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58366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013.12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 5小题,共25分)1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好习惯从认真书写开始!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芒芒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时,只要记得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底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屡次 着眼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3)把文中画直线的

2、句子用一个成语替换,这个成语是: (2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4.古诗文默写。(10分)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泊秦淮中体现诗人忧国之思的两句是: , 。人们常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著名诗句“ ? 。” 来比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境界。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经久不衰的一个主题,其中有

3、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 , 。”5走近名著(4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这首小诗选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的诗集繁星,这部诗集是她在印度诗人 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2分)(2)读了这首小诗,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简要谈一谈。(2分)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第6 9 题,共10分)某校七年级一班开展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回答下面问题。6.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7.为完成本次活动,请你设计三种活动形式。(3分)8.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3分)小红:老师又向家

4、长告状了,真烦人! 9.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炼出名人成功面对烦恼的两种方法。(2分) 材料一:据悉巨商希尔顿在发迹之前是一个穷汉,母亲仅仅给他五千美元去经营旅馆。几年后,希尔顿成了商界巨子,当希尔顿的母亲问他是怎样克服烦恼的,希尔顿回答说:“微笑”。原来,他每次遇到挫折和不合理的事时,他就马上到卫生间或一个角落拿出镜子练习微笑。材料二: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这些材料告诉我们: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 35 分)(一)阅读虽有嘉肴,回答10 13 题。

5、(共10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 教然后知困。 困: (2)然后能自强也。 强: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 (2)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12礼记又名 ,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 编撰。(2分) 13读了这篇文言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只许自己疼一天,回答1417题。(共8分) 切菜时,一不小心,右手大拇指被刀划过,

6、顿时鲜血如注。儿子恰好在家,惊恐之余,整整一天,他都变得特别乖,饭后主动收拾碗筷,用抹布把餐桌擦干净,地板也仔细扫过。平时,要想让他做这些,啰唆几遍,他都会置若罔闻,有那闲工夫,倒不如自己动手来得干脆,孩子的惰性,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 但是,到了第二天,尽管手上还抹着药水,我却照常忙碌起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因为用力,有时手指会很疼,我“哎哟”一声,这才想起来,原来它“很受伤”,再看儿子,他跟我一样,似乎早就忘记了这件事,恢复了正常的懒惰。 我想,在孩子眼里,妈妈一向都是无所不能的,小小的一点伤,又算得了什么,痊愈的速度,一定也会如超人吧!自然,他也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 还记得,我很小的

7、时候,手上扎了一根小小的刺,也会哭喊着找妈妈,即使刺已经挑了出来,我还是郑重其事地把手举半天,向每个人示意我的疼。如果不小心患上感冒什么的,我更会赖在床上不起来,一连几天,都要妈妈做好吃的,还要尽可能陪我聊天讲故事,稍微照顾不到,我就会大受委屈,哭闹个不停。 母亲也有患病的时候。那一次,父亲不在家,母亲忽然咳得厉害,发起了高烧,请来乡村医生,认真把脉治疗,开药,打针,临走时,还叮嘱母亲一定要注意休息。 屋里浓浓的药水味,把我们吓住了,整个下午,我们都安安静静,自觉写作业,把暖水瓶里烧满水,尝试着生火做饭,时不时跑去里屋,看看躺在床上的母亲,又互相提醒着,做什么都轻手轻脚,因为母亲需要休息呀。

8、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还在睡梦中,房间里已经弥漫着粥香,睁开眼睛一看:呀,母亲早起来了,已经在煮粥了!我们似乎一下子解放了,又开始如往常一样赖床,撒娇,打闹,满屋子鸡飞狗跳。 直到傍晚,父亲从外地赶回来,他责怪母亲说:“病得这样厉害就不能多躺一躺吗?”母亲笑笑,指指我们,低声说:“孩子们都要吃要喝的,我哪能躺得住?” 伤痛来了,只许自己疼一天,连这也算得上小小的奢侈,这就是母亲的情怀。14. 本文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2分)15. 第段和第段都写到孩子在妈妈受伤或生病后会变得特别懂事,这是为什么?(2分)16. 体味第段“孩子们都要吃要喝的,我哪能躺得住?”一句话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

