)中学第二教材高中化学必修I,北京教育出版社,主编 薛金星(4)高中课程新学案,主编 刘成坤氨对人体的危害氨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味,比空气轻(比重为0.5),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氨气的溶解度极高,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粘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氨气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入肺

11、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头痛、恶心、哎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氮肥氮肥指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常见氮肥及其主要成分和性质如下表所示:氨水和无水氨属液态氮肥,其它属固态氮肥。氨水是一种廉价的速效肥料,施入土壤后,作物能很快吸收,不会残留有害物质,不影响土壤的结构和性质。但由于氨水易分解、挥发,放出氨气,因此在运输、贮存时,应把氨水密封的容器里,或在氨水表面覆盖一层矿物油,放在阴凉的地方。由于氨水对多种金属有腐蚀作用,还应将其放在耐腐蚀的容器里,如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等。施用时必须稀释,深施到土层中,再用土盖覆,或灌溉时使氨水随水流入田地里。还应注意,对于含有NH+4的氮肥,都不能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影响肥效。因为铵盐能同碱反应,放出氨气。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少量来自煤气工业和其它工业回收的副产氨。因此,氮肥生产一般需要与合成氨生产配套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