9、情.(2分)17. 读了此文后,你一定会有一些肺腑之言要对自己的母亲说,请敞开心扉,说出你的心里话吧!(2分)(三)阅读5分钟的成长,回答1821题。(共9分) 那一年我10岁。那时,我喜欢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大人,但是惊恐慌乱就像一条饥肠辘辘的食人鱼,轻易就可以攻破我的虚张声势。就像那个夏季的夜晚,暴风雨越来越猛烈,灯熄灭了,时钟敲了9下我开始哭起来。 就在我倍感无助时,电话铃响了。我擦去眼泪,强忍着哽咽接起电话,是妈妈打来的。 “嗨,卡洛吗?”是妈妈的声音,“我还在” “你在哪里啊?”我打断她的话,完全不管自己当时的焦虑不安有失“大人”的身份。 “我在格洛里,和你弟弟一起。” 我知道格洛里超市

10、离我们家只有5分钟的车程,是爸爸告诉我的。“你们什么时候到家啊?”我问道。 “除非我们能搭上车,要不然你别指望我们很快就能到家。” “干嘛不找一辆三轮车呢?” “这里的三轮车司机都不载客。” “走着回来呢?” “冒着这么大的雨走回来?我觉得不行所以我才给你打电话。” 只有上帝知道我当时有多紧张,拿着话筒,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心跳。 “穿上雨衣,招呼一辆三轮车来接我们吧。”妈妈说。 我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妈妈还在继续说着:“卡洛?你能行吗?”我能行吗?雨下得很大,天色漆黑一片,雷声轰隆隆不断谁知道外面的漆黑一片中会有什么危险等着我呢?“可以,没问题。”我鼓起勇气回答道。 “棒极了!带上一把雨

11、伞,不然你会被淋湿的。” 走出大门,很幸运,路边就有一辆三轮车。三轮车一开动,我便强烈地担心起来:万一司机是个绑匪怎么办?如果他收费太多怎么办?要是他让我半路下车,我找不到妈妈或者回家的路怎么办?我忧心忡忡,开始祈祷。祈祷并不能让我停止发抖,但却平息了我的恐惧。几分钟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到达了格洛里超市。 我妈妈正站在大门口外面,她看到了我。她左手牵着我9岁的弟弟保罗,右手拿着雨伞。他们向我走来。“哇,你现在真的是个大男孩儿了,能自己坐公车了,还能来接我们。”妈妈微笑着说。 我虽然更愿意她用“大人”这个词来形容我,而不是“大男孩儿”,但我还是得意得满脸通红。 我们上了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

12、上,就像所有成熟的男人一样。那个位置是最危险的,因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很容易摔下来,所以我得紧紧地扶牢。 保罗对我说:“啊,你今天真的很勇敢。”我无所谓地笑了笑:“没什么,有一天你也能做到的。”他看着我,简直将我奉若神明。 三轮车在我们街区附近雨水泛滥的街道上轰然行驶,经过众多的商店、房屋和路人,我觉得棒极了。我已经克服了恐惧,完成了使命。我的弟弟崇拜我,妈妈信任我,我还永远拥有一段有点类似于冒险的记忆。 “你刚才害怕了吗?”妈妈问我。 “害怕?我吗?”我愤怒地回答,“这只不过是5分钟的车程。”我看着她,她笑了。18. “我已经克服了恐惧,完成了使命。”一句中的“使命”指什么?请简要概括。(2分)19.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20.划横线段落交代了“我”在车上的位置,这一情节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21.文中“我”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主人公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四)阅读木棉花开,回答2225题。(共8分)坐在办公桌前,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